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其间经过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五个节气。雨水是立春后第一个节气。雨水,是立春15天之后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至惊蛰有15天,分为三候。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雨水期间,尤其要注意“倒春寒”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
养生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二、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三、洗头及时吹干。
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四、春捂重点捂下身
人体的下肢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要比上半身差,更容易遭到春季风寒的侵袭,使寒气多自下而生。因此,“春捂”要重在捂下身。
与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绒服,下身的衣裤鞋袜却过于单薄,不如加强腿和脚的保暖,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具体来说,雨水时节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食韭菜、香椿、百合、茼蒿、山药、芋头、藕、萝卜、甘蔗等,同时少吃生冷黏杂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雨水时节的饮食方
>>>>
银耳粥
材料:银耳,大米,冰糖适量。
做法:摘净洗好银耳,淘洗干净大米,放入锅内同煮粥,熟时加入冰糖。
此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遗精腰痛,妇女带下等症。
>>>>
菠菜滚牛肉汤
主料:菠菜,牛肉,上汤,蛋白适量。
1、菠菜洗净切碎,牛肉用味料拌匀。
2、煮滚上汤,加入牛肉煮约一分钟,加入菠菜再煮滚。
3、把芡汁料搅匀慢慢倒入汤内,煮至微稠,加入打匀的蛋白搅匀试味即成。
>>>>
韭菜炒蛋
材料:鸡蛋、韭菜、调料适量。
1、韭菜切段、鸡蛋打散。
2、韭菜先炒至半熟,加入鸡蛋炒散。
3、加适量调料,即可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