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抵御秋冬的阴气,关键是利用夏天阳气旺盛的时机“养阳”。不少人常常觉得夏天容易早醒,老是沉不下心来办事,容易烦躁、出汗,这实际上是阳气发越到体表引起的。如果把这些阳气储藏到体内,留到秋冬阳气不足时使用,就能大大减少疾病的复发。
“养阳”需要多管齐下
早上七八点时,可以到室外晒晒太阳。此时阳光不是很强烈,但也能使人体补充阳气,而且还不容易出汗、晒伤。
饮食方面,对于鹿茸、人参、羊肉这类温补的食物,如果吃后身体没有什么不适,则不妨多吃一点,平时做菜时还可以多加一些姜、葱、花椒、茴香、八角等温性的作料。不过,阴虚体质的人补阳容易过温过燥,会进一步劫杀阴液,导致身体更虚,因此要尽量避免摄入温燥的食物。另外,生冷饮食要适量。夏天很多人贪图凉快,喜欢把各种水果都放到冰箱里冷冻起来。其实,新鲜的水果对身体是最有益的,一经冷冻,水果的性质就变得寒凉了,尤其是被称为“天然白虎汤”的西瓜,冰冻之后更是凉上加凉。因此,像冷冻水果、饮料、酒水、刺身这些性凉的食物,浅尝辄止即可,而且别吃得过急过猛。
不同病“养阳”有区别
虚人感冒:容易感冒,一受凉就打喷嚏、头痛
1.多吃补阳气特别是补肺阳、肺气的食物。在无症状或有点发作的先兆时可吃点“玉屏风颗粒”,也可以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2.应以轻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比如快慢走、爬山、跳绳、踢毽子等,运动要避免在太阳底下进行,尽量留在室内或树阴下,以身体隐隐出汗为度。
寒性哮喘:吃冷的东西或受风就哮喘,痰清稀,为白色泡沫痰
1.要避免诱发“夙痰”,应少吃“发物”,如虾、鸡、芋头、牛肉等。为预防起见,平时可服用陈夏六君丸。
2.各种运动都可以尝试,但要以自己呼吸顺畅为度,地点最好选择在空气清新的室外。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手部疾患为主,关节疼痛、变形,天气变化病情就加重
1.早上起来时最好能用热水泡一泡手,能缓解僵硬的症状。平时也要注意保暖,空调不能开太低,也不能对着风口吹。
2.手部可以做一些握按摩球、握苹果等抓拿运动,以不产生疼痛为度。体质比较好的人全身性的运动不受影响。
三伏天不能吃哪些食物?
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湿润又火热的日子,也是各类健康疑问接踵而来的日子。在三伏天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油腻食品,且宜晚睡早上,还要留心防暑降温。
三伏天谨防“心情中暑”
很多人到三伏天就会出现各种心情疑问:心烦、焦躁、易怒。夏属火,与心对应,很多人出现脾气暴躁、心烦失眠等症状,都是由于心火太旺的缘由,夏天气温高,易使人烦躁、怠倦,因此三伏天除了防中暑外,更要谨防心情中暑。” 那么,怎么避免心情中暑呢?建议坚持心情舒畅,注重心神的保养,是避免心情中暑的关键,建议咱们在三伏天多放心静养,不要遇到一些小事就急躁,一旦出现‘心情中暑’,建议闭上双眼深呼吸,以减轻自个不安的心情。
三伏天摄生因体质差异方法不同
平缓质的人胖瘦匀称、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调补原则是和谐阴阳,疏通气血,推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明显的禁忌;而痰湿质的人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厌恶,调补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阳虚质的人怕冷,肢体不温,常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严寒,调补应以温补脾肾,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狗肉等;气虚质的人四肢厌恶、肌肉松软、不喜运动,调补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缓、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三伏天,饮食宜清淡且多吃“苦”
三伏天饮食要格外留心。饮食要清淡,留心清洗,避免夏天盛行症。一同,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这样可以清热祛暑,健脾开胃,还能增进食欲,减轻不适感。 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三伏天气温较高,人体代谢快,能量消耗大,这个时分一定要恰当补充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左右,如鸭肉。据了解,鸭肉富含蛋白质,可及时补充夏天高温带来的过度消耗,并且还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 邓燚指出,除了补充蛋白质,三伏天火热,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的状况,这时可以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菊花粥等。值得留心的是,体质偏热的人在三伏天要留心少吃温性、热性食物,比如羊肉、狗肉、黄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