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入侵,人体就会生病。特别大寒后,风似一把刀,对我们的健康虎视眈眈。中医讲风邪为六淫之首,这是为什么呢?对于风邪,又有哪些预防和治疗方法呢?
在中医学中,将致病的外在原因归结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风邪是六淫邪气之首。《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里的虚邪贼风指的是一切对人有害的不良之气。因为“圣人避风如避矢石”,躲避风邪的侵袭就像躲避乱石和暗箭一样,可见贼风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风邪是诸多外感因素的先导,寒、暑、湿、燥、火等大多是借助风邪而侵及人体的,风邪无处不到,极易侵犯人体,引起多种疾病。秋冬之季,天气变化剧烈,风邪常常乘虚而入或携寒邪共同侵袭人体,成为一些体虚、年幼者的主要致病因素。
风邪猖狂易染三种病
1、胃疼
冬天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黄帝内经》中提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风邪侵入俞穴,可成为五脏六腑的风病。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张立亭介绍,胃受到冷空气刺激后会增加胃酸的分泌,另外冷风吹进肚子,会导致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泛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有老胃病的人还会加重。
此时可以熬一些红糖生姜水,熬煮时还可以放一些大葱葱白,这道饮品可以暖胃辛温,对于缓解因为吃进冷风引起的胃疼有不错的缓解效果。
2、头疼
头在人体的最上部,中医里常讲“高巅之上,惟风独到”,所以过去常把头疼叫做首风。张立亭介绍,如果头吹了太多寒风,会阴邪伤阳,络脉绌急、血管凝滞不通,这种头痛属于外邪引起,主要表现为面部多汗、恶风。每当起风的前一天病情就加重。从西医角度来说,主要是因为受风后头部和面部血管扩张,导致轻度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疼。
此时可以用热水洗头加以缓解,喝一些温热驱寒的饮品。
3、冻疮
皮肤遇到寒冷、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当气血运行失常,就形成局部的气血凝滞,阻于肌肉、或留于筋骨而发生疮疡,再加上冬天鞋袜过紧等,就非常容易吹出冻疮来。
中医教你如何预防风邪
要想防风邪先得把自身的原因解决好,明白固护脾胃的重要性。首先不要过食肥甘厚味之物,秋冬季节可多吃萝卜、白菜等易清热、理气的食物。萝卜性味甘、辛、平、微寒,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等功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较高的食疗价值;白菜被称为“百菜之王”,益胃生津,清热除烦。另外,可常吃粗粮、杂粮,加强代谢功能,去痰湿。
其次,加强体育锻炼,调畅气机,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是可以选择的锻炼方式。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运动量大时出汗较多,导致皮肤腠理打开,而腠理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这个时候就容易被凉风侵袭而诱发疾患。建议运动结束后要尤其注意防风邪,出汗时应及时擦干,避免满身汗还在风里吹,如果运动时穿得较少,那么运动结束后就要适当加点衣服,注意保暖。另外,除了适当运动外,休息也要有保证,切忌以运动代替休息。
再次,干燥风多的时节,人们要多补水,以润肺、清热,降低血液粘稠度。每天喝够自己需要的水量外,可常喝粥喝汤。
专家最后还建议,穴位按摩也同样能起到提高自身抵抗力、防风邪的效果,每天有时间的话,可按摩2-3个节拍,轻揉即可。
合谷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虎口,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它是手阳明经的原穴,按摩以调理全身气血,特别适宜面部气血调理。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按摩可调节头部的气血。但需要提醒的是,太阳穴很薄弱,千万不要过于用力地揉按,甚至打击。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按摩可调节少阳经的阳气,起到预防作用。
预防风邪,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