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尿液是健康的“天气预报”,憋尿会引起多种疾病.

  天冷了,很多人都有“憋尿”的习惯。虽然也偶尔听闻憋尿对身体不好,可是好多年下来,好像也没觉得有大问题。于是憋尿成为一种习惯。心里偶尔也会嘀咕,憋尿,不会把我憋出什么大问题吧?

  尿是怎么排出来?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尿是怎么排出来。膀胱是人体储尿的器官,它就像一个口袋,位于人体的下腹部。膀胱壁由有弹性的肌肉组成,当尿从肾脏生成,经输尿管进入膀胱后,膀胱就会扩张,膀胱壁拉伸、变薄。

  待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300~400毫升),在神经反射作用下,膀胱出口处的“阀门”(即括约肌)随之打开,膀胱一收缩,尿就被“挤”出体外。这就是人体的排尿过程。

  大家要知道,每天排尿量多少、尿液颜色的改变,都代表着身体的某种变化,尿液是健康的“天气预报”。尿液通过尿道来到膀胱,如果膀胱充盈到了极限,有可能会“尿裤子”或者发生尿潴留。膀胱的极限存在个体差异,但基本上在500~800毫升之间。

  一天尿几次才属于正常?

  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4-7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一天8次小便,白天7次,晚上1次,是最佳比例。1500—2000毫升是一般的正常尿量,其实,只要每天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没有太大问题。

  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淡黄透亮的。喝水多的时候,尿液也可能像白开水一样,是无色的;喝水少的时候,则像一种啤酒的黄色。这几种情况都是正常的。

  淡黄澄澈透亮无疑是健康小便的重要标准。但尿液浑浊也不必过于担心。尤其天气凉时,尿液放置一会儿后容易变得浑浊,甚至放久后,尿盆底部还会出现白色沉渣,这往往是尿液析出了盐类结晶,它与肾脏病无关。

  尿液中泡沫多则应该及时到医院去做尿化验,如果出现蛋白尿,可能是肾脏病造成的;但是如果尿化验并无蛋白,这种泡沫多就并非异常。

  憋尿,能引发多种疾病

  健康人的尿液是无菌的,但如果一直憋尿的话,尿液将通过膀胱壁被吸收到体内。而膀胱壁并不是用来吸收尿液的,因此会对身体产生坏处。

  尿路感染。

  如果长期憋尿,通过尿液排出的细菌就会减少,大量细菌在尿路蓄积,就可能引起尿路感染。

  膀胱炎。

  憋尿时膀胱充盈,膀胱壁血管被受压,膀胱黏膜缺血,免疫力低下时,细菌就会趁虚而入,造成急性膀胱炎。

  前列腺炎。

  泌尿系的细菌逆行至前列腺,引起感染,导致前列腺炎。

  引起尿潴留。

  膀胱长时间过度充盈,膀胱壁压力的增大,导致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和逼尿肌受损,出现小便点滴难出,导致尿潴留。由于老年男性逼尿肌功能减弱以及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疾患,所以老年人更易引发尿潴留。

  可诱发排尿性晕厥。

  排尿性晕厥多发生于青年男性,天气寒冷时及憋尿使膀胱中的尿液太多,在膀胱迅速排空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动过缓也可诱发排尿性晕厥。

  膀胱损伤。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分布在膀胱壁的肌肉里,憋尿太久,使神经受损或肌纤维而受损,造成以后排尿相关性疼痛、尿频、尿急、尿不净等后果。

  精神性疾病:憋尿可引起生理和心理上同样的紧张。

  不要对尿路感染麻痹大意,尿路感染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等,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