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三国时河内温县(今河南禹县)人。出身于大士族地主家庭。多谋略,善权变。初为曹操主簿,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曹芳继位,他和曹爽受遗诏辅政。后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假称风瘫 静待刺客
司马懿出身于一个东汉以来累世二千石(郡太守)的地方豪族。其祖父司马僬曾为颖川太守,其父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少年时的司马懿,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善谋略,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同郡人南阳太守杨俊以善于知人闻名。一日见了司马懿后,对人说:“此儿长大,定为非常之器。”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司马懿被郡政府举为上计掾。此时曹操任司空,他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决定辟请为官。司马懿早已看出汉朝已国运衰微,朝廷大权实际上已落人曹操之手。他本属大士族之裔,而曹操乃宦官之后,怎肯屈节事之。于是,推说身患风瘫,不能起居,拒绝征辟。曹操一向机警而多疑,马上怀疑这年轻人是在借故推辞。司马懿拒不应辟这使曹操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他立即派人扮作刺客前去验证虚实。夜深人静时,刺客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见司马懿果然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仍不放心,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猛地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察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于是将计就计,毅然放弃了一切逃避求生、自卫和反抗的努力,装着风瘫病重的样子,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刺客所为。刺客这才信以为真,收起利剑,回去禀报曹操去了。
司马懿机智地躲过这场浩劫之后,总不能永远躺在床上。他十分小心谨慎而有节制地活动,但还是没有逃过曹操的眼睛。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曹操自任汉室丞相。为了实现统一南方的大业,他一面开玄武池以练水军,—面积极网罗人才。于是,他又想起了司马懿。曹操想起当年的事,严厉地对使者说:“司马懿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如再拒绝,定难逃杀身之祸。于是,他欣然就职。曹操见司马懿接受征辟也未多想,任命他为丞相府文学掾,并命他与其子曹丕游处。很快便将其转为主簿。
曹操对司马懿的才能非常赏识,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也看得一清二楚。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又察知他有所谓“雄豪志”,加之又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心中不禁警觉。他暗忖:槽与曹同音,“食槽”难道预示着司马氏将侵夺曹氏权柄?于是,曹操更加猜疑司马懿,渐生反感,并有加害之意。一次,曹操见曹丕与司马懿关系甚好,忧心忡忡地对儿子说:“司马懿终将不甘心位居臣下,将来必然干预我家政权。”但曹丕不仅听不进父亲的警告,还多方面保护司马懿,这才使司马懿免于被害。
司马懿敏感地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猜疑,于是装作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表现出满足现状的样子,曹操见此,这才安下心来,消除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诡诈无比的曹操又一次被这位青年人施放的烟幕所蒙蔽。
屯田积谷 经国远筹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战乱不已,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在此情况下,解决积谷和流民问题就成为稳定社会、克敌制胜的关键。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已升为军司马的司马懿向曹操提出了实行“军屯”的建议。他说:“昔箕子陈谋,以谷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20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戍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欣然采纳。此后,司马懿还不断地强调劝农积谷的重要性,并具体领导了发展军屯的事宜。
正始三年(242年)三月,司马懿奏请修广漕渠,引黄河水人汴,灌溉东南诸陂,开始在淮北大兴屯田。广漕渠300余里,溉田2万余顷。一年后,司马懿又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灌溉颖川南北诸陂万余顷。自此,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仓庾相望,自寿阳至京都洛阳,百姓屯田与军队屯田连成——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淮河流域与东吴接壤,司马懿在这里大规模屯田,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意义。在当时,由于司马懿的倡导,曹魏政府在淮北有2万余人屯垦,淮南也有3万余人,而且还有4万余人在这一地区且耕且守。每年可得军粮500万斛。魏国的东南边防得到了巩固,这不能不说是司马懿的功劳。
借吴灭羽 解围樊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率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以期破樊后,直下皖、洛,占领曹操的统治区,进而一统中原。
曹操深知樊城的战略地位,便急派于禁、庞德两位大将率7万人马前去增援。时值秋季,霖雨不止,汉水猛涨,关羽水淹其军,生擒了于禁。然后又斩杀了将军庞德,蜀军一时威名大震,直逼樊城城下。曹操此时已到洛阳,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不禁惊慌失措,以至打算迁都。司马懿却十分沉着,忙上前谏阻道:“于禁将军是被水淹才失败的,并非是战场上杀不过敌手所致,于国无碍。如果现在匆忙迁都,既是向敌人示弱,也会助长了关羽的凶焰,更会引起淮沔一带居民的骚动和不安。孙权和刘备,外亲而内疏,现在关羽如此得意,自然是孙权不愿看到的。我们可以派使臣与孙权联系,请其派兵抄关羽的后路,樊城之围自然迎刃而解。”
曹操听完司马懿的一席话,非常高兴,决定依计而行。恰巧这时孙权遣使找上门来,要求自后路进攻关羽,以讨好曹操。曹操大喜过望。
关羽闻知孙权乘机抄他的后路,心中不免惊慌,本欲撤兵回救,却又眼见围樊之战功亏一篑,十分可惜。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兵袭击公安,刘备的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吕蒙占据了江陵。与此同时,东吴的另一大将陆逊也攻取了宣都等地。关羽无奈,只好放弃樊城之围,还当阳,走麦城。后被吴将俘获,不降被杀。樊城之围不战而解。
司马懿不仅借东吴之力解了樊城之围,而且还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真可谓一箭双雕,坐收渔翁之利。这不能不说是高人一筹的谋略。
不久,曹操病死于洛阳。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后迁为丞相长史。
这时,孙权举兵西进。曹丕召集群臣分析军情,商议对策。众大臣都认为,东吴此次兴兵西进,意在攻取樊城、襄阳。而两城积储不多,难以持久抵御。于是,他们建议应及早命令镇守襄阳的大将曹仁在孙权兵到之前,火速弃城,退居皖城。只有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孙权刚刚打败关羽,必然担心刘备会伺机报复,现在是他欲与魏王结好、防御西蜀的时候,决不敢冒然犯我。樊、襄二城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千万不能放弃。”遗憾的是,曹丕固执己见,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命曹仁焚弃二城,退居皖城。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孙权并未侵扰二城。曹丕闻讯,懊悔不迭。
先斩后奏 速擒孟达
公元219年,西蜀大将关羽北攻襄阳时,因兵力不足,多次求援于驻屯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的蜀将孟达,孟达按兵不动。关羽兵败被杀后,孟达怕刘备治罪,遂于延康元年(220年)便率兵投降了曹魏。司马懿看出其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曾多次劝谏魏文帝曹丕,对孟达不可重用。可惜,曹丕不听,却非常器重孟达,封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魏国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相当于今湖北南漳、保康、房县、竹山、竹溪和陕西安康等县),又封他为新城太守。然而,孟达对此并不满足,总在图谋自成大业。太和元年(227年),曹丕病逝,与孟达关系密切的桓阶和夏侯尚两位大臣也相继死去。新继位的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领兵驻屯宛城(今河南南阳),以骠骑将军之职主管荆州、豫州(今河南中部、北部)的军事事务。于是,孟达疑惑起来,觉得司马懿是在监视他。诸葛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乘机写信劝孟达起兵反魏,回归蜀汉,孟达同意了。但是,诸葛亮对孟达是很不放心的,却又深以其为患。为了弥补丢失荆州的重大损失,争取从侧翼牵制魏军兵力,配合蜀军北出祁山,取得上庸地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诸葛亮决定用计促成孟达迅速起兵反魏。为此派了一个名叫郭模的人向驻屯于魏兴(今陕西安康县西北)的魏军将领申仪诈降,故意将孟达要举兵反魏的消息透露给他。申仪早与孟达不和,得此情报,十分高兴,立即上报司马懿。孟达闻讯十分不安,想立即起兵,又拿不定主意,便寄书成都,与诸葛亮商量。司马懿已经料定孟达必反无疑,得到申仪的报告后,判明了诸葛亮的意图,决定消灭孟达。为了充分做好准备,他双管齐下:一是设法破坏孟达与蜀汉的关系,挑拨离间,使其犹豫不决,延缓起事;二是调兵遣将,火速征讨。司马懿深恐孟达迅速起兵,便写信给孟达说:“昔日将军背弃了刘备,蜀汉上下无不切齿又痛恨于你。魏国对你一向十分信任,封高官,任要职,又委你图蜀大事。所以,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苦于无计可施。如果将军真与蜀军相通,诸葛亮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消息泄露出来呢?显而易见,郭模的降魏及其所送的情报都是不可信的,完全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目的是想借魏军之手杀害将军。因此,将军不应当有任何疑虑。”孟达根本识别不出这是司马懿的缓兵之计,以为司马懿真的对他没有怀疑,觉得没有必要迅速起兵了。
再说诸葛亮见孟达仍然举旗不定,犹豫不决,情知不妙。又派人送信告诉孟达:不要轻信司马懿的任何言语,必须马上举兵反魏,迅速加固城防,准备迎击魏军的进攻。否则就会功败垂成,甚至丢掉脑袋。孟达这才最后下定了决心。同时,他又给诸葛亮回信道:“皖城和洛阳远距800里,上庸又远离宛城1200里。即使司马懿知我起兵,也必须奏报魏明帝,待批复圣旨到达宛城后,才能出兵。其间最少需要一个来月。到那时,我的城防和布置均已完成。上庸偏僻,地势险要,司马懿是不会亲自出马的,别的将领来则不足为虑。”孟达的大意给司马懿提供了奔袭的条件。
司马懿给孟达去信以后,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讨伐孟达。诸将领却认为,孟达是否与蜀汉勾结,最好再观察一下,不宜贸然出兵。司马懿解释道:“孟达是个反复无常、不讲信义的人,他举兵叛魏是必然的,只是目前还举棋不定。如不乘此良机迅速平定,就会后患无穷。”司马懿当机立断,先斩后奏,奔袭上庸。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亲自率领一只精兵从宛城出发,大军偃旗息鼓,昼夜兼程,沿途严密封锁消息,以每日150里的急行军速度,仅用8天时间,便兵逼上庸城下。东吴、西蜀急忙派兵,从两路奔走,援助孟达。司马懿亦分出两支人马,分别阻击东西两线的援军,使其无法接近大兵围困的上庸一带。
这时,孟达的城防布置刚刚开始,只好仓促组织抵抗。他写信给诸葛亮说:“我公开反魏刚刚8天,司马懿就已兵临城下了,简直太神速了!”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水军设置了一道木制的栅栏。司马懿遣军渡水,一举攻破木栅,直逼城前。接着又将全军分成8队,昼夜不停地轮番攻城。孟达军心动摇。魏军攻到第13天时,眼见城池就要攻破,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打开城门投降。魏军攻入城中,杀死了孟达,俘虏了一万余人,迅速结束了战斗,然后迅速撤离战场,班师归皖。
奔袭上庸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作战时间虽然不长,战斗过程也不复杂,但司马懿的指挥却是非常出色的。首先,他正确地分析了诸葛亮的意图,掌握了孟达的为人和品行,因而正确地判断了敌情及其发展趋势,成功地施行了缓兵之计;其次,他以极大的魄力机断行事,不顾个人风险,毅然决定打破先奏后斩的常规,做到了出敌意外;再次,他率军出兵后,以日行150里的速度,以八面同时攻城的方式,一鼓作气,不到半个月就结束了战役,把诸葛亮蓄谋已久的重大计划扼杀于摇篮之中,达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当然,孟达起初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以后又盲目自信,麻痹轻敌,也给司马懿造成了可乘之机。这一战役,充分显示了司马懿杰出的军事指挥谋算能力。
以守为攻 智拒诸葛
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志在统一中原、复兴汉室的诸葛亮率大军北伐。蜀军进抵天水,围曹魏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魏军的形势非常危急。魏明帝急调荆州都督司马懿西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辖车骑将军张邰、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部抵御诸葛亮。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谨慎行事,持重相抗。他断定,孤军深入的蜀军,必因军粮供应困难而急于求战。于是,他命令全军在险要之地筑好营垒,据险固守,拒不出战。诸葛亮被迫以退兵诱敌,司马懿谨慎追赶,后来由于部将催逼,被迫派兵出战,结果被蜀军击退。后来,魏军吸取教训,听从司马懿的计策,坚守不战,蜀军终因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兵。
蜀军无功而返,魏军谋士杜袭、督军薛悌认为,明年麦熟,诸葛亮必然兴兵再犯,应抓紧冬季时间向陇右运粮。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诸葛亮再出祁山,不会举兵攻城,而会寻求野外作战。战场是在陇东,而不是在陇西。诸葛亮几出祁山都未能如意,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所致。此次归去必然大量积存谷物。依我看,不足三年他是不会举兵来犯的。”事实证明,司马懿的预见是十分准确的。诸葛亮果然在三年后复出,于青龙二年(234年)才大举兴兵。其攻击的地点果然在陇东,采取的作战方式主要是野外作战。
这一次,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率10万大军出斜谷,人郧城,扎营于渭水南原。魏明帝甚为担忧,又增派征蜀护军秦朗率步骑2万人,归司马懿节度指挥。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背水为垒。并派将军周当屯阳遂,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与蜀军对峙于积石。诸葛亮大军受阻,不得前进,只得退到五丈原。司马懿清楚,诸葛亮虽经三年准备,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0万大军的军需补给仍会十分困难。蜀国倾其国力进行伐魏战争,也很难经受起旷日持久地消耗。因此,诸葛亮还会像上次那样急于决战。于是,他严令部属,坚守营寨,不许出战。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持重”战略认识得更加清楚,他要以逸待劳,拖垮蜀军。
诸葛亮没有办法,于是决定屯田养兵准备进行长期的战争。双方相持数月,毫无动静。诸葛亮无可奈何,便决定采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衣饰,意在羞辱司马懿,从而激怒他,使其出战。魏军将士知主帅受辱,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冷冷一笑,故作震怒说:“待我奏请圣上,不日与蜀军决战!”魏军将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魏明帝看完司马懿的奏章,心领神会,断然拒绝出战,并派大臣辛毗为军师,手持符节,前往魏营加以压制。此后,每蓬蜀军前来挑战,司马懿便假意要出战,辛毗便手持符节立于军门加以阻止。蜀将姜维闻之,忧心忡忡地对诸葛亮说:“辛毗持符节立于军门,魏军看来是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叹道:“司马懿本来就无心应战,之所以一再请战,不过是向其属下显示军威而已。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假如他真心出战,又何必要千里迢迢向魏明帝请战呢?”
一日,诸葛亮派使者去魏营挑战,司马懿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使者。席间,司马懿与使者闲聊,漫不经心地问道:“诸葛公近来起居如何?一天能吃多少饭?”使者不知何意,如实答道:“仅吃三四升米。”司马懿又问起诸葛亮日常处理政事的情况,使者毫无警觉,怀着钦敬的心情答道:“诸葛公夙兴夜寐,凡20板以上的处罚,他都要亲自审阅。”了解到这些情况,司马懿心中暗喜。送走使者,他对身边的将佐们说:“进食不多而事繁不息,人岂能堪。诸葛亮岂能久在人世也?不久将死。”
一天,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问军事进展情况,他复信道:“诸葛亮虽率军10万,但已落人我的圈套。大破蜀军,指日可待。”此时的司马懿对自己避而不战的策略十分自得,更加有信心了。不久,在他与蜀军避战对峙百余日后,诸葛亮因操劳过度,忧烦至极,病死于五丈原。蜀军只好退兵,北伐中原再度失败。
司马懿老谋深算,以守为攻,终于成功地阻止了蜀军的进攻。从表面上看,司马懿是非常被动的,实质上,他是非常高明的。他知道诸葛亮治军有方,但是,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非常困难,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于是,他就抓住蜀军这一致命弱点,坚守不战,用时间慢慢地将蜀军拖垮,使得足智多谋、指挥卓越的诸葛亮也徒唤奈何,含恨而逝。由于阻击蜀军有功,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被提升为太尉,成为主管曹魏全国军事的统帅。
攻其必救 远征公孙
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字文懿)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市),改纪年为绍汉元年,下设文武百官,与曹魏抗衡。同时派大将军卑衍、杨祚领兵数万,依托辽河的有利地势,坚营高垒,准备防御魏军的进攻。
第二年正月,魏明帝曹睿将司马懿从长安召回洛阳,商量如何平叛。司马懿主动提出,只率4万人马前去讨平叛乱。曹睿担心兵少路远,难以取胜。司马懿说:“兵不在多,只要善于计谋,就能出奇制胜。”曹睿一听,非常高兴。但仍有些担心,便进一步问道:“你估计我军出动后,公孙渊会采取什么对策呢?”司马懿答道:“放弃襄平,主动转移是上策;防守辽河,阻击我军,是中策;坚守襄平,就要当俘虏了。我判定,公孙渊绝对不会弃城退走,他估计我们孤军深入,不能坚持长期作战,必然要依托辽河的天然屏障阻击我军,这是次等、下等的计策呀,岂有不败之理!”“那么,你估计这次远征辽东,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呢?”曹睿又问。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说道:“前去需要100天,回来需要100天,作战需要100天,休整需要60天,一年时间足够用了。”曹睿见司马懿对如何作战的方案了然于心,非常满意,便派司马懿率军4万前往辽东平定叛乱。
公孙渊得知司马懿将要亲自率兵前来,很是害怕,立即遣使向孙权求救,表示愿意臣服于东吴。孙权同意出兵伐魏,声援辽东,但同时写信给公孙渊说:“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敌,深为弟忧之。”
景初二年(238年)三月,司马懿率领步骑4万,从洛阳出发,魏明帝亲自送出西明门,并命令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儿子司马师送过温县,并令郡守等地方官吏沿途拜见。司马懿率军经孤竹,越碣石,逼近辽水。这一年,司马懿已经59岁了,比当年曹操远征乌桓时还大7岁。他老当益壮,满怀胜利的信心,领兵远征。六月,魏军到达辽河西岸。这时,卑衍、杨祚已在辽河东岸筑起了一道长达六七十里长的防线,修建了坚固的营寨。魏军到达后,卑衍采取坚守不战的办法,企图与魏军长期隔河对峙,想用时间拖垮魏军。
司马懿看罢地形,便命令一部分士兵大张旗鼓地向敌军的南翼猛攻。卑衍和杨祚见魏军攻势凶猛,惟恐南翼江防被破,急调精兵前去救援。这恰恰中了司马懿的声东击西之计。司马懿见燕军的精锐部队已急赴南翼,便立即亲率大军从燕营北部偷渡辽河。过河后,随即命令部队沉掉了渡河的船只,毁掉了浮桥,逼近燕营。并傍辽河构筑工事,摆出了一副持久作战的姿态。然而,司马懿并不发动进攻,却率领主力绕开敌营直奔襄平而去。众将不明白司马懿的意图,问道:“将军只围困而不进攻,又绕开敌营而走,太不能显示我军的威力了吧?”司马懿解释道:“敌军凭借坚固的营寨,企图疲惫以至拖垮我军,我们如果去攻打,岂不正中敌人下怀?兵法上说,攻其必救,就可迫敌出战。敌军主力集结在辽河一线,后方空虚,我军直指其老巢襄平,他们必然回兵救援。那时,我们不就可以乘机大量地消灭敌人了吗?”众将恍然大悟。
魏军一举突破辽河天险,并弃营不攻,直扑襄平。卑衍、杨祚万分惊慌,生怕老巢空虚不保,立即率领全军回援襄平,企图堵截魏军。司马懿待燕军进到适当地点,命令奔赴襄平的兵马回师猛击,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进攻,三战三捷。卑衍、杨祚率领残兵败将,慌忙逃回襄平城内。司马懿乘胜进军,兵临襄平城下。
这时,正值多雨的季节,襄平地区连降暴雨,加上辽河河水猛涨,淹没了两岸大片地方。襄平城四周,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乡,有的地方水深达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营帐全都泡在水中。有的官兵提出转移到高地扎营,司马懿传令道:“有敢言迁营者斩首!”都督令史张静违反命令又要求迁营,果然被司马懿斩首示众。魏军被迫泡在水中,处境十万困难。公孙渊乘机命令城中的部队与老百姓出城放牧、打柴。有的将领见有机可乘,就要求消灭出城的敌军,司马懿不准。一个名叫陈硅的问他:“将军过去打上庸时,八路并进,日夜攻打,只用了6天,就攻破了城池,杀掉了孟达。现在我军远道而来,反而不急于攻打敌人,是何道理?”司马懿笑道:“那时,孟达兵少粮多,可供一年,我军人数4倍于敌而粮食不够一月,以一月图一年,怎么能不速战速决呢?以4人攻打1人,则是可以速战速决的,所以不计死伤,猛攻上庸,实质上是与他竞争粮食。现在情况不同了,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又逢大雨,难以速战速决。此次出兵辽东,不怕燕军坚守,就怕燕军跑掉。目前,我军虽少,但粮草充足;燕军虽多,但粮草将尽。如果消灭出城放牧、打柴的燕兵,抢走他们的牛马,在我军没有完成合围的情况下,不就等于迫使燕军拚死逃跑吗?公孙渊依仗人数众多和雨天大水给我军带来的困难,继续坚持,不肯认输。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主动示弱于敌,让他们安心。等到雨停、水退、敌军粮尽之时,再发动攻势,不比现在捡点小便宜强得多吗?用兵的诀窍在于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啊!”众将听罢,莫不钦佩司马懿的才智。于是,司马懿率领部队,一面继续合围襄平,一面暗中赶做大批楼车、钩梯,待机攻城。
不久,雨停了,辽河之水亦渐渐退去,魏军也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接着,司马懿抓住燕军粮草基本断绝之机,对襄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司马懿指挥魏军将士筑起土山,登高俯射城中,其箭如雨,昼夜不息。又在城下挖地道,以求伏兵人城,上下结合,还配以楼车、钩梯,轮番进攻。时过不久,公孙渊支持不住,遣使出城求和,要求魏军先撤出包围,然后他自缚请罪。这种缓兵之计,哪里能骗得过司马懿?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并将来使斩首。公孙渊忙又派卫演到魏营,请求允许他送儿子当人质,以图解围。司马懿让卫演捎话给公孙渊:“既敢对阵,或战或守或走,三者都不能,就应降应死,岂有求和之理。不必送子当人质!”公孙渊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死命抵抗。但是,他的士兵早已饥疲不堪,军心早已瓦解,大将军杨祚首先开城投降。司马懿挥军入城,一举击毙燕军7000余人。公孙渊无路可走,便率军从南面突围,企图杀开一条血路逃生,结果被魏军杀死于乱军之中,余部全部投降。
襄平城被攻占以后,所谓燕王朝的其它几个郡都望风而降。平叛作战果然只用了3个多月。第二年春,司马懿按照原定的一年计划,如期班师回朝。
平定辽东之战,制止了公孙渊的分裂割据,维护了已经形成的统一局面。足智多谋的司马懿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创造了一个孤军远征、以少胜多的杰出战例。
韬光养晦 诛杀曹爽
公元239年正月,司马懿讨平辽东回到洛阳不久,魏明帝曹睿病死。魏明帝临死前,拉着司马懿的手,将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命太子上前抱着他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幼主。
太子曹芳继帝位后,司马懿升为侍中录尚书事。与曹爽各统3000兵马,共同执掌朝政。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他恭敬有加,不敢专断独行。后来丁谧等人劝道:“太尉有大志而甚得人心,不可推诚信任。”曹爽遂对司马懿猜疑提防。在丁谧的谋划下,曹爽于景初三年(239年)二月使魏少帝下诏,提升司马懿为太傅,表面上提升了司马懿,实际上削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而且朝中奏事也得先经曹爽。曹爽还把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等分别提升为中领军、武卫将军、散骑常侍。为了提高威望,建立功名,曹爽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正始五年(244年)二月强行伐蜀,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曹爽专利,司马懿失权,两个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在不利的情势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采取以退为守的策略,运用韬晦之计,收敛锋芒,藏形隐迹,告病居家,不问朝政。
正始八年(247年)四月,曹爽的野心日益膨胀,竟将太后迁入永宁宫,进一步独专朝政。并与其党羽密谋,企图夺取皇位。但是,他最为忧虑的仍是司马懿。
一天,曹爽借心腹李胜调往荆州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观察这个称病居家、不问朝政的太傅。当李胜来访时,司马懿立刻猜出了他的来意,于是决定将计就计,迷惑对方。
李胜来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在两个侍女的服侍下喝粥,粥竟撒满了前胸。李胜说:“听说太傅旧病复发,没想到竟病得如此严重。我此次蒙皇上恩典,将赴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本州)任刺史,今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故作气喘吁吁状,说:“您去并州,并州靠近胡人,可要好好防范。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恐怕我们今后不能相见了。我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请您日后多加关照。”李胜纠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问:“您不是去并州吗?”李胜又重复一遍:“我是回本州,回荆州。”司马懿装作才明白的样子,说:“我年老糊涂,没有听懂您的话。您调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李胜回去后,将其在司马懿处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告知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
曹爽最忌怕的对手就是司马懿,听完李胜的这番话,他认为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最后障碍不存在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丧失警惕、思想麻痹的曹爽兄弟,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轻易离开了京城。装病蛰居而暗中准备的司马懿立即抓住时机,发动了政变。他上奏永宁太后废免曹爽兄弟,夺了他们的兵权。然后,亲率太尉蒋济等兵屯于洛水浮桥,切断曹爽的归路。并派人给魏帝送去罢免曹爽的奏章。他还指洛水为誓,保证曹爽等人仅予免官,决不加害。曹爽的谋士桓范力劝曹爽速保皇帝到许城,下诏调兵,镇压司马懿的反叛。愚不可及、贪生怕死的曹爽此时早没了主意,索性把刀往地下一扔,投降了。然而,这一次曹爽又上当了。曹爽等人回到京都不久,司马懿便以“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戚权”的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全部处死,并夷灭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在讨伐政敌王陵凯旋归京后,病死于洛阳,终年72岁。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如果说,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等战例,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多次装病,韬光养晦,奇诛曹爽,则显示了他政治斗争的韬略。对此,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说:“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