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寒露过后秋意浓,减苦增甘养肝肾

  今年的寒露节气始于10月8日,至10月22日结束。《孝经纬》说:「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冷寒而将欲凝结矣。」

  寒露时节,斑斓的秋季开始了,层林尽染,白云红叶,无比美丽。此时南方秋气清朗,北方则秋风时起,要加衣防风寒了,饮食宜滋润、温暖,勿吃撑,少生冷,注意补肝益肾。

  寒露饮食小贴士

  适宜:牛肉、核桃、栗子、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大枣、山药、雪梨、香蕉、苹果、柿子、葡萄

  寒露节气,北方已是寒意明显,南方也秋意渐浓,大部分地区昼夜渐冷。孙真人的《摄养论》中认为,进入九月,人的阳气已衰,而阴气大盛,因此饮食方面宜减苦而增甘,以补益肝肾,补养脾胃,助生元气。

  寒露平和质最佳的食物有牛肉、核桃、栗子。核桃被称为长寿之果,有补肾养血、润肺纳气、强筋健骨的功效。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称,能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牛肉则是进补的好食品,能补诸虚百损,益气健脾,强筋骨。

  此外,饮食上还要注重五味的调和,多食甘温滋润的食物: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鸭、鱼、虾、蟹、泥鳅、大枣、山药等。多吃梨、香蕉、苹果、柿子、葡萄等水果。而作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早饭,也最好吃温热绵软的粥品,温热的米粥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

  少吃:冰淇淋、寒凉瓜果、麻辣火锅、烧烤油炸、鸡

  露气寒冷,再过一段时日水气即将凝结,此时已不适宜吃过多寒凉瓜果,冰淇淋等冷饮,平和质确实想吃时则需把食材进行必要加工,搭配均衡以利于消化吸收,做到不伤肺胃。

  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以免耗伤阴精,积燥生热化火,催生咳嗽、哮喘等疾症。一日三餐最好定时定量,饥饿前即食;肥甘厚味、粘腻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少食;吃饭宜慢,不宜快,吃至八九分饱即可,不可太饱;饮食要趁热吃,不可寒凉。还有古人建议此时节「勿多食鸡,令人魂魄不安」。

  忌吃:新姜、小蒜、动物肝脏、动物肺脏

  《遵生八笺》:四季月勿食肝。意思是每个季节最后两个节气不宜吃肝脏,故秋季的寒露、霜降节气不宜食肝脏。

  《云笈七签》:季秋勿食新姜,食之成痼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

  《金匮要略》:三秋不可食肺。故整个秋季都不宜吃肺脏。

  寒露运动小贴士

  寒露节气,顺应自然之道,以趋向收敛为主。适当的运动量,促进全身的循环畅通,增强自己的体质,抵御冬季的寒冷,对于平和质的人很重要。

  每天晨起最好可以坚持30分钟的慢跑,速度要放慢,以不气喘吁吁为度,少量流汗。也可以尝试太极、瑜伽等运动,此外年轻人最好每周坚持爬山和室内游泳。

  暮秋干燥多风,运动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运动后也应少量饮用温水补充水分为佳。

  寒露起居小贴士

  寒露养生贵在调和,保持「中庸之道」是平和质的原则,「凡事不过激」。顺从人体的生物钟调理起居,安排自己日常的规律生活,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晚11点前卧床休息,避免熬夜,以保持优质的睡眠。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加衣保暖,不要劳汗当风,防止外邪侵袭。

  平日可敲打点按经络穴位以强身健体。如按摩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4横指,胫骨旁开1横指处,每日两次,每次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

  寒露情绪小贴士

  气候转冷,阳光减少,风吹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产生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这时休息日不妨远离喧嚣的都市,在好天气出游,把心放下。

  陶渊明在《结庐在人境》一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湖光山色的清静世界能使人怡情养性,乐天养神。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返朴自然,任性自如,回到单纯的人生。对于保持心态开朗、乐观、平和非常重要。

  寒露茶饮小贴士

  红茶1包,莲子10颗,红枣5颗,蜂蜜2小勺,龙眼干10克。莲子用水煮熟,放入红茶包、红枣和龙眼干,待温后调入蜂蜜即可。

  此茶不伤脾胃,解乏提神,缓解口干也不错。是秋燥时节的茶疗良方。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