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补冬不如补霜降

  秋天快来进入了尾声。我们也迎来了第十八个节气——霜降。霜降其实也有天气渐渐变冷,开始下霜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这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各有益处。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俗语有“霜降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还要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赖床贪睡。其实睡眠时间过长,不仅让人容易感冒还有可能让人容易生病。

  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此时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如果活动量大出汗热了,应该解开衣扣,让身体慢慢降温。

  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慢慢枯黄,树叶也开始渐渐飘落,触景生情,人们会变得忧思起来。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可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

  桂花山芋粥

  材料:大米,山芋,冰糖,桂花适量。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浸泡后煮开,转小火煮20分钟;山芋洗净,切小块;倒入粥里,加冰糖再煮20分钟;最后撒入桂花搅匀即可。

  功效:山芋,也叫红薯,桂花山芋粥,香甜可口,健脾益气、温中暖胃,是霜降节气很好的一款时令主食,尤其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四物煲鸡汤

  原料:母鸡,四物汤包一份,调料各适量。

  制作:将鸡清理干净后入沸水锅中氽一下。生姜、细葱洗净,姜切片,葱切节,备用。将沙锅置武火上,掺入清汤,放入鸡,药袋烧开后,放葱姜,改用文火炖至鸡肉烂熟,拣去药袋,加入调味即成。

  功效:补血和血,滋润肌肤。四物汤是非常适宜女性食用的配方。霜降过后,气温逐渐降低,活血补血就成了女性的头等大事。

  花生大枣烧猪蹄

  配料:猪蹄、花生米、大枣、调料适量、花椒、八角、小茴香各少许。

  做法:花生米、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浸润;将猪蹄出毛洗净,煮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锅内放油,上火烧七成热,将猪蹄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在炒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备好的花生米、大枣及调料,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