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下冷凉宫寒;肚脐上冷凉胃寒;腰上冷凉带脉寒;肩上冷凉胆不通;手臂冷凉肺气虚;颈部冷凉膀胱虚;手背冷凉气不足;大腿冷凉脾胃虚;小煺冷凉肠胃虚!
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体寒要用不同的方法,艾灸就是不错的温煦方法。中医认为:“体寒”,大部分叫做“虚寒”,就是体质虚且寒。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很多常见毛病都是因寒而起,而中医艾灸是温热驱寒最简单不过的方法了,现介绍如下。
关元、神阙、气海
人体的很多重要穴位都在肚脐以下,像神阙、关元、气海等。这些穴位都在任脉上,与女性生殖息息相关。
关元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的位置,从脐中往下量四个手指宽度就是了。对女性来说,这个穴位可尤为重要,因为“女子以血为本”,而关元穴主要是蓄血之用,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均交会于此。
神阙就是肚脐,脐带被剪断后,人的先天神明就缺失了,所以名为神阙。此穴也很重要,灸时可在肚脐里放盐,或覆盖上姜片,也有放附子饼的,目的就在于透热散寒。
气海穴就在肚脐和关元穴的中点处。这个穴位常和关元穴配合使用,能弥补先天的阳气不足,什么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肝气不舒、血液瘀滞、肚腹冷痛、痛经等常见病,艾灸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三阴交、足三里
下腹病主要从三阴交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去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肚腹三里留”。
三阴交在小腿内踝上三寸,为肝经、肾经和脾经三条阴经的交汇之所。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阴阳平衡嘛,从阴处把阳引进来,使其平衡,一旦平衡,女性常有的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得到治疗。
足三里在膝盖下缘一横指的地方,此为养生第一大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灸这个穴位可以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
温馨提示:上述的这些穴位都是生活中较常用到的穴位,而介绍的艾灸手法也比较容易操作。不过第一次操作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点一根艾条,在离穴位两厘米的地方熏灸,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就行了,每穴灸个十五到二十分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