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彻底失败,蒋介石黯然退守台湾。然而“反攻大陆”是雷声大雨点小,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台海对峙局面形成,两岸已无大规模军事冲突。新的问题随之出现。1951年的征兵令征召了大量台湾本省籍的新兵,加上从大陆来台的60万部队,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随着本地新兵的征召,大陆撤台老兵也要面临退役问题。但这些士兵全是背井离乡,无依无靠,不会闽南语,一旦离开部队,在台湾难以维持生计,如何安置这个庞大的群体,是台湾当局必须解决的问题。“退辅会”这一特殊机构便是在此背景下催生。
“退辅会”全称为“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于1954年11月正式设立,是台湾当局为安置退伍老兵专门设立的机构。随着第一批老兵退伍,“荣民”的称谓亦由此而生。
人们对“荣民”概念一直以来也存在几个误解。
第一,近年来大陆很多媒体常将台湾的“荣民”与“抗战老兵”混淆,实际上两者虽有重合,但不是同一回事。随蒋介石撤台的官兵中,的确有不少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军人,但“荣民”的标准并不是以是否参加过抗战来鉴定的。
第二,不少人认为退伍老兵即“荣民”,这一说法过于笼统,实际上国民党军队对“荣民”设有一套认定规则,必须符合条件,例如军官、士官服现役期间如果受到撤职处分或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刑,即使退伍了也不能认定为“荣民”。
第三,认为“荣民”即外省籍的老兵也是不对的。因为“退辅会”负责的对象是整个国民党军队,也就是说“荣民”也包括台湾本省籍退伍军人。
台湾本省籍军人退伍后,可以回家,很快融入社会开始正常生活。而撤台部队人数庞大,在台湾无亲无故,语言不通,很多人终身娶不到媳妇,晚景十分凄凉,成为台湾一大显著社会问题。大量撤台“荣民”为了生存,一起开辟荒地,兴建房舍聚居,形成一个个封闭式的“眷村”部落,对台湾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使外省籍“荣民”更加受到关注。
文|周渝 《国家人文历史》2016年7月下独家稿件,原标题《“荣民”:困守孤岛的“荣誉”和悲凉》,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