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在中医辨证方面最常见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型,即:气血瘀滞、肾精不固和寒湿内侵型,分别介绍一下。
一、气血瘀滞型
临床表现:腰部疼痛强直,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局部拒按,开始时大多数俯仰艰难,严重时转侧困难,坐立不安,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滑涩。
治疗原则:活血祛瘀,理气通络。
针灸处方:肾俞、水沟、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腰部阿是穴。
操作方法:施针得气之后,行提插捻转用补泻法。腰部梅花针打刺后拔火罐。
二、肾精不足型
临床表现:腰部酸痛,隐隐作痛,喜揉喜按,腰膝下肢无力,劳后加重,睡卧减轻;阳虚者则见面色皝白、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阴虚者则见面色潮红、烦热咽干、舌红、脉细数。
治疗原则:补肾壮腰。
针灸处方:肾俞、命门、太溪、气海、委中、腰部阿是穴。
操作方法:一般都用补法,阳虚者命门、肾俞、气海三穴针后加用艾灸疗法,阴虚者不加艾灸。
三、寒湿内侵型
临床表现:腰部沉着冷痛,转侧活动不利,腰痛有加重趋势,卧床休息更加严重,阴雨天、寒冷后疼痛加剧,苔白腻,脉迟缓。
治疗原则为驱寒除湿,疏通气血。针灸处方:肾俞、殷门、风府、腰阳关、阿是穴。
操作方法:肾俞、阿是穴一般用泻法,针后继续拔火罐;殷门必须用泻法,剩下的穴位用平补平泻法即可。最后最好在腰部梅花针打刺后拔火罐疗效更好。
另外,在针灸治疗腰椎病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针灸治病的补泻规律。如果是实证,就使用泻法,如果是虚证,就要用补法来提插捻转。此所谓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是也。不过千万要注重一点,在临床上无论是补法还是泻法,都必须通过祖国医学的辩证论治,准确无误后才能实施行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