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疼痛的认识始于《内经》,如“痛者寒气多也”,“风为百病之长”,“其热者……故为痹热”,提出寒、风、热为最常见、最主要的致痛病因。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深入,疼痛病因理论渐趋完善,包含了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劳倦损伤等诸多方面。
1、酸痛。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疼痛,主要表现是痛处发酸、感觉无力,腰部和四肢肌肉最易出现。此种疼痛多与局部劳损有关,耗伤气血不能濡养筋脉所致,见于经常负重的情况。此种疼痛属虚性疼痛,因此更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2、胀痛。表现为疼痛局部有胀满感,病因多为气机受阻、气滞不通,常见于胸、腹等部位。一般是由于情志原因造成,经常生气、郁闷者多见。
3、重痛。表现为疼痛伴有沉重感,多因湿邪阻滞、脾失健运所致,如头重痛、四肢重痛等。此种疼痛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或地域性,久居潮湿之处或天气湿度过大时尤其明显。
4、虚痛。一般为程度较轻的、隐隐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但可以忍受。疼痛发作时喜按喜暖,很多慢性的内脏疼痛均属于虚痛,如慢性胃炎的胃痛、慢性肠炎的腹痛等。
5、窜痛。疼痛表现痛无定处,游走不定,常出现在四肢关节,多因感受风寒之邪所致,遇热则疼痛会有所缓解。
6、寒痛。有明确的受寒史,疼痛来势迅猛剧烈,多见于风湿类疼痛,此种疼痛也与气候地域有关。
7、跳痛。表现为局部有节律的、一跳一跳的疼痛,常见于过度紧张劳累造成的头疼,或者是痈肿、疮疡所致的疼痛。
8、刺痛。特点是痛如锥刺,固定不移,疼痛较为剧烈,多因淤血内阻所致,外伤或神经损伤可以出现刺痛,如急性扭伤、三叉神经痛等。
9、坚痛。在疼痛的部位按之感觉坚硬,经常会触及一个硬块,为有形实邪积聚在病所,使气血结聚所致,如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等。
10、绞痛。指痉挛性的剧烈疼痛,有时伴有闷塞的感觉,如急性发作的心绞痛,或由于某些病症引起的内脏剧烈阵发性疼痛,如结石造成的肾绞痛。
疼痛有各自的发作特点和诱因,了解发作规律、采取相应措施,能够减轻疼痛的症状。例如:胀痛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情志的调整,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重痛是由于湿邪所致,就应避免居住在潮湿之地,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健脾除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坚痛可以触及硬块时,则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长期隐隐作痛要注意治疗原发病,不能因疼痛可以耐受而放松警惕;而绞痛比较紧急,要尽快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