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是道。拳是载体,通过拳术动作的变化体现出阴阳学说,是术。道来指导术的变化,术的变化又体现出道的理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所谓“太极操化”是针对动作机械、间断、无动作理念、单纯的动作外形模仿而言。太极拳可以操化。因为“操化”是顺应时代的步伐、社会的需求对教学手段的改进,是有助于学习太极拳套路动作的一种教学方式。“操化”是学习方法,是教学手段,而非最终目的。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于健康理念的追求更加迫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希望学习太极拳,练习太极拳。但是太极拳动作的复杂,理论的深奥,使得相当多的人望而却步。初学者开始接触太极拳,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体悟阶段”。因此,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我们都采取了“分解教学的方式”,通过将动作分为1、2、3、4的教学语言和动漫式的动作片段,使学习者便于理解,便于记忆。便于掌握动作,便于理解动作过程的运动轨迹,实际上就是一种“操化的太极拳教学模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普及太极拳极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如果这种“体悟”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者“先入为主”,停留在1、2、3、4的口令教学语言环境中,那就是只“知其然”——停留在1的后面就是2,2的后面就是3……不断地持续中。一些人片面理解“慢”就是太极拳,进入了一种动动胳膊,伸伸腿就是练好太极拳的误区。只是表面的、单纯的动作模仿,至于动作的正确与否,在练习时如何来体现一个动作的“内涵”,真的不明白——这就是太极操。尤其是一种只是活动活动而已的思想,也使得很多太极拳练习者停留在“操化”的层面。
太极拳理明确提到,太极拳的练习要达到“连绵不断,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似行云流水”的境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从“体悟”进化到“感悟”阶段,用“拳理”充实“操化”,这就是“太极操”进化到“太极拳”的必修之路。
练习太极拳,随着时间延续,通过不断观察,相互观摩,以及对太极拳常识的掌握,就开始由单纯的动作模仿到对练习太极拳目的的追求。练习者在导师的引导下由简单的“体悟”,慢慢感受动作的含义,动作的劲道。每个动作的形成轨迹的含义,以及每个动作的技击含义,开始注重“动作细节”,逐渐明了动作过程的细微变化,慢慢体会到“虚实”变化的含义,由简单的横平竖直的动作外形过渡到“曲中求直”的太极拳动作要领的体会。所以,注意“动作细节”是练好太极拳套路的关键,是感悟的过程,是消化的过程,是理解的过程,是逐渐趋于成熟的过程,也是“太极操”转化为“太极拳”极其重要的过程。“太极操化”时,更注重的是动作的外形,记住的是套路的模式,理解的是1、2、3、4的模式化,单纯的肢体动作衔接,不能很好地理解太极拳“圆活连贯”的含义。“连贯”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思维,是意识,是精神层面。“圆活”我们可以理解为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轨迹是曲线与圆的过程。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下肢在半屈蹲的状态下“迈步如猫行”,轻、灵、稳、准的行进过程,是通过太极拳的练习达到锻炼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的目的,增强了练习者腿部力量和抗跌摔的能力。“运劲如抽丝”是在下肢稳固的基础上,上肢通过缓慢的动作。在开合之间,张弛之间,恰如其分的劲力运用,达到“心态的平和”。“连绵不断,似行云流水”是一种表现,是太极拳的表现手法,可以讲是一种心态的体悟。“柔和缓慢,舒展大方”是整套太极拳动作的核心。明白了太极拳的理论,知道了太极拳的要领,就进入到“意在揣摩”的阶段,也就是修炼“太极内功”的阶段。“操化”的太极拳是过程也是提高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不断地练习而“拳化”。诚然,这个阶段,不是盲目地练,是“感悟”地练,要“师傅领进门”,在导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明白一个,巩固一个,踏踏实实,求得动作的“质量”,理解动作的细节,操化的太极拳就可以转化为有骨有肉,既有内涵又有外形,内外兼修的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