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是青春期青年人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形成丘疹、粉刺、脓疱、结节或囊肿等损害。
本病病因未完全明了,系一多因素疾病,首先与内分泌有关,例如青春前的男女不发生痤疮;女性常在每次月经来潮前使痤疮加重,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使皮脂腺分泌增多,聚积于毛囊内不易排出,致使毛囊栓塞形成粉刺,原存在于毛囊内的痤疮棒状杆菌在厌氧条件下得以繁殖,产生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三酸甘油脂,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进一步使毛囊壁受损而破裂,引起毛囊周围炎症形成痤疮。其他因素:辛辣食物、高温、化学因素等。
起初为红色小丘疹,有的顶端出现小脓疱,在扩大的毛囊口内见有前端呈黑色,后端呈黄白色脂栓,称黑头粉刺。丘疹、脓疱消退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和小凹陷疤痕,严重者可见炎性结节或囊肿,化脓后形成脓肿,破溃后成窦道和疤痕,此时称聚合性痤疮。好发于面部,尤以前额、下颌、颈部为多,其次是前胸后背,对儿分布,自觉症状轻,青春期后皮疹大多减轻或消退。
诊断:主要发生于青年男女,皮疹好发于面部,胸背上方,有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凹陷小疤痕,不难诊断。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维生素B2、B6治疗,或用内分泌制剂。感染时用抗生素治疗,此外还有物理疗法、紫外线照射等。效果不好。
本病中医又名“粉刺”,俗名“青春蕾”、“青春疙瘩”。认为因肺气不清,外受风热,亦有膏粱厚味,胃热上蒸或月经不调,淤滞化热,皆可于面部、胸背部引起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