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医生介绍,在临床上,很多患者都喜欢用酱油来代替盐,导致长期的食用酱油,从而诱发了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等疾病。
一位李阿姨因为脂肪肝到医院去看病。她说自己家人近年来纷纷查出高血压,体重增长迅速等病症。医生问诊过后才明白,原来李阿姨一家在做饭的时候,直接选择用酱油来代替盐,于是医生建议她们一家遵循清淡的饮食,吃点药调理一下!几个月过后,李阿姨身体的各个指标都达到了正常!家人的身体也慢慢得到好转!
生活中如何避免李阿姨一家的悲剧呢?专家总结出了酱油三要三不要,大家可要注意了。
一不要酱油代替盐
吃多了盐危害身体健康,于是人们选择用调味的酱油来代替,其实这种做法万万不可,酱油实质上就是含豆类蛋白的黑色盐水,100克酱油相当15克食盐!李女士一家就是沉痛的教训。
酱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糖分、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吃得适量,能够软化血管,抑制肿瘤生长,一旦过量,高尿酸、高血压、肾损伤就都来了。
二不要光看噱头,只买贵的
海鲜酱油、增鲜酱油、菌菇酱油、儿童酱油......现在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推出了各种新鲜花样的酱油,但其实这些酱油都是多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剂,酱油买最普通的就行。
三不要身上有伤吃酱油
这个并不是因为老一辈人口中的“经常吃酱油会让皮肤变黑”,实际上酱油无法促进黑素的合成。酱油中含有大量的盐,平均5ml的酱油含有1g盐,而正常人的食盐的摄入量应该是每天6g左右。
如果摄入了过多的盐分,就会容易导致血液变粘稠,不利于伤口的愈合,所以说在有伤口的时候,不管是是术后的伤口还是痘痘,都应该要避免过量的食用酱油。
一要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
挑选酱油,首先要看的就是酱油瓶身的“配料表”。酱油的核心品质取决于“氨基酸态氮”的指标,按照国家标准,“氨基酸态氮”这项指标必须在酱油产品标签上注明。
合格酱油的氨基酸态氮最低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特级酱油的能达到0.8克/100毫升,某些酱油甚至达到1.2克/100毫升。一般来说,数值越高,产品鲜味越浓,品质越好。
二要选“酿造”、“配制”酱油
按照国家标准,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酿造酱油的品质更好。
此外,酱油产品还要在标签上注明是“佐餐”酱油,还是“烹调”酱油。“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故其卫生指标要求更高,更干净;“烹调”酱油适合烹调菜肴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低一些,不如前者干净。
用“佐餐”酱油烹调菜肴是可以的,而用“烹调”酱油直接凉拌或蘸食则不可取,可能导致肠胃问题。
三要选择“加铁酱油”
“加铁酱油”是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加入了“EDTA铁钠”(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优质酱油,其铁含量丰富,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适合所有人食用,尤其适合孕妇、贫血患者或有贫血倾向的人。购买的时候,注意一下看准“强化食品专用标志”,中老年朋友最好选低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