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者言其状也,然总之不过阴阳失调而已。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故病从丙。丙者,太阳之火也。丙火失调,则万物受灾,万物生长靠太阳故也。然无水亦不成,故又云雨露滋润禾苗壮,此千古不易之理也。人如庄稼,亦如树木。阳光多于雨露则旱,水少火多也;雨露多于阳光则涝,水多火少也。火多则燥,水多则湿,水火俱不足则枯萎衰弱。植物如此,动物亦然。
人为万物之灵长,本同此理,然若灵光之用不合道德自然,乃反乱其水火之性,故人之病反多于动植之物。病作用于人身,亦不过水火之失调而已。治病之法亦不过调剂水火,令其阴阳平和而已。
水之气寒,火之气热。水流湿,火就燥。寒热对流则生风。自然气象如是,人身气象亦如是,人与自然相应故也。温度,湿度,风向风力,阴晴云雨,此为气象学要素,亦为人体阴阳气象要素。病可百千万亿不计其数,然其要一也。一者,不过阴阳水火之失调也。此其总论。
一、感冒
感者,遇也,通也。冒着,触也。人身触冒天地自然阴阳水火不和之邪气,体表之阳气不足以卫外而为固,故为外邪所伤,此即感冒。
外感有中,有伤。中则偏阳在皮表,伤则偏阴在皮中。感冒之轻浅者为中风,不过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而已。感冒之深重者为伤寒,则头项强痛、无汗而喘、体痛呕逆,甚则骨节疼痛。
又有阴虚为风热所伤,发热而渴,不恶寒而自汗出,脉阴阳俱浮,身重,多睡鼻鼾,语言难出。此为温病,火邪为病也,若再为火熏,或为辛温劫夺阴液,则命期将促矣。
中风则《伤寒论》桂枝汤所主,伤寒则麻黄汤所主,又有桂枝麻黄各半汤及葛根汤并桂枝汤诸般加减之变,通常为寒凉低温所伤之感冒多不出此范围。
至于温病,则春季风燥之邪劫夺阴液,阴虚者伤之,《温病条辨》之桑菊饮、银翘散之类所主。此为变气,非常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