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是养护脾胃的大穴,但您知道中脘穴不同的触感,代表了脾胃不同的问题吗?
胃疼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专家提示,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胃疼时,不要直接揉肚子,而是采用“从阴引阳”的方法点按背部的胃腧穴。无论是受凉导致的胃疼还是溃疡导致的胃痉挛,都可以在背部的胃腧穴和脾腧穴上找到痛点,攥紧拳强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明显缓解症状。
近年来,通过观察发现人体第二掌骨桡侧面与全身各部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犹如一张全息照片。第二掌骨的中点是掌胃点,也是临床效果最佳的反应点。专家提示,如果在掌胃点摸到米粒状的结节,说明可能患有“老胃病”,容易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调理脏腑的“一招三式”都非常简单,只要您每天腾出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操作,就能慢慢看到效果。和胃第三式是脚上的公孙穴。公孙穴归属于脾,联络于胃,按照足底反射区的理论来讲,公孙穴正好在胃、胰和十二指肠的反射区上,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一招三式强五脏-2》养心三式——宽胸理气、督脉、温经通阳、通络强心
交通拥堵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迟迟等不来公交车的时候,您会有什么反应呢?
小小的举动,就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个人。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而付老师告诉我们:性格还左右着健康。
美国心脏病学专家在研究心脏病与性格的关系时发现,急脾气的人得冠心病的可能性要比慢性子的人高1.7倍,猝死率高4.5倍。
近年来,各种心脏疾病严重困扰着很多人,在培养良好性格的同时,可以试试付老师根据临床总结的养心一招三式,坚持按摩,可以取到很好的辅助调理作用。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心居于胸中,如果心的气血运行不畅,首先出现的是胸闷、憋气、心慌、气短等一系列表现,所以要先用宽胸理气的手法,调理心脏周围的环境,改善心脏的气血运行。从腋下的大包穴开始,沿心下到胸骨做一个弧形的推拉动作,每次坚持50遍。操作时速度不要太快,一秒钟2遍就可以了,注意不能憋气,以局部微微发热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