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夏至养生怎么养?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学起来~

  夏至之日,是一年之中昼时最长、夜时最短的一天,也是阳气最盛、阴气萌始的一天,从这天以后到处暑,人们将会经历炎炎酷暑,生产、生活都会顺应着时节发生一些大的变化。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对夏至这个标志性的节气充满了敬畏和膜拜,出现了很多顺应夏至时节特点应运而生的地方民俗,其中不乏养生保健的细节。

  民俗一

  夏至节日,放假宁心

  在宋代以前,夏至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上至官员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要放假,举行各种祭神仪式,祈求灾消年丰,让心得到安宁。更重要的是,夏至节放假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夏至一过,天气就该热了,人们要趁放假来一个心理转换,做好宁心静神的准备。老话说,心静自然凉,中医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心神宁静,疾病自然不敢来扰。

  现在,随着农耕时代的一去不复返,夏至节也被一年四季丰富的现代节日取代了。但是大自然赋予夏至这个节气的特点并没有改变。人们要养生,必然要顺应并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所以,夏至养生首先是养心。一靠自我调息,二靠科学饮食,三靠合理运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对外界事物要保持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这样可以使气机通泄,否则更容易生热,使夏天热邪湿邪趁虚而入,致人体患病。

  民俗二

  嬉夏至日,晚卧早起

  我国自古民间就有“嬉夏至日,困冬至夜”的说法。意思是夏天的白天可以多工作活动一些时间,早起晚卧;而到了冬天,夜眠的时间就要长一些,早卧晚起,这是顺应季节特点和阴阳变化的要求。

  因为,由于夏至昼长夜短,阳气盛极,阴气初始,人受其影响,睡眠时间自然缩短,但这并不影响人体健康,因为顺应就是对身体最好的养护。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阴阳得以保持动态平衡。是谓合理作息,顺阳护阴。

  除此以外,还应顺应一天之中的阴阳变化。中医理论认为,午时(上午11时~下午1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阴气初始的时刻,午时小睡一会儿,可以很好地滋阴护阳,使阴阳平衡。同时,由于夏至时节夜间睡眠时间较短,用午间小憩来弥补一下比较好。

  民俗三

  夏至食面,不凉不燥

  “冬至饺子夏至面”这是我国很多地区流传甚广的民俗。夏至日到来的时候,人们一般要吃面食,特别是北方,家家户户都要吃过水面。一来夏至时节,小麦丰收,新鲜小麦做的面食筋道好吃,也有尝新之意;其次,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粮食产量较低的古时候,面是粮食中的精品,是稀罕物,人们把吃面食看作很神圣的事,是敬神的方式之一;更主要的是,古代中医认为,面粉性味甘凉,可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而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心火过旺、心旺肾衰,加之夏至时节,天地阳气盛极,阴气始发,人们在这种阴阳交替、阳极阴生的时候,特别容易烦躁。吃性味甘凉的面食,正好可以充分发挥面粉宁心护肾、滋阴除热的作用。

  过水面的做法很简单:将面和水揉成面团,擀成薄面皮,再切成半粗面条,煮透心后捞入凉开水中浸约三分钟沥出,拌上喜爱的调料或蔬菜等,如酸辣汁、炸酱,不仅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的要求,也可食酸固表。夏天吃过水面的好处就在于通过这种特别的烹调方式,去除了面食煮制过程中附加的热性,给面食增添了阴凉的成分,却又不过分寒凉,面条清凉爽滑可口、不凉不燥,很符合夏至护阳养阴的需要。

  民俗四

  夏至进补,防患未然

  与冬至进补一样,夏至进补也是民间很看重的事。“夏至日,吃补食”,在广东,夏至日吃狗肉,据说能辟邪防疫;在浙江,夏至日吃黄芪鸡汤、红枣鸡蛋;在江南,夏至日吃鲜鱼和茶叶蛋……进补的习俗各地都不相同,但利用这个重要节气滋补身体,却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共识。

  事实上,夏至与冬至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特殊的节气。《黄帝内经》上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说明夏至、冬至是天地四时、阴阳之气消长交接的节气。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此时人体阴阳之气也同样处于消长交接的状态,最具生长之机,此刻进补,能大大提高进补效果。所以说夏至日和冬至日一样,是进补的最佳时机。

  夏至时节,一般选用温和、中性,甚至略带点凉性的食物进行补益,维持体内阴阳平衡,防“苦夏”并增强身体抗病能力。比如中药地黄就是一个好东西。干地黄味甘苦,性微寒,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同时可以益肾,特别适合夏至进补。地黄炖鸡口感不错,充分利用了地黄的药效和鸡的补养作用,养阴益肾,对夏季气阴不足有很好的疗效。

  “防苦夏吃吃鸭”一语道出鸭肉在夏至进补中的重要。鸭属水禽,性寒凉,中医讲“热者寒之”,所以鸭肉进补不仅适合体内有热的人,也适合处于夏季的大多数人们,鸭肉中的优质蛋白不仅补益,对增强人体免疫力也有良好作用。

  荸荠和莲藕熬制而成的荸荠莲藕羹也是很好的进补食品。荸荠性寒,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莲藕性味寒凉,具有清热凉血、益血生肌、健脾开胃的功效。荸荠、莲藕两者合一,可清热利湿、健脾开胃,非常有益身体。

  乌梅汁也是夏至日的上好饮品。将适量乌梅洗净,去皮核,用榨汁机榨取汁液,加入白糖,用凉开水稀释,即成乌梅汁。乌梅性味酸涩,食酸可以固表,使汗出有度,因此非常适合夏季制成饮品饮用,可收敛生津,止烦解渴。

  综上所述,与浓墨重彩的冬至进补相比,夏至进补主要讲究一个“清”字,补品宜纯、宜淡,是谓清补。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夏至民俗也花样繁多。此文例举一二,示以为例,抛砖引玉,读者们结合自身所处地域民风民俗,定会对夏至如何养生有所体会。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