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秋季高发感染性疾病,用正确方式“爱”孩子

  进入秋季,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周边不少朋友都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如何高效预防和治疗,也是宝爸宝妈当前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常见的秋季感染性疾病,做好预防护理措施。

  红眼病(结膜炎):宝宝出现红眼睛要注意预防避免

  换季期间,结膜炎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幼儿大多都贪玩,比较容易接触草地、花粉、动物皮屑、尘螨等,属于高发人群。结膜炎大多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视力,所以很多宝爸妈比较难察觉。

  症状:

  主要以眼痒、异物感、畏光、眼皮浮肿、眼结膜充血发红等症状为主。

  治疗:

  大多数因病毒引发的结膜炎不需治疗可以自愈。

  至于细菌性感染所引发的结膜炎,医生会对病情进行评估,大多会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进行治疗。

  过敏性结膜炎需找到过敏原,如还伴有发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用过的毛巾、手帕要勤消毒,最好是专人专用。注意手卫生

  不要做热敷,会让血管扩张,增加分泌物,可以使用冷敷。

  注意:如果没有确定的感染,家长不需因此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感染伴随的症状是孩子的眼分泌物呈黄绿色,而且结膜(白眼球)发红。

  流感:流感来袭,全家做好防护措施成人感冒要注意避免传染

  症状:一般持续几天,包括:发热、咽喉痛、肌肉痛、疲惫、咳嗽、头痛、流涕和鼻塞等。流行感冒的症状比普通感冒重。

  传染途径:流行感冒是一种传染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流涕过程中的飞沫传给他人。

  治疗与护理:通过鼻咽分泌物即可确定是否为流感A或B,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只有确定细菌感染,才可能考虑用抗生素。

  一旦孩子被诊断患上流感,家长非常惊恐+着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有效护理,基本过程在5-7天。早期服用奥司他韦+对症治疗。有些孩子2-3天后症状即明显缓解,但仍具有传染性,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暂时不要去幼儿园。

  咳嗽、肺炎:咳嗽会变成肺炎吗?如何治疗预防?

  咳嗽久了,会不会得肺炎?

  其实,咳嗽本身不会引发肺炎,恰恰相反是肺炎引起了咳嗽。咳嗽只是症状,它可以由很多原因导致,肺炎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表现: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烧、咳嗽、多痰、胸痛等,重者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等;反过来,发热、咳嗽不一定是肺炎。千万不要认为发热、咳嗽可导致肺炎,把肺炎扩大化,从而导致过度用药,特别是滥用抗生素。

  治疗:肺炎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病因的抗感染治疗外,呼吸道局部治疗非常重要。

  细菌性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

  呼吸道局部治疗指的是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盐水、化痰药或止喘药,都可帮助呼吸道抵御病菌、排出废物、改善功能。

  家庭环境中如何保护宝宝尽量免受病菌侵袭

  外出就餐尽量给宝宝带自己的餐具,且尽量保证已经过专业消毒;

  毛巾、手帕,最好是专人专用,勤清洗晾晒;

  室内定时通风,以冲淡室内每种病菌的浓度;

  应经常带孩子适当外出,以适应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增强抵抗力;

  外出回家后,洗手、换衣服,淡盐水漱口,清理鼻腔和咽喉后再近距离接触宝宝;

  如果家人生病,要与宝宝适当隔离,避免感染,宝宝与大人的餐具都需要专业消毒,防止传染。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