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天凉多喝汤,一整年不生病!这3款汤你千万不能错过!

  中医认为,干燥是冬季的主要特点,这导致人体容易因干燥而上火,比如说皮肤干燥,口干、鼻干,甚至咽喉肿痛,便秘等等。要减轻或防治燥热,不但要多喝水,淡茶等,最好是每餐都有汤。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煲汤”的那些事儿!

  “煲汤”的文化,你知多少?

  汤,是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最鲜美可口,营养最丰富,最容易消化的品种之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关于汤的文化就有长达三千年之久!

  根据美国《食谱大全》里面记载,世界上共有一千多种汤。中国人喜欢的有紫菜汤、鸡汤、肉汤、鱼汤、白菜豆腐汤等等,美国人最爱吃鸡肉面汤,法国人最爱洋葱汤,俄罗斯人最爱罗宋汤,泰国人离不开冬阴功汤等等。总之,对偏爱汤的人来说是“宁可食无馔不可饭无汤”。

  “煲汤”的错误,你犯多少?

  汤虽然好,但是要煲好一锅汤并不容易。不少人在煲汤的时候会进入一些小误区。今天小编就列举几个最容易犯的错误,大家一起纠正吧!

  水太少

  水是煲汤的关键,我们在煲汤的时候最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水加得不够多,导致中途加水,影响了汤的味道。一般情况下,煲汤时加的水量应该至少是食材的3倍。如果中途确实要加水,也要是热水才好。

  煲太久

  有些人总是觉得汤煲时间太少不进味,但是实际上煲汤时间过长会增加汤里面的嘌呤含量,进而增加痛风的风险,同时食物中的营养也会慢慢流失。所以,如果是青菜汤,几分钟即可。如果是肉汤,时间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最好,如果是炖骨头或者猪脚汤,可以适当延长一点时间,但是也不要超过3小时。

  乱加料

  喝汤进补,不过也不能乱补。不少人会在煲汤的时候加入一些中药材,不过小编要提醒大家,不同的中药材寒、热、温、凉特性不一样,比如说当归性温,枸杞性平等。煲汤前你要知道你加的食材适不适合自己,像当归、党参这些性温的材料,体寒的人比较适合,体质热的吃多可能会上火。

  “煲汤”的方子,你懂多少?

  冬季,天气寒冷,也比较干燥。人体新陈代谢减慢,这是最适合进补的时候。现在,小编推荐几款冬季适用的煲汤食方给大家。

  罗汉果白菜干汤

  罗汉果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而白菜干有消燥除热、通利肠胃、下气消食的功效,是广东民间常用的煲汤煲粥的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它富含粗纤维,秋冬常食还能润肠通便。

  原料:

  罗汉果1/3—1/2个,白菜干50克,瘦猪肉100克。

  做法:

  1、罗汉果、白菜干洗净,瘦猪肉洗净切块。

  2、把三个食材放进汤锅里面,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到菜干软烂即可。

  核桃淮山猪肚汤

  核桃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用核桃配以健脾益肾的淮山、养血滋润的红枣煲猪肚,有补肾、壮腰、养脑的作用,为一款冬季养生靓汤。

  原料:

  核桃、淮山各30克,红枣5个,猪肚1个,生姜3片。

  做法:

  1、把材料都洗干净备用。

  2、猪肚切开翻转用盐或生粉揉擦后再洗干净。

  3、把干净材料和生姜一起放进锅里,加水适量。

  4、大火煮沸之后改文火煲一个半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胡萝卜排骨汤

  胡萝卜为“果、蔬、药”兼用的食材,中医认为胡萝卜能补中下气、利胸膈、润肠胃、安五脏。冬季经常食之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润泽肌肤。用它煲猪排骨则能使汤味鲜美甘润,且补中益气。

  原料:

  排骨300克,胡萝卜300克,玉米2根。

  做法:

  1、胡萝卜削皮,洗净切块,玉米洗净切块。

  2、排骨洗干净后砍成块,用开水汆烫。

  3、把所有材料放进锅里,加适量的水。

  4、大火煮开后小火煲一个半小时后调味即可。

  小编自己也非常喜欢喝汤,一个是喝热汤暖身,还有就是冬季是个宜进补的季节。多喝汤好处多多的!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