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河南刘镇华率领10万土匪武装镇嵩军杀向西安,城内只有李虎臣的四个团、卫定一的两个团,杨虎城三个旅,总计守城人员万余人。围城八个月,得于右任奔走,冯玉祥五原誓师,西安解围,西安城死亡军民5万人。为了纪念死亡军民,收集骸骨,修“万人冢”两个。全市公祭,取名革命公园。
西安革命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东段北侧,西安市人民体育场对面。但以“革命”二字命名的,先不言西安,纵观全国也是少有。吾但听“革命”二字,总有一句话耳边环绕,“我代表人民枪毙你”。“公园里两座万人冢,牵引出陕西靖国军和河南镇嵩军这一对民国难兄难弟的恩怨情仇”
一个偏僻角落里,有一堆大石料,经仔细辨认为建筑的顶梁柱石,直径近乎一米,结合上文所言,公园的建筑就近取材,围墙是拆除皇城旧砖砌成;革命亭用的则是贡院拆下的废料,其它一些建筑材料则是从五味什字拆移“多公祠”而来。想来这些石料是原先“多隆阿祠堂”的东西居多。
话说1926年春,匪首刘振华在吴佩孚,张作霖的支持下,纠集10万人进攻西安,张作霖大力支持,山西阎老西也放血每日支援百车军火,刘振华围城8个月之久,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率全程军民坚守。刘镇华当时派飞机到西安上空抛撒大量传单,称“凡投降者,见官升级,是兵重赏。枪杀杨虎城、李虎臣者,各赏五万大洋,献此二人首级者,各赏十万大洋,若不投降,破城之日,要放抢七天,鸡犬不留。”
西安被围前后历时近8个多月共计220多天,城内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从老鼠、麻雀到油渣、药铺里的药材甚至纸张,军人们的皮带、皮枪套连同鞋底都被主人煮吃光。城内除了原先的居民,还有为了逃难涌来的8、9万难民。围城后期,天天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无法安葬,天气又热,瘟疫横行,解围前每天死千人,八个月共死亡5万余人,占西安城人口四分之一,如后人所说,若晚上一个星期解围,西安人死绝了。
1927年3月12日,国民联军驻陕总部在西安红城北门外(即革命公园内)举行规模盛大的追悼大会和公葬仪式。西安城内10万多军民群众纷纷赶到现场,冯玉祥、刘伯坚、于右任均出席哀悼大祭。挖土壕15条,每条土壕南北长10丈、东西宽1丈4,深1丈,然后将尸体用席子舒展包好,放入土壕内,终成两座大冢。西边的是女冢,东边的是男冢,它们被俗称为万人冢。
大祭的所有参加者,不论是冯玉祥、于右任,还是在场的军人、民众,人人来到北郊草滩,装满一袋袋黄土,再背负到大祭现场,倾倒黄土于坟上,一袋袋的黄土倒下去,两座土堆越堆越高,终成两座大冢。“西安负土坟阵亡将士碑哀祠”,系由时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的于右任先生所撰写
“西安负土坟殉难人民碑辞”,系由时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的于右任先生所撰写:长安之民,为革命守;长安之城,为革命有;以牺牲而求解放兮,将脱人群于锁钮;世方同此饥荒兮,御长围之既久;伫白日兮青天;慰幽冢兮不朽!
8月围城,西安军民死伤5万余人,12月在冯玉祥的倡议下,选择此处,由西安各界人士负土堆积东西大墓各一座,在两墓之间建亭,命名革命亭
革命亭前的喷水池,立有一块太湖石,相传为唐代兴庆宫遗物,后移到明秦王府,修建革命公园时移入园内水池;在园中自成一景。革命亭是拆迁城内清代贡院的“明楼”复建于园中,命名为“革命亭”
革命亭为八角飞檐攒尖三滴水仿古建筑,革命亭三个贴金大字是冯玉祥亲笔题写。两侧楹联上有当年杨虎城将军题写的对联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杨虎城一战成名,西安军民确死伤5万,如此对联倒也合情合理。
革命公园中现存碑刻13通,而原有数量远不止此。经过日军轰炸和文革,包括《陕西革命殉难军民合冢铭》在内的大部分碑刻被毁,令人扼腕,可惜我只找到12通石碑,此为位于西边的六座石碑。
革命公园中现存碑刻13通,而原有数量远不止此。经过日军轰炸和文革,包括《陕西革命殉难军民合冢铭》在内的大部分碑刻被毁,可惜我只找到12通石碑,以下是东侧的六块石碑。
在“革命亭”正北,坐落着“忠烈祠”,构成了“前亭后祠”的主体格局。现在门口悬挂“革命公园历史图片展”忠烈祠是用原老西安西关太白庙内旧殿的材料建成的,为纪念在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中捐躯的烈士英灵而建。以忠烈祠为中心,在其相对的四个方向上建有东烈祠、西烈祠、南烈祠、北烈祠,用来摆放部分死难烈士的牌位,可惜早已毁没。不知为何,今日展厅大门紧闭,无缘得见珍贵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