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大大地失策,错过了绝好时机,诸葛亮不采用的原因是,诸葛亮战略重点从来就不是长安,而是先取陇右五郡。
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主要问题首先在于魏延是否能短时间内拿下长安,否则在对峙中随时可能被离得很近的雍州刺史郭淮和一马平川的关东援军包围。其次在于拿下长安后魏延是否能坚持到诸葛亮的援兵抵达,而面临的情况同样是郭淮和来自关东的援军。
一、魏延从褒中出发,循秦岭东行,进入子午谷,循子午谷到长安,这个行军必须在10天内完成。诸葛亮大军从斜谷出发,必须在20-30天之内到达长安(或者潼关),同魏延会合。全长三百多公里的子午道,两边高山对峙,中间水流湍急,这样的路况就连汽车都很难全速前进,更别说人走了,而且整条子午谷道全靠架在岫岩上的栈道通行。遇到栈道坏处便要修复,若坏处较多,则势必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修复,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魏延能保证在10天之内穿过子午谷进抵长安城下?同理,诸葛亮大军从斜谷进军,也要走栈道,也面临魏延同样的问题,能否在30天内赶到长安?显然也是个未知数。事实上,两年后曹真西征时,军马在子午谷走了一个月,其艰难可想而知。
二、曹魏长安守将夏侯懋得知魏延军突然来到时,一定要弃城逃跑。
夏侯懋是个公子哥,纨绔子弟。不懂兵法,不懂谋略,不曾经战,无勇无谋。魏延认为夏侯懋以为诸葛亮按照常规出兵,必然把大军都派到正面去阻挡诸葛亮大军,长安的守备兵力不可能太多。就算兵力比魏延多,他没打过仗,临阵应变能力差,再加上情报功能也低,根本就不知道魏延到底有多少人,一定吓的弃城而逃。但是万一他不逃走,而是据城固守怎么办?魏延急行军,那么不可能带充足的攻城器械,长安城更是城高池深,易守难攻。雍州刺史郭淮近在咫尺,一旦夏侯懋固守待援,郭淮用最快的速度来救援,魏延这么点人马岂不被包了饺子?
三、夏侯懋逃跑时还得留下大批粮食。
魏延奇袭长安,随身能带多少粮食?就算多带点,估计到了长安城下也该断粮了吧?那么到时粮食怎么运过去,因为运粮路线那可都是曹魏的地盘,即使夏侯懋真的望风而逃,会在城中给你留足了粮食?他会不会顺手将粮食毁掉呢?
四、此次偷袭保持信息的零泄漏,让魏国关中和南阳方面完全聋掉。
因为当时长安的战略位置,守卫它,曹魏是设了很多防线的,那么即使魏延成功快速奇袭,必须保证消息的完全保密。曹魏关中和南阳地带所有的军民都毫无察觉,这样才能顺利到达长安城下,否则直接被地方守军发现,那就是有去无回了。
五、曹魏的关东援军要在20天后才能到达长安。
再说魏军从关东赶往关中,交通方便,一马平川。而诸葛亮大军要走斜谷的千里栈道,怎能保证在关东援军这前到达长安呢?万一落在了后面,魏军正好先吃掉魏延,然后封锁消息,以逸待劳,把诸葛亮的主力兵团钓出斜谷道,从而一鼓聚歼之。在这之后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真的这样的话,诸葛亮的主力兵团全军覆没。
所以,在诸葛亮看来,奇袭注定要失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其白白葬送性命,还不如稳扎稳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