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中医解读不同类型痤疮的原因与治疗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称为肺风粉刺、粉刺、面疮、酒刺等,俗称青春疙瘩、青春痘。本病特征是粉刺、丘疹、脓疱等皮疹多发生于颜面、前胸、后背等处。10岁至35岁为高发年龄。

  西医认为,痤疮是由于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多,皮脂分泌增加,皮脂腺开口处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等因素引起。

  症状及伴随症状

  以局部皮肤出现毛囊性丘疹,有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小脓疱,严重者出现紫红色结节、囊肿、脓肿,甚至破溃,形成窦道和瘢痕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口苦口臭;或心烦易怒、胁肋胀痛、女子月经色暗夹瘀块、痛经;或皮疹颜色暗红、胸闷、腹胀等症状。

  病因

  一、素体阳亢

  素体阳热偏盛,肺胃两经蕴热,循经上犯,熏蒸于面部、口鼻而发。

  二、胃肠湿热

  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胃肠生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发。

  三、情志失调

  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或冲任不调,致使气滞血瘀,气郁化火,上犯颜面而发。

  四、湿热蕴蒸

  湿热郁久,凝聚为痰,阻滞气血,致使湿热痰瘀互结,聚结于颜面、下颌等部位,发为囊肿、结节。

  病机

  一、发病

  好发于颜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颏部,其次为肩颈、胸背部。多对称分布。多发于青春期,无季节特点。

  二、病位

  主要在肺胃,与肝、脾、冲任也有关系。

  三、病性

  多为实证,实热多与肺胃相关,虚证可与肝脾相关。

  四、病势

  初起多为气滞血瘀等实证,起病后若不重视去除病因可加重。病程绵长,甚至形成凹陷和瘢痕。

  五、病机转化

  湿热毒邪可以相互转化,湿郁日久可以化热,热郁日久可以成脓化毒,湿热毒邪久郁,可致络脉不畅,瘀血阻滞。反之,毒亦可化热,若累及脾肾,亦可生湿化痰。

  辨证论治

  一、肺胃蕴热证

  症见颜面多发红色丘疹、粉刺,或有小脓疱,轻度痒痛;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宜清解肺胃热毒。

  二、肠胃湿热

  症见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间有脓疱、及红色结节;伴口苦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除湿解毒。

  三、肝郁血瘀证

  症见暗红色丘疹、小脓疱、黑头粉刺、暗红色结节等多发于颜面两侧及下颌部;伴心烦易怒,胁肋胀痛,女子月经色暗夹瘀块,痛经。并见经前乳房胀痛、皮疹加重;舌质暗红,边尖有瘀斑,脉弦涩或弦细。

  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四、痰瘀互结证

  症见皮疹颜色暗红,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脓肿、瘢痕,经久难愈;伴胸闷,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宜除湿化痰,活血散结。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