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澄甫公在批评那些“急求速效,忽略而成”的人时指出:“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已学全,虽能依样画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昧,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衡量杨式太极拳的方向和动作、上下内外,有哪些基本尺度呢?根据傅钟文和傅声远教师多年的传授、先辈们的论述和笔者多年练拳的实践与研究认为,概括起来可分为“五度”。
一、高度
练太极拳的架子可高可低,高架子运动量小,适合于体弱有病者;低架子运动量大,适合于身强力壮者;运动员或练功夫的人,架子可以更低。
太极拳脚步的大小与架子的高低要相应。练拳时,迈出之腿长度是固定的,步子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坐实之腿下蹲的高低,下蹲得俞低,步子就愈大。但是,腿蹲得愈低,运动量就愈大。拳架高低必须根据人的体质和腿上的工夫而定。勉强降低架子,就会产生分不清虚实或起犟劲等毛病。但练一套拳应保持架子高度不变,尤其是每一个动作,不应该忽高忽低。拳论指出:“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有人练拳有意把架子压低,以显示自己腿上的功夫,结果使弓腿膝盖超出脚尖,甚至上体前俯;有人练拳在双脚着地时身体下压,当一脚提起时,身体又随着抬高,造成凹凸,这都是不对的。保持稳定的架子高度,就是保持稳定的运动量,就是保持骨肉内外之间稳定的气血流通。在低架子练功时,保持稳定不变的架子高度正是吃功夫、长工夫的时候。
二、速度
练杨式太极拳的速度要匀、慢、连、随。
它包括多方面。如今天15分钟练一套,明天20分钟练一套,后天30分钟练一套,速度不均匀;一套拳开始很慢,后来很快,也是速度不均匀;一个动作开始突然一冲,后来又变得很慢或身体某些部分忽快忽慢等,都是速度不均匀。坚持练拳年长日久,一般可自然趋于均匀。而在一个动作中,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是四肢,动作忽快忽慢,架子忽高忽低,这种毛病不是多练就可以克服的,非下大工夫认真纠正是无法改掉的。
四肢动作速度均匀并非都是同一个速度。左右手,左右脚,各走各的路线,可以各有各的速度。但是,各肢体的运动速度,在一个动作中开始到结束,速度要均一。如倒撵猴,脚步从提起到落下,速度要均匀;下势,腿下坐的速度要均匀;在外观上不要给人以忽快忽慢的感觉。在动作与动作之间不能停顿,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拳论要求:“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在意在行“无令丝毫间断耳”,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似行云流水绵绵不断。一套拳从头至尾贯串不停,一气呵成。
动作要上下相随。如左搂膝拗步,要完成三个动作:意识左手搂膝;二是右掌从耳根向前方打出;三是形成左弓步。要求同时进行,同时完成。开始时,左手在左腿内侧,右手在右耳根处,重心全坐与右腿,左腿迈出。动作完成时,左手搂膝后达左膝左侧,右掌打出,身体重量向左腿移,形成左弓步,左脚刚迈出,重心即移向左腿而形成左弓步,剩下只有左右手的动作了,这就不是上下相随,虚实也没有分清。只有这三个动作以各自均匀的速度在同一个时间内完成,一到无有不到,才叫上下相随,才叫虚实分清。
这里说上下相随还只是从外型上粗略而言。实质上如《拳论》指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如“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由脚至手一条劲线节节贯串。“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比如腰向右侧,动作时脚传来的劲蓄汇于腰,腰的转动再把劲发于左右手。动作顺遂圆活,周身轻灵,节节贯串,此为上乘拳架,也是完美的上下相随。
练太极拳要求速度缓慢。练一套杨式太极拳,一般需要15~20分钟。总的原则是“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贲张之弊”。架子愈低,速度愈慢,运动量愈大。速度慢要领尚未掌握,勉强慢练,会产生与萎靡无神的毛病。练快练慢都必须坚持太极拳的要领。
三、角度
角度就是方向。太极拳,手之运动有“八方”,足之运行有“五步”。手八步五,其数十三,故又称“十三势”。《太极拳论》云:“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练太极拳即怀揣八卦,脚踩五行。
关于太极拳的八卦方位图,先辈拳家说法不一。有人按文王后天八卦方位图定位太极拳的方向,与上述拳论不符,于是就把拳论改了。上述拳论有人说是王宗岳的,有人说是杨露禅的,有人说是张三丰的遗论。不管是哪位先辈拳家的,起论述与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图是完全吻合的。而且,先天八卦方位与人们的习惯相符合,故认为以先天八卦方位来定位太极拳的方向更为合理。
说明练太极拳的方向,一般以起势的方向确定以后,各势的方向也都相应确定了。练拳必须按照各势规定的方向,不可任意偏转。所谓太极拳的方向,包括两脚的相对位置、动作的方向、眼神顾及的方向、两手的相对位置、手指所对的放向等等。
练太极拳时,扣脚、转腰、迈步、落脚、出手、方向都要合度。如抱虎归山,起始面向南方(乾);两脚尖向南。动作时左脚尖扣向西方(坎),即转脚的角度为90°,一般至少要大于45°。若扣脚不到45°,转脚不到位将形成脚尖夹角大于90°的弓步,有劲传不出。有人开始转脚不到45°,在弓腿过程中考转动蹬腿的脚跟或脚尖来改变脚尖方向,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弓腿的过程正需要蹬腿的脚从地面传劲此时脚步摇摆不实,不利于发劲。凡落脚,都要在适当的位置,都要有适度的位置,都要有适度的脚尖方向。
前面已强调指出,太极拳的为八门、五步、十三势,其方向角度八卦定位。要求“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乾、坤、坎、离正方,巽、震、兑、艮斜角。方向不可偏差,角度均应合度。
四、幅度
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大方,架势开阔,气势庞大,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一般初学练拳者,先求姿势开大,以松其筋肉,舒筋活血,使身体强健。身体强健以后再研究外能筋、骨、肉合一,内有精、气、神相聚。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由开展而紧凑,由健体而实用。架子的开展与紧凑均须有度。拳论要求“无过不及”,过于不及皆失重心。手臂伸出以将直未直为度,弓步的蹬腿以将直不挺为宜。“劲以曲蓄而有余”,手臂未直而力有余。双臂和两腿都不可直挺挺的,但也不可缩手缩脚、弯腰驼背。否则,本应“神如捕鼠之猫”,倒像畏猫之鼠。尤其是青少年,伸手蹬脚以伸展开阔为善,亦不可强调含胸。其实一般人练拳,只要不像外家拳那样用力挺胸即可。片面理解含胸拔背,练久会成弯腰驼背。
五、柔度
太极拳又称柔拳、绵拳。要求身体任何部分都要轻巧、灵活、舒展,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四肢及腰不可起强劲,即所谓“周身轻灵”。但是,有人片面理解了太极拳的这些要领,练起拳来精神萎靡,四肢瘫软。实际上,轻巧并非浮滑,灵活并非虚渺。灵就是机警智慧,轻灵而要有内劲。练拳时怒目切齿,奋力如牛,青筋尽露,此为双重练法,是错误的;而风摇杨柳,飘摇浮荡,毫不着力,此为双浮练法,是错也是不对的。应该柔中寓刚,棉里藏针,脚下有根,端立如山,即动如江河、静如山岳。“精神能提得起”“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应有鹘之雄伟,猫之机智。
书法绘画是高深的艺术,但表现在平面上;雕塑艺术占据立体空间,但是静止的。太极拳为空间活动的高级艺术,一般练拳三个月学会,一年习熟,三年练好。习拳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必获一日之成效。有人练拳一年已有相当正确的架子。有人数年,十数年乃至数十年,架子的毛病仍然很大。
万事均在行动,万事均在自己。认真钻研,良师指导,虚心好学,严格按要领练拳,必一日技精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