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肝硬化患者小至7岁的孩子、20几岁的年轻人,大至高龄老人,因此无论哪个年龄段人,都需要定期肝科检查,此外平日的饮食也很重要,因此肝硬化患者在平日饮食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
限制水与钠
水肿或轻度腹水的病人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摄入的盐量不超过3克;严重水肿时宜用无盐饮食,钠应限制在500毫克左右,禁食含钠的食物,例如无盐面包,蒸馒头时不要用碱,改为鲜酵母发面,同时市场上供应有低钠盐,低钠酱油等等。
2
适量脂肪
经常有肝硬化病人害怕吃脂肪,其实脂肪不宜限制过严,因肝硬化时胰腺功能不全,胆盐分泌减少,淋巴管或肝门充血等原因有近半数的肝硬化患者出现脂肪痢,对脂肪吸收不良,当出现上述症状时,需控制脂肪量,如若没有上述症状,在饮食中可以加入适量脂肪。
3
适量蛋白质
肝硬化的病人,肝脏不能很好地合成蛋白质,这时就需要合理安排蛋白质的摄入,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安排以酪蛋白为基础的饮食,而牛奶的蛋白质,主要以酪蛋白为主。
4
合理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充足能使体内充分的贮备肝糖原,防止毒素对肝细胞损害,每天可吃淀粉类食物350克-450克。
5
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直接参与肝脏代谢,促进肝糖原形成,增加体内维生素C浓度,可以增强肝细胞的抵抗力及促进肝细胞再生。故在腹水期的肝硬化患者应该大量补充维生素C。
6
多摄入锌元素
肝硬化的病人普遍血锌水平较低,尿锌排出量增加,肝细胞内含锌量也降低,因此多补充含锌较多的食物,例如瘦猪肉、牛肉、蛋类、鱼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