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验方及其他

  溃疡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统称。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被腐蚀,形成疮面,而且疮面久不愈合,这就是溃病疡。

  溃疡病发生的原因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大脑皮层受到某种有害的刺激,如愤怒、紧张、忧愁、恐惧、过饱。

  溃疡病还有一些症状,如嗳气,吐酸水,常有饥饿感(嘈杂感),便秘等。

  出血也是溃疡病常见的并发症,如呕血血色呈深棕色,常挟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便血多见柏油样的黑便。

  要诊断溃疡病,可通过作胃液分析、大便隐血试验、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等确诊。

  治疗

  治溃疡病的验方:

  1.乌贼骨85%,浙贝母15%(无浙贝母,也可用大黄,其比例也是15%),加少量生甘草,一同研成细末。每次服6克,一天服三次,在两餐饭的中间服,也可在胃痛发作时服。这个验方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没有副作用。本方主药乌贼骨(又叫海螵蛸)含有磷酸钙、碳酸钙、胶质有机物和氯化钠等,有止痛、止血、制酸、收敛溃疡创面等作用。

  2.玄胡索30克,枯矾60克,乌贼骨60克,共研细末,用蜂蜜(熬熟)150克和匀作成药丸(每丸重10克左右)。每次服10克,一天服三次,连服1-3个月。这个验方能止痛,中和胃酸,驱气,改善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促进溃疡愈合。本方主药枯矾,有很强的收敛性,可抑制炎症,在炎症表面形成蛋白质保护膜。内服相当安全,无副作用。

  3.白芨120克,甘草60克,茯苓皮30克,牡蛎120克,共研细末,加熟蜜330克,调匀,做成丸药。每丸重10克左右,每次服10克,每天服三次,开水送服。

  4.五倍子6克,瓦楞子12克,白芨10克,鸡内金15克。水煎服。服时加蜂蜜适量兑服。

  中药治疗:

  (一)肝胃不和型:症状有胃脘胀痛,攻窜不定,痛连胁肋背后,食后痛甚,胸闷,嗳气,泛酸,口苦,舌苔薄白,脉细弦。

  处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2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2克,甘草6克,乌贼骨12克,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水煎服。.

  (二)脾胃虚寒型:胃部隐痛,时轻时重,胃部觉冷,喜暖喜按,空腹时痛甚,食后疼痛减轻,多食又胀,或吐清水,大便溏,怕冷,精神疲倦,舌苔淡白,脉细。

  处方:黄芪30克,白芍30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干姜6克,大枣20克。水煎服。胃部冷痛明显者,加高良姜10克;大便发黑,去桂枝、干姜,加炮姜炭10克,白芨10克,乌贼骨10克。

  针灸治疗:

  (一)体针:

  常用穴:内关、足三里、中脘、肾俞、胸8-12夹脊。

  方法:在刺足三里时,针尖沿胫骨向下斜刺,深2-3寸,大幅度捻转、提插数次,使感应向足背扩散;刺内关时,进针后针尖偏向桡侧,深0.2-0.5寸,使感应向手指放射,两穴均用留针或间歇运针法,常能即时止痛。此针刺法每天或隔天一次。

  (二)灸法:

  常用穴:中脘、足三里。

  方法:在两穴上用艾条灸或隔姜灸,每天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临床上,此法多用于溃疡病的缓解期。

  本文摘自《三宝合璧》,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4年8月第一版。编著/贾河先、骆仲遥、骆仲达、汪天曙。编辑/王超,一校/储小彬,二校/勤莉。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