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太阳黄经105度,是小暑节令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天气开始炎热,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人们往往出汗多,消耗大,养生显得比较重要。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精神差,养生保健,要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应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有助于心脏机能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原则。
小暑养生·饮食
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多雨、高温时节,夏季高发病的消化道疾病更易频发。饮食上注意卫生,且有节制,不贪食、过量,以清淡、富有营养者为佳。要少进冷食,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要适度。
小暑养生·出行
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木料上。
小暑养生·养阳
小暑节令时值初伏,也是冬病夏治最好时期,夏天补充阳气、驱赶寒湿,冬天就少生病。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阳气。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为进入伏天之始。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各种毒素。
小暑养生·防暑
中暑是夏季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易发生中暑。外出时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多喝水,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不贪凉而急速活动后就冲凉水澡。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消暑汤或粥以食用,多吃水果但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小暑养生·防病
适当应用药浴洁身防病,浸浴、熏浴、烫敷等保健养生,晚睡前泡脚足浴以助眠。或施以“冬病夏治”和三伏贴保健防病。
小暑时节天气已很热,却不是最热时。但是,天气炎热对人体的影响却非常大,要做好防暑降温,可以适当饮用防暑茶。
防暑茶饮
1绿豆酸梅茶
做法:绿豆100克,酸梅30克,水煎,加适量白糖,待凉后代茶饮。
功效:清凉解毒、生津止渴。
2消暑解毒茶
做法:银花、连翘、鲜竹叶各10克,煎水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
3消暑祛湿茶
做法:金银花、绿豆衣各10克,薄荷6克,煎水代茶。
功效:以消暑利湿生津。
4清心解暑茶
做法:鲜竹叶心、莲子心、麦冬、鲜佩兰各6克,煎水代茶凉饮。
功效:解暑、健脾胃、助消化。
5花生粳米粥
做法:花生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花生洗干净后捣碎,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煮粥,以米烂汤稠为度:待粥成时,放入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达益气健牌、润肺止咳、养血通乳之功,适于脾胃气阴亏虚所致的食欲不振、反胃干呕、呃逆上气,肺阴亏虚所致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痛燥咳,血虚所致的贫血、产后乳汁不通、乳汁稀少等者食用。
6扁豆参竹益胃饮
做法:炒白扁豆25克,党参25克,玉竹30克、山楂20克,乌梅20克,白砂糖适量。将扁豆、党参、山楂、玉竹、乌梅洗干净,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熬至扁豆熟透时,取汁加入白砂糖搅匀即成。
功效:益气、生津、养胃,特别适于胃酸缺乏症而属气阴亏虚者食用。
7山楂荷叶减肥饮
做法:山楂20克,荷叶15克。共研为租末,煎水代茶频饮。
功效:以降压消脂,适于高血压、高血脂症及单纯性肥胖症者饮用。
小暑之令养生,仍然需要针对天热汗出多,过食寒凉又易伤及脾胃,甚至变生他疾的特点,以辨证施养原则,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从情志、药食、起居等全面调养。根据体质类型、宿有疾患,综合考虑,按照小暑时节的气候与运势变化,配制药膳、药茶和食疗方,甚至滋补膏方,健身运动指导处方,以作精神调摄及养生指导,达到科学养生。以调摄精神情志,减少疾病、增进健康,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