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容易长黄曲霉。平时我们如果吃到一粒坏的花生就会马上吐掉或去漱口,但是榨油要用到很多很多花生,来不及一粒粒去挑拣。而且有些小作坊为了图利会用一些便宜的、存放时间已经很久的花生来榨油。
另外,花生在压榨以前还会经过高温的炒胚,温度一般都在150度以上,在有充分脂肪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致癌物——34笨比(a)比。所以土榨的花生油中有黄曲霉和34笨比(a)比的安全隐患,专家不建议我们食用土榨花生油。
「压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法是利用机械外力将油料中的油给压出来,对于油料的浪费特别大。
浸出法是利用一种食品级的溶剂加入到油料中,通过与油料的接触,把油料中的油提取出来。很多发达国家市场上90%的油都是用浸出法来做的。
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浸出油不如压榨油好。专家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对于食品油来说,它的质量好不好,不是看它的头道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而是要看它毛油生产出来后续的精炼过程。
毛油是指刚刚压榨出来或者浸出提取的第一道程序的油,是不可以直接用来食用的。
毛油必须脱掉“六层衣服”才能变成安全健康的食用油。我们国家为了生产出安全健康的食用油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体系,不管是压榨油还是浸出油,只要符合国家标准都是可以选择食用的。
油的精炼
那么油要脱去哪“六层衣服”才能变成健康安全的油呢?
1脱溶
溶是指溶剂,就是在浸出油的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食品级溶剂。虽然它是食品级的,但并不是我们身体所必需的,所以在油精炼的过程中要把溶剂脱掉。一般溶剂都是水溶性的,所以让水蒸气接触毛油表面,就可以让其中的溶剂溶解于水蒸气,溶剂就会随着水蒸气一同去掉。
2脱胶
专家告诉我们,油榨出来以后会含有一些胶质状物质,比如磷脂以及少量蛋白质,这些物质会影响油的品质,所以要去掉胶状物质。
3脱酸
专家告诉我们油中的酸是指游离脂肪酸,如果含量达到0.5%—1%时,会很容易使油氧化变质。
另外,不管是浸出法还是压榨法,油料种子在种植、收割、存储、运输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霉变生成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而脱酸过程也会把这些污染物一并去除掉。所以脱酸十分重要也必不可少。
知识拓展
我们国家的油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油最高级,二级次之。三级四级油是可食用油。经过以上三脱(脱溶、脱胶、脱酸)以后的油就是我们市面上能买到的三级、四级食用油。
4脱色
油因为种子原料不同,呈现的颜色不一样,有的油颜色很好看,有的不太好看。有的油里边会有很多杂质,也会呈现不好看的颜色,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脱色。
在脱色的过程中会将叶绿素脱掉,因为叶绿素的光敏性特别强,容易使油变质。同时β胡萝卜素也会一并脱掉,因为它会使油的颜色变深。一般精炼程度越高的油颜色会越浅。
5脱臭
臭是指所有不好闻的味道。油料种子由于物质的组成不一样,所以有的会有一些不好的味道,比如说茶籽油,它是一种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好处的油,但是它初榨出来的油味道很不好闻,所以一定要脱臭。
6脱蜡
油料种子的种皮和胚芽里边都含有蜡的成分,比如有一种油叫米汤油,专家告诉我们米汤油也算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油,但它蜡的含量比较高,如果不脱蜡的话吃起来口感不好而且不易消化,所以最后一个过程要脱蜡。
经过六脱以后,一瓶清澈透明健康安全的食用油就出来了。
但是,很多人都有这个担心:油里边好的物质或元素会不会随着六脱一起被去除掉。专家告诉我们,好的微量元素和植物化学物质还是会留在油里边的。
【油脂伴随物】
以上表格中含量的单位是PPM,就是1公斤里含有多少毫克。比如说豆油里的维生素含量有1000PPM,换算一下就是每克豆油中含有1毫克维生素E。
专家告诉我们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的营养素,人体每天所需要的维生素E是14毫克左右,所以差不多吃20克豆油就能摄入20毫克左右的维生素E。维生素E在有里边的含量还是很高的。
木脂素是一种植物雌激素,有动物实验表明,经常摄入一些木脂素含量高的食物可能能够预防一些癌症的发生。所以木脂素也是一种对健康非常有用的营养成分。
甾醇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降低胆固醇吸收。
通过这些就知道,尽管经过六脱这些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还是很高的。
专家建议:油再好也不能老吃一种油,要均衡搭配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