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反应迟钝、记忆力差?补肾气才是关键

  对于中医来说,健忘从来不是单独的一种症状,它是在用遗忘来提醒你,要记得关照自己的身体,终究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年纪轻轻就如此健忘?这算不算是一种病?有没有办法可以治愈?

  1

  记忆力下降、健忘,不是单独的一个症状

  正常情况下,年轻人的记忆力肯定要好过老年人。可是现在二三十岁的人,比自己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还要容易丢东西、忘东西。

  很多人有这个体验:每天出门之后,就在心里琢磨:我锁门了吗?好像锁了,要不我再回去看看?有的人怕忘事儿,把急办的事情记到笔记本上,结果连笔记本放哪儿也一时想不起来了。最麻烦的就是,本来跟朋友或者客户约好,下午或者什么时间见面,结果到了第二天早上才想起来自己忘了赴约,只好打电话过去道歉……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高中生和工作繁忙、压力大的人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且,随着记忆力下降之后出现的,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比方说腰酸、耳鸣、头晕、身体沉重不爽、易疲劳,包括男性的功能性阳痿等。女性患有炎症,表现出白带异常,月经病和有过流产经历的人,也会表现出记忆力的下降。

  可见,记忆力下降、健忘,并不是单独的一个症状。

  2

  肾气不足是根源

  其根源在于肾气不足。

  《内经》中说:“肾主骨生髓”。而“髓者以脑为主”,所以肾气其实是大脑的最大“供养者”。记忆力好坏,取决于肾气是否充足、坚固。

  肾气不足,大脑就会变“懒”。为什么呢?因为肾气一虚,大脑就“贫血”了。

  “气为血之帅”,血输送到人体各部位要靠气的推动。没有人把“气血”说成“血气”就是这个道理。气的特点是运动,肾气充足,气的推动力就强,大脑的供血就足。这样的人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记忆力好。肾气不足,气的推动力弱,血就不能上行至大脑。大脑的供血不足,容易出现反应迟钝、健忘、晕眩等问题。所以,中医讲“肾通于脑”,脑筋灵不灵活,要看肾气是否充实。

  肾和脑的关系就好比一盏油灯。肾是盛油的,灯是照明的。油足,灯就亮;油少,灯就暗。肾气消耗得多,相当于油变少了,灯就变暗了。

  3

  最简单的改善方法——睡觉

  前文已经提到健忘的根源是肾气不足,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作为纯阳之体的小孩子记忆力最好,但是随着年纪增长记忆力越来越差的原因。比如,十五六岁,情窦初开,尤其是男孩子,对女孩子发生兴趣,甚至出现性幻想,这些都是对肾气的消耗。

  孩子们学习很辛苦,尤其是面临高考压力的孩子,每天紧张、忙碌,想要考一个好成绩,却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不好。更不要说步入社会之后,面对找工作、职场竞争等压力,忧虑过度了,而房事没有节制,更是对肾精的极大损耗。

  这个时候,买再贵的保健食品都起不到太大作用,因为肾气不足,脏腑机能就要失衡,怎么还有力量去吸收、利用保健品中那些营养物质?这个时候真正需要的就是补足肾气,重新给自己的身体充电。

  当然,最有效、简便的方法就是睡觉,抓紧一切时间睡觉,睡好中医所说的子午觉(中午11点~1点;晚上11点~1点)。如果晚上也一定要加班工作,我建议不要熬夜,至少11点到凌晨3点,强迫入睡。这样,至少保护了肝胆功能。3点起床之后,再开始赶工。既保证了工作量,第二天的疲劳感也会减轻。

  但是也有的人说,我有失眠的症状,躺下了也不容易入睡,就算睡着了,第二天醒了也跟没睡一样。长期如此,记忆力也会下降。这时候,想要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就要求助于经络和穴位。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