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诸葛亮北伐与街亭之战 诸葛亮五次北伐的过程

蜀汉章武二年(魏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刘备死,诸葛亮以丞相秉政。为了完成兴汉大业,诸葛亮六出祁山,致力北伐十数年。而街亭之战是诸葛亮首出祁山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三国时期的街亭,具有得失陇右、安危关中的战略地位。街亭之战的胜败,直接关系着北伐的胜败。

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上表北伐,将素有“秦巴粮仓”的汉中选为大本营,亲率十万大军,北出剑门,走金牛道,经宁强县,屯兵汉中。在首出祁山之前的汉中会议上,督汉中镇远将军魏延提出了奇袭长安、“一举灭魏”的意见,诸葛亮在认真分析当时战争形势后,认为这是轻躁冒进的危险计划,他说:“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虑。”诸葛亮通权达变,审时度势,制订了“平取陇右,蚕食雍凉,逐步灭魏”的北伐战略和兵出祁山,绕道陇右,西连诸戎,夺取长安的持久战略计划。

陇右是中原通向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关中的大后方。诸葛亮“平取陇右”,实际上就是要夺取以天水为中心的陇右门户地带,也就是出祁山,占天水,守街亭,越陇山,出大震关、固关以迂回长安,趋潼关直捣洛阳,其战术思想是依靠先进的兵器及阵图,对盘踞中原、粮足兵强、猛士如林的曹魏,采取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军事手段,逐步削弱其实力,扩大蜀汉地盘,推动整个战区弱与强的转化,待机夺取长安,攻占洛阳。诸葛亮所说的“安从坦道”路虽迂远,但宜于大军进攻前进。这条坦道正是丝绸古道的中大道,街亭位于陇山西口,控扼着中大道的总枢,具有十字路口的作用,是兵家必争之地,具体位置就是今秦安县城东45公里的陇城镇。

祁山是去汉中的咽喉之地,在交通上具有枢纽作用,历来是军事争夺的要冲。纵观祁山与街亭,渭水相隔,一在天水之南,一在天水之北,两地相距180多公里。诸葛亮对位于坦道的战略要地了若指掌,对街亭更是倍加重视。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刘秀与雄踞陇上的隗嚣在街亭展开了历时半年的争夺战。刘秀占领街亭之后,劳赐封侯,加强了对陇右地区的控制。魏明帝曹睿说:“昔汉光武遣兵悬据略阳,终以破隗嚣。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魏明帝将街亭之地的略阳城与合肥、襄阳、祁山三城并提,可见略阳城的重要,就是说街亭战略地位的重要。

西汉时期,此地是凉州刺史部、街泉县、略阳道的治地;东汉、三国、西晋、东晋时期,是略阳县的治地;北魏至元朝时期,是陇城县的治地;西魏、北周时期,是略阳郡的治地。街亭这块地方,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州、郡、县、道的治地,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群雄角逐的古战场。这里开发较早,粮草充足。蜀、魏在陇右的攻战,除了天水战略地位的重要之外,更有就地筹集军粮的优势。古代作战,运输工具不良,道路也不发达,用兵的要则是“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北伐前,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怒而兴师”伐吴,使蜀汉兵缺粮短,元气大损。

当时,关中战乱,人民流离,长安已成饥荒之域。自汉中到长安,秦岭相距,崇山险阻,既无粮草可掠,又无运输便利。地狭民寡的蜀汉军队在运粮不济、缺乏后援的条件下,同数倍与己的曹魏军队决战,用奇袭的办法要夺取长安、还都洛阳是很难实现的。正如兰州大学张崇琛教授在《诸葛亮为何不纳魏延之计》论文中所说:“质言之,无论在敌情估计、道路行进、军粮供应,还是在时间估计安排以及袭占长安的难度等方面,魏延之计都带有明显的‘悬危’特点,而诸葛亮之不用其计,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那时,陇右比较富庶,道路比较平坦。

“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而秦州其关陇之喉舌”。陇右在战略地位上居挟制关中之势,陇右地势高峻而险塞,进可攻,退可守,又为通关中的锁钥。扼制了秦陇一线,就掌握了用武之便,东上秦陇,可攻雍岐;南下阶成,可取梁益;西指兰会,可占湟河。可见,对陇右的攻守,既维系着诸葛亮北伐事业的成败,也影响到曹魏在关中的安危,同时,也会牵动三国鼎立下的疆场形势。因此,诸葛亮选择“利粮道以战则利”的陇山道,在紧盯祁山的同时,早已料到张郃的出兵路线会与他进攻关中的路线相一致,所以事先派兵把守关陇大道上的军事重镇街亭,使蜀军占有军事上的主动,这一战略举措无疑是正确的。诸葛亮认为“魏军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假以出兵进攻模样,扬言出斜谷攻眉(今陕西眉县东北),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今陕西太白),魏果然中计。诸葛亮亲率六万大军西出汉中,迅速攻占祁山,首次上陇北伐。蜀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安定、天水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当时,曹魏与东吴连年交战,西部兵力空虚,而且自刘备去世后,魏明帝大兴土木,营造宫殿,疏于对蜀汉的防范。所以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曹魏朝臣一时也拿不出退兵之计。

西驾长安的魏明帝,一面派右将军张郃督步骑五万,自长安西进,以拒蜀军。一面派大将军曹真守陈仓,以拒箕谷之蜀军。坐镇西城的诸葛亮,得知张郃前来拒战,重新部署了作战计划。诸葛亮“违众拔谡”,派参军马谡督诸军在前,首先固守街亭。行事谨慎、思虑周详的诸葛亮,为了保证至关全局的街亭之战万无一失,又派将军高详为其翼,屯兵列柳城;派稗将军王平、督将军李盛、黄袭、张休等皆随马谡疾赴街亭,以拒魏军。并对副将王平说:“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兵赴街亭,不料马谡既不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事,又不听稗将王平的谏阻,“依阻南山,不下拒城”。马谡道:“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王平数谏无效,不得已领千人屯兵于街亭之后,以防街亭危急,引兵营救。张郃得知马谡舍水上山,不下拒城,疾驱大军,包围南山,绝其汲道。魏军加紧攻山,蜀军久困渴乏,出战接连失利,马谡料难固守,突围而逃,众皆星散。王平正欲相救,却遇张郃迎面杀来,

王平力穷势孤,鸣鼓自守。张郃疑有伏兵,不敢进逼。王平徐徐收合诸营溃兵撤退。同时,固守列柳城的高详也被魏将郭淮所破。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进无所拒,难以在陇右长驻,不得已迁西县千余户退还汉中。街亭一战是一场战役的失败,丢了街亭,使蜀魏的优劣之势马上发生了逆转。街亭一役,蜀军主力溃败。用诸葛亮的话说:“时师出无成,伤缺而反者众,三郡归降而不能有;姜维,天水之匹夫耳,获之则于魏何损。拔西县千家,不补街亭所丧。”说明在当时什么也比不上街亭失守之重要。

运筹多年的北伐,一出师就先声夺人。在三郡应亮,关中响震,曹魏“朝臣未知计之所出”的形势下,诸葛亮没有忘记要把固守街亭放在重要位置的战略构想。当时,蜀军在祁山、卤城、西城一带,天水关仍被中郎将姜维镇守。上邽城城门紧闭,被秦州刺史郭淮和弃冀城(天水郡治)而逃的天水太守马遵固守。不拿下这些战略咽喉之地,蜀军就不能放胆东进。在蜀军东进受阻的情况下,守住街亭尤为重要。因为蜀魏两军争占的锋线已是关陇大道,街亭位于关陇大道的咽喉之地,谁控制了这条大道,谁就在军事上占了优势与主动权。

从祁山发兵到街亭,路途迂远,行进艰难,既要跋山涉水,又要沿途作战,即使日夜兼行,到达街亭也得三四天。但是为了遏阻魏军翻越陇山,进入陇右,诸葛亮下了很大决心一定要守住街亭。但派谁承担此任最为合适?“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在这个关键时刻的关键人选上没有听取众臣意见,选派了“好论军机,言过其实”的马谡承担了此一重任。出兵前,诸葛亮告诫马谡“兵扎要道”的目的,就是利用街亭能攻能守的特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用“推衍兵法,作八阵图”等战术与张郃相持会战,靠先进的连弩及阵法,残其兵力,待自己攻下上邽等要地后,合兵迎击张郃。

兵赴街亭,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致使街亭失守,造成了诸葛亮最有可能成功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街亭之战的失败,教训是深刻的。诸葛亮为北伐倾注了全部精力与心血,他对街亭战略地位的认识明确,部署周密,但就是错用了马谡这个关键性人物。当然,从事实本身来看,失街亭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是诸葛亮用人失当。对诸葛亮来说,一是诸葛亮忘记了刘备临终所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嘱托,被马谡通晓战术理论的才能所迷惑,过分的相信与倚重他的长处而忽视了他缺乏在实战中灵活运用能力这一致命弱点,更没想到马谡会自负到不听他的安排,违令行事。二是诸葛亮派王平、高详、李盛等战将是为了加强对街亭的防守,以防万一。没想到马谡竟然不听王平等人的多次劝告,终致失败。三是张郃是曹魏五大名将之一,诸葛亮没有认识到马谡根本不是张郃的对手,因而没有采纳众臣提出惟有魏延、吴壹可当此任的正确意见,执意派马谡为先锋,委之以驻守街亭的重任,结果招致了不可挽回的失败。

对于北伐的首次失败,诸葛亮痛定思痛。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朔,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诸葛亮以右将军,行丞相事。同时,诸葛亮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他不但承担了失败的责任,而且把自己的错误公开宣露,以便接受大家的监督,记取教训。他在严责自己过失的同时,罚不避亲,将马谡“下狱物故”,挥泪斩谡。对忠实执行军令的王平加封奖励,进位寇将军。在失败面前,对于功过是非,能够分理清明,敢于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