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肝内脂质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变化。本病属于中医“胁痛”、“积聚”等范畴。与肝郁、痰湿有关。临床可无症状,或以右胁隐痛不适、乏力、肝肿大、轻度黄疸等为主症。
病因病机
根据脂肪肝的证候及病理特点,其病位在肝,痰湿、湿热、瘀血等邪气壅阻肝之经络,致肝气郁滞,疏泄失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进一步加重湿浊内生,瘀血阻络而致脂肪肝的发生。
一、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及酒酪辛热之品,就则伤及脾之运化功能,致使痰湿内生,酿久化热,阻滞肝胆而致脂肪肝的发生;痰湿阻滞气机,痰浊气滞交阻,日久影响血运,导致气滞血瘀,脉络瘀塞,而致脂肪肝的发生。
二、情志失调
情志内郁,气机不利,肝气郁滞,疏泄失调而凝结成积,气滞日久,血运不畅,脉络受阻,使瘀血内停,结而成块,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三、久病不愈
肝病迁延不愈,他病日久损伤肝脏,疏泄不利,痰浊内停,淤滞肝脏而发为此病;病久入络,气滞血瘀,脉涩血凝,结为积块,而成本病。
四、感受外邪
邪毒稽留寒、湿、热诸邪,侵袭人体,留着不去,以致脏腑失和,痰浊内聚,痰食交阻,气机阻滞而成本病。
脂肪肝的病理变化是痰凝、气滞、血瘀。其病机是气滞痰凝血瘀交结而为脂肪肝。
中医治疗
目前对脂肪肝的治疗,临证时,首先要分清寒热、虚实、主次,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应用降脂的中药,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临床上,脂肪肝的辨证分型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一、痰湿互结型,治以化痰祛湿。
二、湿热蕴结型,治以清热祛湿。
三、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
四、痰瘀阻滞型,治以祛湿化痰,活血通络。
五、肝脾气虚型,治以益气健脾养肝。
六、肝肾阴虚型,治以补益肝肾。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实验研究显示:①中医药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②中医药具有保肝降酶的作用;③中医药具有改变脂肪肝病理形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