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又称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就是自己给自己按摩。
应用推拿防病、治病、健身益寿,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受到中国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说明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成为医疗和养生的重要手段。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曾提到有《按摩导引经十卷》,惜已佚。但在《养性延命录》中,曾转引导引经部分内容曰:“……平旦以两掌相摩令热,熨眼三过,次又以指搔目四眦,令人目明。……
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而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皆除。”导引经的上述内容曾为许多书籍所推崇、引用。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未,都附有导引按摩之法。当时,自我按摩作为按摩的一个内容十分盛行,它的广泛开展,说明按摩疗法重视预防,注意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隋唐时期,在人体体表施行按摩手法时,涂上中药制成的膏,于是,一种既可防止病人表皮破损、又可使药物和手法作用相得益彰的膏摩方法有了发展。
膏的种类很多,有莽草膏、丹参膏、乌头膏、野葛膏、陈元膏和木防己膏等,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应用。而且膏摩还可用以防治小儿疾病,《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寒风”。这个时期已有按摩专科,并有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务名称,可见当时按摩已颇盛行。
尤其是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导引,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身之法。”孙氏此论,既是对唐代以前养生学的继承,又是他自己经验的总结,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到了宋金元时期,推拿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如宋代医生庞安时“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按摩,孕者觉胃肠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运用了按摩法催产。在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中提出了老年人经常擦涌泉穴,可使晚年步履轻便,精神饱满。
清代在保健推拿方面发展的特点,是对小儿推拿的著作较多,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手法简便易行,在民间流传甚广。
如今为什么推拿按摩得到了我们的重视,这就是因为随着时代的传承,这已经成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也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我们的身体问题,所以不舒服的时候按一按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