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立冬到天地闭藏,防寒补肾首当行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向,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认识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韦瓦第,喝咖啡吧!

  冬天是多久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

  ——林清玄《十二节气的故事》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它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你别看立冬这个小小的节气,实际上在这个日子里头有不少的习俗活动咧,还有一些现在莫名其妙都保留着的饮食习惯。

  相信很多北方的朋友都听说过“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句谚语,这话啊让不少南方朋友挠破脑袋也没想明白。实际上啊,这饺子在三国的时候不叫“饺子”,人家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跟咱们现在的饺子一样。这是我国医圣张仲景琢磨出来的,据说是看到不少南阳的百姓们饥寒交迫,耳朵更是冻得厉害,于是他捯饬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这样说来,南方的朋友们有没有觉得这饺子跟咱们的耳朵还挺像的呢。

  只怕现在还会在立冬冻坏耳朵的人已是不多了,不过,咱还得多注意这立冬时节的饮食习惯,否则啊,到了大寒的冬天,你可别嚷嚷着自己身体虚冷。

  来人啊,上菜。

  为了能够让身体多产些热量出来,咱得多吃些主食,多摄入些油脂。羊肉、牛肉、鸡肉、虾、鸽这些可是御寒的好东西,多吃身体就会热乎起来,冬天畏寒的朋友可以多注意咯。除了这些食物以外,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照样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咱给你数数啊,这牛奶、豆制品、海带、蛋黄、猪肝等等可都排得上号。

  有人说,这秋天要补,这冬天也要补啊,咱们怎么能少了养生的药膳呢,又好吃又养生。那我就给在座的各位举几个适宜的药膳,虫草蒸老鸭、西红柿砂糖藕、温肾羊肉粥、益精海马鸡等等等等,这些药膳是既方便做又便宜了这舌头,若是冬日闲来无事便试着做做尝尝吧。

  立冬之后,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每次冷空气来都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而后又转晴,并逐渐转暖回升,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变化,为了适应这冷冷热热的频繁交替,咱还得在生活起居方面多多注意些。

  1.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晚起是指在太阳升起之后起床,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提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看来这冬天还真是睡懒觉窝被窝的好时候。

  2.保持空气流通和适宜室温

  为了避免室温和外界温度差异过大造成人体的敏感变化,室温应保持在18-22摄氏度为好,但切忌紧闭门窗,要坚持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注重背部和足部保暖,避引疾病

  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位置,足太阳膀胱经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因此对于老人、孩子、患有胃及十二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及其重要。咱老话常说“寒从脚下起”,脚是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立冬时节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