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千年前的百年战争:宋与西夏的百年战争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至南宋建炎元年(982年—1127年),西夏为立国拓疆,频频举兵攻宋;宋为遏制西夏扩张,实现一统,屡次集兵进击,双方展开断续近百年的战争。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王国,自称大夏,又号白上国,史称西夏。党项族本是羌族的一支,原居四川省西北部和青海省东南部。公元六世纪,活动区域逐渐扩展。著名姓氏有8部,其中以拓跋部为最强。隋开皇五年(585年),其木首领拓跋宁丛附隋,率部落迁徙旭州(今甘肃临潭境)。唐太宗时,党项诸部相继归唐,唐以其部落首领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公元九世纪末,拓跋思恭因助唐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受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领银(今陕西榆林南)、夏(今陕西横山西北)、绥(今陕西绥德)、宥(今陕西靖边东)4州地,后增置静州(今陕西米脂西北),辖区扩为5州。宋初其首领李彝兴归附,加授太尉。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继捧立,党项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袭职,发生内讧。宋乘机诏李继捧入朝,欲获五州。七年,李继捧因难以控制局面,率族人献地朝宋,请留京师。宋廷命汝州团练使曹光实为银、夏等州都巡检使。李继捧族弟定难管内都知蕃落使李继迁反对献地,率亲信走避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联结豪族,招聚蕃众,起兵反宋,宋夏战争遂起。李继迁出走后,不断袭扰宋边。宋为迫其就范,每每发兵围攻。此期战争历时22年。作战区域,东起麟(今陕西神木北)、府(今陕西府谷),西至灵(今宁夏灵武西南)、凉(今甘肃武威),遍及沿边诸州。宋之企图:占据5州,实现统一。所取方略:军事进击和羁縻(笼络)并举,多方招抚,分化瓦解;联结吐蕃与回鹘,“以夷制夷”。李继迁企图:恢复5州,独霸西土,摆脱宋的控制,所取方略:和战兼施,联辽拒宋;纵横四处,转徙游击。

七年末至八年,李继迁相继袭击夏、银、宥等州地,均为宋军所败,被迫退守地斤泽。九年七月,袭击王亭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获胜,后宋军侦知其营地,乘虚突袭,俘其母与妻,李继迁及弟逃遁。雍熙二年(985年)二月,李继迁佯与宋都巡检曹光实约降,至期,伏兵葭芦川(今陕西佳县西北),诱杀曹光实,袭据银州,进破会州(今甘肃靖远),自称定难军留后。宋遣重兵围攻,李继迁败走,宋军乘胜进击盐州(今陕西定边)。三年,李继迁乘宋部署攻辽之际,与辽联姻结盟,东西策应,致宋两面受敌。四年,复于王亭镇败宋军3万余众。宋太宗因用兵失利,采纳宰相赵普“以夷制夷”的策略,命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回镇夏州,同时令附宋之回鹘、吐蕃、党项等部族侧击其背,以分其势。李继捧至任,连战获胜。淳化元年(990年)十月,李继迁诈降李继捧,乘其不备,突然袭击,大败李继捧,包围夏州,后闻宋大军将至,佯作奉表归顺,受封银州观察使。二年正月,攻取银州。五年,袭掠灵州。宋太宗令李继隆为河西兵马都部署率兵进击,李继捧叛宋,暗联李继迁,共乞援于辽。宋军于乌白池(今宁夏灵武东南)击败李继迁,毁夏州城,徙其民至银、绥等州,捕李继捧回朝。李继迁走避漠中,献马于宋,得宋缓兵。至道元年(995年)九月,李继迁攻清远军(今甘肃环县西北),谋取灵州。二年,宋洛苑使白守荣护粮草40万石往灵州,李继迁设伏袭击,缴获全部粮草,进围灵州。宋太宗命环(今甘肃环县)、庆(今庆阳)、延(今陕西延安)、夏、麟诸州、发兵5路,分进合击,欲会师平夏(今宁夏固原北),因粮运艰阻,诸军缺乏统一指挥,互不协同,无功而还。三年,宋真宗继位,李继迁遣使求和,受封定难军节度使,后得知宋军政腐败,决意扩展。咸平二年(999年)至四年,相继攻掠麟、府、延等州。五年,在辽指使下,率2万余骑攻取灵州,建为都城,改称西平府,作为立国基地。六年春,李继迁再次与宋议和,宋以五州与之。六月,东攻麟州未下,回军西向,进攻吐蕃,中箭逃归,次年初卒,子德明继位,进表附宋。此后30年中,与宋基本保持了和平睦邻关系。

明道元年(1032年),德明卒,子元昊袭位后,厉行改革,立法建制,扩充军备,逐步加强了党项贵族的专制统治。景祜元年(1034年),元昊反宋,率军连续攻掠宋府、庆、环等州,宋夏战争复起。此后10年间,连年交战。元昊企图:扩大疆域,掠夺财物,逼宋承认夏国。所取方略,联合辽国,东西策应;集中优势兵力攻宋一路,速战速决。面对元昊进逼,宋被迫增兵边地,据险筑垒。分兵防守;同时封赏吐蕃首领唃斯罗,以联合制夏。二年至三年初,元昊为防唃厮罗制其后,数次举兵进攻吐蕃,迫使吐蕃军后退。七月,再攻回鹘,占据瓜(今甘肃安西东南锁阳城)、沙(今甘肃敦煌)、肃(今甘肃酒泉)等州,尽取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之地。继攻兰州诸羌,留兵镇守凡川城(今甘肃临洮境);切断宋与吐蕃通路。领地扩至18州,境土方圆2万余里。宝元元年(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建元天授礼法延祚。旋遣使至宋,要求予以承认。宋廷不允,下诏削元昊官爵,停止互市,宋夏矛盾愈趋激化。康定元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年)正月,元昊侦知宋鄜延路守军寡弱,集兵数万,大举攻宋延州。进兵前,先使人请和,麻痹宋军,随即乘隙突入,以声东击西之计,明攻保安军(今陕西志丹),暗袭金明寨(今陕西安塞东南),直抵延州。宋环庆、鄜延副都部署刘平率军自庆州赴援。元昊设伏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围城打援,大败宋援军,俘刘平等。适逢大雪,难以久战,率军引退(参见延州之战)。五月至了九月,又攻陷宋鄜延、泾原路10余城寨。是年冬,鉴于夏军不断进逼,宋朝臣纷纷陈述攻守之策。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力主集鄜延、泾原两路兵深入进攻,副使兼知延州范仲淹办主先行坚守,巩固防务,再进取横山(今陕西横山东南之横山),占据要地,修筑堡寨,步步进逼,宋廷犹疑不定。元昊得知宋进兵未决,先发制人。再次大举攻宋。二年二月,元昊率兵l0万自折薹(今宁夏同心东南)进发,经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东)沿瓦亭川(今宁夏甘肃边境葫芦河)南下,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口附近山谷,遣一部分兵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偏城),诱宋军入伏。韩琦闻夏军来攻,集兵数万,令环庆副都部署任福统率出击。任福等为夏军所诱,尾随追击,中伏大败,力战而死,丧师万余(参见好水川之战)。宋在两次惨败的震撼下,被迫对夏完全采取了守势。七月,元昊乘连胜之威,转兵东进,进攻麟、府二州,因宋军坚守未下,北上攻陷丰州(今陕西府谷西北),再回攻麟、府,遭宋军夜袭,失利退走。庆历二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九月,元昊乘宋精骑集中边地,后方空虚之机,谋攻宋腹地。闰九月,于天都山集兵l0万,分兵两路,包围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泾原路副都部署葛怀敏奉命自渭州(今甘肃平凉)至瓦亭寨(今宁夏隆德东北)阻击,途中违令北进。元吴诱宋军至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以重兵包围;葛怀敏突围走镇戎,行至长城壕(今宁夏固原西北),遭夏军夹击大败。葛怀敏等16将被杀,士卒亡9400余(参见定川寨之战)。夏军乘胜南下,直抵渭州,大掠而还。

宋军连续大败,损失严重。西夏亦因国力疲困,难以再战。双方经年余谈判,于四年议和。宋封元昊为夏国主,许自置官属,每年赐给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3万斤。元昊名义上向宋称臣,实际已完全独立。八年,元昊为太子宁令哥刺杀,幼子谅祚继位,母舅没藏庞讹执国政。此后,双方又维持了20年的和平。治平元年(西夏拱化二年,1064年)三月.西夏遣使祭吊宋仁宗,因其使与宋引伴为礼仪发生争执,双方出言不逊。是年秋,谅祚以宋侮辱其使为由,发兵10万,进攻宋秦凤、泾原、环庆路,宋夏战争又起,争战历时34年。宋之企图:攻取横山与吐蕃东南部地区(今青海东部与甘肃南部),以断夏左、右臂,所取方略:选将练兵,乘隙而动;剿抚兼施,就降其众;据险修垒,步步逼进。西夏企图:据堡守险,打破宋军的进攻。所取方略为诱敌深入,断其粮道,伺机袭击;对外依然坚持联辽抗宋。战争初期,西夏尚处攻势。三年秋,谅祚率兵数万围攻大顺城(今甘肃华池东北)与柔远寨(今华池)。宋军坚壁清野,夜袭其营,谅祚中流矢退走。四年正月,神宗继位后,先以战抚并举之策,占据吐蕃东南地区,尔后东西并进,深入攻夏。十月,宋知青涧城种谔率军袭取绥州。西夏为防宋进击,增兵银州。十二月,谅祚死,子秉常继位,梁太后摄政。熙宁三年(西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70年),宋因西夏军频扰边地,罢互市,断绝与夏往来。西夏遂大举攻环庆路,游骑直抵庆州城下,后因附宋吐蕃首领董毡率军从侧后攻入夏境,西夏军方退。四年初,种谔谋取横山,率军袭取西夏要冲罗兀城(今陕西米脂东北),进筑数寨。三月,欲进困兴(今宁夏银川)、灵州。西夏求辽师为援,全力反击,复罗兀,并占据宋军所筑新寨。四年秋至七年,宋将王韶率军西进,进攻吐蕃诸羌,连克熙、河、洮、岷、叠、宕(今甘肃临洮、临夏、临潭、岷县、迭部、宕昌)等州,受抚羌族30万帐。设置熙河路,建立起一道进攻西夏右厢区的有利战线(参见宋收复河、岷等州之战)。

元丰四年(西夏大安七年,1081年)四月,西夏发生政变,秉常失位被囚,宋乘其内部混乱,集兵30万,大举攻夏。七月,神宗命熙河路经制使李宪率熙河、秦凤兵出熙河(今甘肃临洮)东进;鄜延经略副使种谔率鄜延和畿内兵9.3万出绥德(今属陕西)北上;环庆经略使高遵裕率蕃、汉步骑8.7万、民夫9.5万出环州(今甘肃环县);泾原副都部署刘昌祚率兵5万出泾原,与环庆兵合势北进;签书经略司事王中正率兵6万、民夫6万出麟州西进;另诏吐蕃首领董毡侧击凉州,牵制西夏右厢军。诸军分道并进,欲会师兴、灵,一举灭夏(参见灵州之战)。西夏采取坚壁清野,纵敌深入,断其粮道,待其兵疲后击的方略,集中精兵退保兴、灵。宋军最初进展顺利,连克兰(今甘肃兰州)、夏、银、宥等州,泾原、环庆兵直抵灵州,后因粮道被断,人马乏食,未能会师。十一月,夏军决黄河水淹灌环庆、泾原兵营垒,宋军大败。诸路军被迫退兵,军士亡散大半。五年七月,宋廷采纳给事中徐禧建议,于银州东南横山要冲筑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以困扼银、夏、宥三州。九月,城方就,西夏即集结30万大军来攻,因城中无水泉,宋军渴死大半,城陷,丧师1.2万(参见永乐城之战)。六年二月,西夏以重兵围攻兰州,宋知州李浩集精兵潜出夜袭,夏军溃退。次年正月,夏军号称80万复攻兰州,急攻10昼夜未下,粮尽引退。元祜元年(西夏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夏崇宗乾顺继位。四年,宋夏再次议和。六年,西夏攻宋熙河、兰岷、鄜延诸路与麟、府二州。七年,攻环州,互有胜败。绍圣三年(西夏天祐民安七年,1096年),乾顺因与宋划界争地未果,率号称50万军攻宋鄜延路连陷数寨。四年,宋于沿边诸路要地增置50余寨,加强了防御,多次击败夏军的进攻,并乘胜出击,攻克夏洪(今陕西靖边南)、盐、宥等州地。元符元年(西夏天永安元年,1098年)十月,又于平夏城击败西夏号称40万大军的进攻,进取南牟会,建为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收复会州,攻取吐蕃青唐(今青海西宁)。二年,西夏因军势日衰,数次遣使向宋求和。宋允恢复和好。元符三年,青唐羌酋结聚众反宋,夏遣10万兵入援。因宋援军至,西夏军始退。后宋以湟、鄯之乱,乃任羌族首领分知两州。崇宁二年(西夏贞观三年,1103年),宋洮河监军童贯遣洮西沿边安抚司公事王厚复取湟、鄯,同时使人招纳西夏监军仁多保忠与西边羌部。西夏以宋复取湟州(今青海乐都南),威逼西夏再次遣使求援于辽。三年,乾顺发兵攻宋泾原路,宋夏第四期战争爆发。战争历时21年,宋之企图:攻取横山,占据湟、鄯。所取方略;出塞筑垒,步步为营。夏之企图:扼守横山,遏制宋军,所取方略筑垒守险,附辽抗宋。四年,吐蕃酋领溪赊罗撒与多罗巴投夏,与夏合兵攻宣威城(今青海西宁西北),知鄯州高永年率军赴援,途中被多罗巴俘杀。政和四年(西夏雍宁元年,1114年),夏纳叛将李讹移,合军围宋定远城(今甘肃榆中西北)。宋命童贯为陕西、河东、河西经略使,发重兵反击。五年春,童贯谋取清水河(在今宁夏境内)北界与卓罗城(今甘肃永登南),遣熙河路经略使刘法领步骑15万出湟州,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领5万兵出会州,自率中军于兰州策应。刘仲武至清河界,筑城留兵屯守。刘法于古骨龙(今青海乐都北)击败夏军。九月,刘仲武、王厚会合鄜延、泾原、环庆、秦凤诸路军攻臧底河城(今陕西志丹北),大败而还。丧师万余。西夏军乘胜反击,大掠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六年春,刘法率10万军克西夏仁多泉城(今青海门源东南)。七月,知渭州种师道引军10万克臧底河城,唃厮罗旧辖地悉入于宋。是年冬,西夏以万骑破靖夏城(今甘肃平凉境)。重和元年(西夏雍宁五年,1118年),宋军克割牛城(今青海互助),改名统安。宣和元年(西夏元德元年,1119年),童贯强令刘法深入攻夏,夺取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宋军始出统安城(今陕西横山西),即遭夏崇宗弟察哥军的夹击,刘法败死,丧师l0万。四月,童贯以鄜延、环庆兵大破夏兵,平其三城,尽取横山地区。西夏失去屏障。夏崇宗被迫表示臣服,宋诏令罢兵,宋夏间出现短暂和平。

六年,宋、辽、金形势发生变化,辽行将灭亡,宋金关系恶化。夏依附金朝,攻宋武(今山西神池)、朔(今山西朔县)等州。七年,金兵大举攻宋,直逼东京(今河南开封)。进兵时,约西夏攻宋鄜延路,以牵制宋陕西、河东军入援。靖康元年(西夏元德八年,1126年),夏军破天德(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云内(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武州、西安州、怀德军(今宁夏固原西北)等地,进围兰州。二年,金灭北宋,宋夏战争终止。

点评:宋夏百年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为了疲于应付战争,两国军额激增。宋军在宋初权30万人,庆历年间增至125万;西夏军在元昊建国初即达50万。由于连年征战,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惨重,致使两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宋“国帑虚竭”,西夏“财用不给”。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兵民不断起义。战争既加深了宋积贫积弱之势,加速了北宋的灭亡,也严重地阻滞了西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延州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宋康定元年,1040),西夏军进攻宋西北要地延州(今陕西延安)的作战。

元昊继西夏王位后,锐意改革,厉兵秣马,实力日强。宋宝元元年(1038)十月,元昊建国称帝,要求宋予以承认。宋廷不允,并下诏停止互市,宋夏矛盾益发激化。次年,元昊拟大举攻宋,遣人多方刺探宋军事政治情报,获悉宋鄜延路地阔寨疏,士卒寡弱,主将少谋,遂决计攻取延州。

延州系宋边境军事要地,亦为西夏出入要冲,其北部门户金明寨(今安塞东南)地形险要,周围有36寨互为依托,由都监李士彬率近10万蕃兵扼守。元昊知金明寨强攻难破,乃对金明寨宋军行离间策反之计。先使人诱李士彬叛,被李斩杀。继又置伪书、锦袍、银带于边境,诡称李士彬约降,被宋副都部署夏元亨识破。后又使人诈降,利用李士彬对部下严酷,上下不和的矛盾,以金帛、爵位收买其部将士为内应。又示以卑弱,令夏军遇李士彬不战而遁,以骄其气。宋鄜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范雍不察实情,令李士彬纳降,于是“降者”日增,分隶诸寨。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二年末,元昊声言将攻延州。范雍闻讯,令诸军据寨抗击。元昊为麻痹宋军,遣衙校贺真至延州请和,谎称愿归命朝廷。范雍轻信,放松戒备。次年正月,元昊率兵数万乘隙猝然从土门(今安塞西北)突入,明攻保安军(今志丹),暗袭金明寨。范雍闻夏军将至,急令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刘平自庆州(今甘肃庆阳)至保安军,与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合军趋土门,阻遏夏军深入;命李士彬严兵以待,分守36寨。十八日晨,李士彬方释甲就寝,夏军骤至,叛降者起而内应,李士彬未及应战,即被擒获,诸寨不攻自破。夏军乘胜南下,直逼延州。

刘平率兵急趋四日后,与石元孙合兵抵土门。又接范雍还救延州的命令,复引军至保安,经万安镇(今志丹东南)趋延州。元昊侦知宋军动向,于三川口(今延安西北)设伏打援。刘平恃勇轻敌,贸然轻进。二十二日夜,进抵三川口西十里驻营,令骑兵先趋延州夺门。次日晨,因步卒未至,刘平折返回迎,途中与奉命增援延州的鄜延都监黄德和、巡检万俟政、郭遵等会师,合军万余,结阵东进。郭遵建议先行侦察,刘平不听。行至大柳树(延州西20里),元昊遣人伪装范雍使者传令,谎称为防奸细混入,命将士分队行进。刘平不辨真伪,依令而行,放及50队,伪使逃逸,方知中计。复整阵前进,进抵三川口,遭夏军阻击,激战多时,宋军小胜,然郭遵战死,刘平负伤。黄昏,夏军重兵围攻,居于阵后的黄德和见夏军兵多势众,率部先逃,宋军大溃。刘平遣其子宜孙驰追黄德和,令其勒兵还击,黄德和不从,逃往甘泉(今属陕西)。刘平仗剑阻拦,仅留千余人,被迫退至西南山下,立七栅防御。二十四日,夏军四面冲击,攻破山栅,俘刘平、石元孙等。继集兵攻延州,历七日未下,适逢大雪,气候严寒,难以久战,又闻宋麟州团练使折继闵、并代钤辖土仲宝率军从侧后攻入夏境,乃回师。

此战,夏军准备充分,以诈和达成突然袭击,以策反巧取金明寨。围延州,据险设伏,以众击寡,大败宋援军。宋军主将轻敌寡谋,招致失败。

三川口之战

公元1004年潭州城下数万辽国精骑和宋将石保吉率领的精锐宋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宋军依托战车和鹿角大败辽军,辽将萧达赖不久也中箭阵亡,宋辽达成潭渊之盟,石保吉这位开国元勋石守信的儿子为石家军赢得了无上的荣耀,也为宋帝国赢得了30多年的和平,可惜和平和光荣是如此的短暂,30多年后随着石守信的孙子石元孙在三川口成为了敌军俘虏化为了尘埃。

正在延州危急时刻,一支精锐的宋军部队正在飞速昼夜兼程赶往延州,带队的正是宋朝的名将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石元孙上边介绍了,刘平稍微介绍一下,此人堪称文武双全,弓马娴熟,武曾经剿匪立功,文居然进士及第,曾经担任监察御史,最后出任西北的高级军官,曾经准备上书仁宗皇帝,阐述了攻取西夏的方略,不过奏折还没上交,一场大战就等着他了,最早刘平先是在庆州接到援救土门命令,所以匆忙带了3千骑兵出发了和石元孙会合后又接到命令援救延州,同时刘平向各路人马发出集结命令,平急着往前赶走到离三川口10里发现其他各路人马没到,又向回走20里终于和鄜延路都监黄德和部2千人,以及巡检万俟政、郭遵部会合,,宋军总的数量宋史记载“步骑万余“.西夏军约10万人,宋军处于明显劣势,有部下向刘平提出双方实力过于悬殊,刘平平时为人侠直,又有点轻敌,道“义士赴人之急,蹈汤火若平地,况国事乎!”毫不犹豫的杀向延州,李元昊听到消息心生毒计,派人假冒范雍手下,对刘平说,范雍在东门等候将军,不过怕奸细混入,希望将军部队分批开拔,此时刘平离延州20里,刘平先后发了50队2500名士兵,这时发现先前的使者不见了,发现有诈,立即部队结成战斗队形,继续进发,在离延州5里,三川口突然遭遇李元昊的部队,只见西夏军“四山鼓角雷呜,埃烟斗合,蕃兵墙进“很快两军中午时分隔延水对峙,双方阵型都很稳重排出防守型的偃月阵,这是个适合长程弩箭发挥的阵型,大将据中,两翼可以对中间的敌军发动钳形攻势,西夏军首先开始进攻,他们涉过延水后改变阵型,变为横阵冲击队形,刘平立即下令大将郭遵和王信带骑兵半渡而击,大将郭遵,手中铁鞭,铁枪,一共有90多斤,王信也曾经生擒盗匪70余人勇悍过人两人都是有名的勇将,听得命令当即杀了过去,李元昊见郭遵一马当先,下令麾下一名勇将前去阻挡,郭遵一鞭就把敌将脑袋敲得粉碎,宋军大呼,郭遵带兵奋击,“所向披靡”西夏人死伤惨重,当即被击毙数百人,更有近千人溺水身亡,但西夏人数太多,而且训练有素所以依然阵型不乱郭遵的骑兵队没能攻入西夏核心阵地,西夏人不顾伤亡前仆后继杀了过来,,宋军乱箭齐发,西夏人没法靠近,就取来了巨型盾牌,掩护前进,刘平见势身先士卒立即带领宋军蜂拥向前,展开混战,西夏军死伤惨重数千人阵亡,盾牌统统被宋军夺取,刘平头部,腿部都受了伤,但仍然坚持战斗,残酷的战斗还在继续西夏人继续不知疲倦不顾伤亡的进攻,快日暮时分从西南方向冲击宋军,宋军队列被冲散,危急时刻大将卢政带领200名士兵的强弩队赶到,乱箭齐发,西夏军又拖着同伴的尸体退了回去,但此刻宋军连番恶斗,消耗也很大,大将卢政建议暂时退却,说此处四面是山,天色夜晚了,如果敌军趁夜色居高冲击,我们很难抵挡,但刘平否决了这个提议,这时候西夏军暂时退却,宋军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不少将士拿着战利品到刘平面前邀功,刘平见将士有所松懈,连忙道,形势危急,你们先自己把功劳记着,打完了,我一定重赏,谁知话还没说完,西夏人派出轻装部队飞也似的杀到了宋军阵前,宋军一阵慌乱,加上征战疲惫,被西夏人一冲,有点支持不住,阵列向后退了30多步,前军4个指挥2000名骑兵被包围,加上宋军旗号系统混乱和刘平失去联络,正在紧要关头,宋军后军都监黄德和贪生怕死,见前军后退,就带兵逃往甘泉,刘平的儿子拉住黄德和马,苦苦哀求黄德和回军,黄德和不听,一溜烟就没影了,宋军见后军奔逃,士气沮丧,纷纷逃散,刘平极力阻止,留下了上千人继续抵抗,西夏人见宋军大乱,加紧攻击,宋将郭遵见大势已去,大呼杀贼,独自一人杀入西夏战阵,杀的西夏军人仰马翻,西夏无法抵挡,连连后退,郭遵立即殿后护卫宋军退却,舞动大槊击杀左冲右突,无人可当,西夏人用铁索企图拦住他,郭遵此刻已经杀疯了,这些铁索统统被其打断,西夏人只好调来弓箭手,郭遵的战马中箭倒地,西夏人疯狂的冲上来将其杀害。

宋军此刻彻底溃败,但也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他们边战边退,和西夏人激战了三天,一直退到西南山,西夏人少有退却,刘平带着残兵修建了7个寨子 固守,李元昊得意洋洋,晚上派人求见刘平,刘平不理睬,接着又派人伪装宋军送文书,被刘平斩首,又派人高呼“汝降乎?不然,当尽死!”刘平不应。李元昊恼羞成怒带领骑兵冲击,,宋军早已精疲力尽,那里架得住虎狼冲击,顿时大乱,被一分为二,在军阵东边巡查的刘平和石元孙被俘获,残余宋军被全部歼灭。三川口战役结束。刘平被俘后,威武不屈,破口大骂李元昊,说道“我头颈三尺长,等着你来砍呢。”后刘平一直不肯屈服病死在西夏,再也没能踏上故土,石元孙被放回了宋朝不久耻辱的病死了。刘平失败了,但是他的失败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刘平以少量部队拖住了西夏军主力,此刻宋军州都教练使折继闵、柔远寨主张岊,袭破浪黄、党儿二族,斩军主敖保,并代钤辖王仲宝,以兵入贺兰谷,击败蕃将罗逋于长鸡岭,李元昊接到败报,焦头烂额,只好退兵,不少文章仅仅认为是天气下雪才使得退兵,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刘平和西夏会战,地上已经积雪很深,宋史记载“时平地雪数寸“可见当时天气就已经不好了,西夏退兵天气不过是其中一个次要原因罢了,即使是因为天气也正是刘平的自杀式战斗,才赢得了时间,促使包括天气在内的变数增多,从战术看三川口是失败了,但从战略上看,刘平达到了其目的,宋军的指挥部延州保全了,当然刘平应该说指挥上也有不少商榷之处,不过瑕不掩瑜,刘平,石元孙,郭遵,万俟政等被俘和牺牲的将领不愧为帝国英烈。

西夏梁太后闻宋大军来攻,召朝臣问计,一老将建议,坚壁清野,纵其深入,集精兵于兴、灵、夏州,扼守要地,遣轻骑抄绝其粮道,待其粮草不济,不攻自困。梁太后纳其策,集12监军司10万精兵驻守兴、灵要地。七月二十二日,种谔率军先发,进围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宋廷以其轻出,命还师延州(今陕西延安),受王中正节制。八月二十三日,李宪总领7军进抵西市新城(今甘肃兰州东南),夏将禹藏花麻佯败西走,讹勃哆等率万人以城降。继熙河军再败夏军于女遮谷(今甘肃兰州东),进围兰州。九月初二,李宪克兰州。附宋首领巴令谒引三族兵破撒逋宗城。二十三日,王中正、高遵裕、种谔率军分路进发。王中正行约数里,至向草平,即奏已入夏界,屯留9日不进,遣士卒往返取粮于麟州。二十五日,鄜延兵围米脂,梁乙埋遣大将梁永能率8万兵赴援,宋先锋将高永能令其弟高永亨选精骑张左、右翼奋击,大败夏军。二十八日,种谔再败夏军于无定河(在今陕西东北部米脂、绥德地区),击杀8000余。神宗以种谔功先诸路,不再受王中正节制。十月初四,夏米脂守将令介讹遇以城降。鄜延兵进军石州(今陕西横山北),夏军弃城走。初七,熙河兵复败夏军于女遮谷。十二日,泾原兵抵磨脐隘(今宁夏同心境),夏军3万据险阻击,刘昌祚分兵夺隘,以重赏激励将士奋击,大败夏军,俘其统军侄吃多理等22人,击杀大小首领300余,士卒2400余,随后长驱疾进。十五日,鄜延兵进逼夏州,夏将索九思以城降,继进克银州(今陕西横山东)。十七日,环庆兵逼清远军(今甘肃陇县西),夏将嵬名讹兀举城降。高遵裕乘胜率军挺进,连克运粮城(今宁夏同心东北)和韦州(今同心东北)。旋鄜延钤辖曲珍败夏军于安定堡(今陕西子长西北)。河东兵自夏州进逼宥州(今陕西靖东)。熙河兵败夏军于屈吴山(今宁夏海原东南),进克会州(今甘肃靖远)。二十七日,鄜延钤辖曲珍败夏军于蒲桃山。泾原兵抵赏移口(今宁夏同心北),诸将欲取捷径出黛黛岭趋灵州。因粮草将尽,刘昌祚得知鸣沙川(今宁夏青铜峡南)有夏御仓,遂率军前往,获窖藏米百万,重载直抵灵州。时城门未闭,宋先锋军乘机急攻,击杀夏军450人,几乎夺门而入。高遵裕闻泾原兵先抵灵州,恐刘昌祚独成大功,命围城待援,不得攻城。十一月初一,环庆兵至南平州(今宁夏吴忠东南),遭夏军阻击,刘昌祚率数千兵赴援,未至,夏军已退。初五,鄜延兵败夏军于黑水,击杀1700余人。次日,泾原、环庆兵合攻灵州,因夏军已作好固守准备,高遵裕与刘昌祚不协,又缺乏攻具,攻城受阻。既而熙河兵败夏军于罗逋川,鄜延兵克石堡城。是月中旬,西夏连续遣轻骑袭掠宋军粮运,潜师鸣沙川,三败泾原总兵侍禁鲁福、彭孙所率护粮军,尽夺其解运粮饷。寻鄜延兵至盐州(今陕西定边),因粮草不济,人马乏食,军大溃,仅3万人还。王中正引军抵奈王井(今陕西定边东),亦因粮尽退归,军士死亡2万。十九日,夏军决黄河七级渠水淹灌泾原、环庆兵营垒,宋军冻溺而死者甚众。宋廷鉴于形势危急,下令班师。高遵裕等仅率1.3万兵走免。回师途中,又于葫芦河(在今宁夏、甘肃边境)遭夏军袭击,泾原兵溃走。李宪率军进抵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东),闻诸军溃退,乃引军还。

点评:此战,由于宋主将乏谋,不谙军事,五路大军不相统制,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加之长途征战,粮道被断,招致惨败。西夏料敌用兵,采取了纵敌深入,待其师老兵疲而击的正确方略,决战致胜。

永乐城之战

北宋元丰五年(西夏大安八年,108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西北要地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的作战。

是年五月中旬,宋鄜延路经略安抚副使种谔建策神宗,经营横山(今陕西横山东南之横山),控扼险隘,进据盛产粮,马、盐、铁的横山战略要地。再沿银、宥、夏,盐(今陕西定边)、会(今甘肃靖远)、兰(今属甘肃)等州一线,增修城堡,筑垒推进,困逼兴(今宁夏银川)、灵(今宁夏灵武西南),迫使西夏就范。旋经略安抚使、知延州沈括亦请建乌古延城(今靖边西),以围横山。二十四日,宋神宗命给事中徐禧、内侍押班李舜举前往边防视察,审定筑垒推进方略。徐禧不谙军事,以为沿线筑城,耗费巨万,且银州等地不如永乐形势险要,拒纳种谔建议,决计于银、夏、宥三州交界地永乐川(今陕西米脂西北)依山建六寨六堡,作为控制银、夏、宥三州的枢纽。种谔以为此地无水泉,若失水寨,断绝水源,必陷绝境,力主于有险可守,有水可用,供给便利之银、夏、宥州逐次修建旧城,稳步逼进,并上书神宗。徐禧再次拒绝,怒斥种谔,令其留守延州(今陕西延安)。七月初九,徐禧兴筑永乐城建议为宋廷所纳。八月,与李舜举、沈括率鄜延副都部署曲珍、钤辖高永能等10余将、4万步骑和近20万民夫赴永乐川筑城。永乐背附横山,前接宥州,系西夏必争之地。时西夏统军叶悖麻率号称30万兵屯泾原路北,图谋宋军出界截击,后闻宋筑永乐城,移师鄜延境北。徐禧得知,不以为然,扬言“彼若即来,是吾立功取富贵之秋也”(《宋史》334卷“徐禧传”)。九月初六,永乐城建成,赐名银川寨。次日,徐禧、李舜举还米脂,留曲珍率万人坚守。旋叶悖麻遣1000余骑至无定河(在今陕西东北米脂、绥德地区),侦探宋军动向。曲珍遣使告之。徐禧亲率2.5万兵急趋永乐,留沈括守米脂。夏骑见宋援军至,不战而退。徐禧以为夏军怯战,放松戒备。部将高永亨料夏军必将大至,提出城小兵寡,又无水泉,难以坚守,力主撤退,待机破敌。徐禧斥其怯战,以动摇军心罪解延州下狱。初九,夏30万大军进逼永乐城,徐禧令曲珍、高永能引兵数万陈于城下无定河畔,自坐城楼以黄旗示进退。夏军前锋进抵河岸,高永能建议乘其未列阵急击,挫其锐气,徐禧不允,并以宋襄公“王者之师,不鼓不成列”自诩。夏军进逼城下,曲珍见将士皆有惧色,知战必败,请徐禧收兵入城,又遭斥责。继而夏铁骑(俗称铁鹞子,即重甲骑兵)渡河,曲珍请乘其半渡而击,以折其前锋,再遭拒绝。继夏军俱至,宋军选锐卒出击,寡不敌众,大败而还。士卒争相入城,自相践踏,后阵大乱。夏军乘势猛击,击杀寇伟、李思古、高世才等10余名将校和800余士卒。宋军溃退城中,因崖陡路狭,骑兵弃马缘崖而上,丧马8000余匹。寻夏军围城数重,游骑直抵米脂城下。十七日,宋诏泾原经略安抚制置使李宪、河东经略司及麟府军马司入援。李宪等途中遭夏军截击,不得前进。沈括率兵至无定川,亦被阻隔,退保绥德(今属陕西)。种谔怨愤徐禧,坐视不救,永乐陷入绝境。曲珍度孤城难守,请乘士气未竭,出城突围。徐禧以险地不可失拒绝,下令固守。继夏军攻占水寨,绝永乐水源。城中掘数井皆不及泉。宋军奋战数日,力竭难支,渴死大半。曲珍依诏遣部将吕整、景思义赴夏营求和,夏军扣留景思义不遣。二个二日,天降大雨,新筑土城多处坍塌,夏军乘机急攻,蜂拥而入,城遂陷。高永能、蕃部指挥马贵等战死,徐禧、李舜举、转运使李稷等死于乱军之中,将校被杀200余,丧师1.23万,惟曲珍、王湛、李浦、吕整等四将幸免。夏军破永乐后,进围米脂,耀兵3日而还。

点评:此战,由于徐禧不谙军事,刚愎自用,屡拒部将正确建议,一意孤行,在选用地形、判断敌情和指挥上一错再错,每每贻误战机,致使宋军惨败。

宋夏兰州之战 :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火药做为武器的战役!!!

永乐城之战后,西夏进攻的重点转向兰州(今甘肃兰州市旧皋兰)。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二月,夏军数十万兵马围攻兰州,宋守将李浩闭城拒守。部将王文郁募敢死队,夜缒城而下,突袭夏军,夏兵惊溃,溺死河中者甚众。夏军解围而走。三月,夏军再攻兰州,被李浩击退。五月,夏军又攻兰州,攻破西关,杀宋将韦定。八月,西夏军号称数十万再攻兰州,不克而还。次年正月,夏军号称八十万攻兰州,四面围攻。宋廷命陕西诸路出兵牵制,吐蕃董毡、阿里骨从背后夹击夏军。夏军攻城十日不下,粮尽撤军。兰州之战宋方获胜。

尾声:战后黄德和诬蔑刘平叛宋,刘平家属被逮捕,但金明寨的有2士兵逃回说出了真相,但文彦博企图找他们的时候,2个士兵不见了,俺估计很可能被灭了口,不过大将卢政逃回后,似乎真相大白了,但案件还是拖了大半年,很多边民要告御状说出真相,被人阻止,富弼发现后纠正了这一情况,皇帝更多的了解了实情,不久韩琦,范仲淹,庞籍,文彦博这些巨头纷纷出来说话,刘平终于平反,庞籍将黄德和腰斩,头颅挂在了延州城头,也算是对刘平的籍慰吧,大将卢政,王信没死后来都成了名将,宋朝派出了能干范仲淹,韩琦,庞籍等人出任西北军事长官,宋军旗号系统得到了改进,大将周美发动了一系列反攻陆续收复了包括金明寨的一些失地,任福的“打族”行动非常顺利攻陷了白豹城,但是宋廷内部的儒士们一如既往无休止的的在为攻守问题进行辩论,就在此时好水川战役爆发了。

好水川之战

好水川战前韩琦一直在酝酿麟延和泾原军联合主动出击,他上奏道“吾逐路重兵自为守,势分力弱,遇敌辄不支。若并出一道,鼓行而前,乘贼骄惰,破之必矣。”而朝廷对此的态度基本上摇摆不定,但最后还是派了使者尹洙到了麟延路统帅范仲淹那里,要求出击,但范仲淹的态度似乎很明确,认为时机不成熟,要等到明年春天出兵,尹洙见他坚持已见,不禁叹息道:“范公这就不如韩公了,韩公曾说过:‘大凡用兵,当置胜败于度处’。”范仲俺一听,立即反驳道:“大军一动,关系万人性命,竟可置胜负于度外吗?”于是韩琦的计划没能得到实行,宋军这头没动,李元昊可没闲着,他得到消息集合军队与边境准备和宋军决战,但是由于宋军的攻击计划搁浅,于是就准备主动出击,他一共纠集了10万大军,兵分四路,入宋境后在好水川集结,目标攻占渭州,为了麻痹宋军先派人到韩琦那里请和,韩琦当然不是范雍,当即识破了计谋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命诸将戒严,同时命令快马搬来大将环庆路副总管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任福前来,任福是当时宋军的头牌悍将,曾经袭击西夏白豹城宋史记载“夜漏未尽,抵城下,四面合击。平明,破其城,纵兵大掠,焚巢穴,获牛马、橐驼七千有余,委聚方四十里,平骨咩等四十一族。”韩琦等到了任福之后显然决定迎战西夏的入侵,动员了1万八千名乡勇,镇戎军的驻军约1万人,其中蕃军五千余人,禁军五千多人,还有数目不详的宋军“弓箭手”此外泾州都监王珪4500人,都监武英钤辖朱观约万人,都监赵津的瓦亭精锐铁骑2000人也受其节制总兵力约4-5万人,但1万八千名招募的敢勇不像弓箭手有准军户性质,战斗力比较弱,这批人应该只是负责辅助工作,任福手下实际精锐估计3万左右,但统统都不是任福直属部队,韩琦似乎没有决心和西夏军正面决战,只是下令“自怀远城趋得胜砦,至羊牧隆城,出敌之后。诸砦相距才四十里,道近粮饷便,度势未可战,则据险设伏,待其归邀击之”任福没有等到各路人马齐集就出发了,曾经大破黑山威福军的宋帝国勇士镇戎军都监桑怿被任命为前锋,都监武英带领后队军马,到了怀远城捺龙川,镇戎军西路巡检常鼎、刘肃带领帝国精英“弓箭手”赶到,任福接着带兵西行,这时和西夏东路军遭遇在张家堡接战,宋军士气如虹,斩杀西夏数百人,西夏军沿六盘山并向好水川主力集结地点逃窜,丢下辎重无数,此刻任福偏离了韩琦的行军路线(本该继续西行)带领前军桑怿的骑兵,常鼎,刘肃的“弓箭手”沿六盘山向南奋勇追击,行至笼杆城北好水川驻扎,后军朱观和武英驻扎龙落川,而精锐的王珪军和赵津军阵于好水川,姚家川西侧,宋军实际上分成了3堆兵力很为分散,后军督粮官耿傅写信给任福要求小心为妙,武英也提出敌人很可能有埋伏,任福不以为然下令各路人马次日转向西好水川口汇合,从而向原定的羊牧隆城开拨,这应该是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好水川正是西夏军主力集结地点,李元昊接到东路军败报,听闻宋军追来,早已严阵以待,设下埋伏,任福军仍然没有选择和武英军会合西进而是贸然分别独立西进准备和王珪,赵津两军会合于韩琦的指定地点羊牧隆城,任福在离羊牧隆城5里和西夏军主力遭遇,当时传说宋军发现几个盒子,打开后鸽子飞了出来,党项人看到信号就开始进攻了,西夏军立即用铁鹞重骑兵冲击宋军,任福遭到突然袭击,没有来得及布阵,军队发生混乱,帝国勇敢的骑士桑怿带领骑兵队迎头冲了上去,战斗非常激烈,持续了4个小时呈现胶着状态,任福有些支持不住阵脚被冲乱,遂企图占据附近一个山头作为制高点,继续对抗,带兵向山头退去,此刻李元昊在高处看到了宋军动向,突然竖起一面信号旗,原来这座山头李元昊早已安排了伏兵,顿时大批党项人居高临下杀了过来,宋军又遭到这突然一击,很多人纷纷坠崖,死伤惨重,桑怿,刘肃,都战死了。李元昊见宋军战败,立即派出数千人马切断宋军退路,宋军一名军官看到战败劝任福赶快逃跑,可任福岂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决定以身殉国他从容地说道“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挥动铁简,杀向敌寇,一根长枪刺穿了他的喉咙......,任福为国捐躯。

但残酷的战斗还没有结束,随后西夏人集中兵力攻击武英的后军在姚家川展开激战。此刻宋军王珪,赵津看到战斗打响,也赶来援助。宋将王珪是宋朝著名的勇士号称“王铁鞭”曾经带领3千骑兵击败数倍西夏军,亲手斩杀2名敌军高级军官,仁宗御赐金牌,可以先斩后奏,好水川一战前他对家属说“此番作战凶多吉少,我杀西夏人太多,他们不会放过你们,你们赶快逃跑”,王珪安顿了家属,决心和西夏人死拼,他来到阵前,他远远看见任福的战旗还没有倒下,以为任福还没死,带领手下精兵,疯狂的向杀向重围,但是兵少,始终没能撼动西夏人的阵脚,他手下的有些士兵害怕了,王珪立即将这些胆小鬼斩首,接着他跪倒在地,面对开封的方向数拜,说道“非臣负国,臣力不能也,独有死报尔。”说完上马,拿着赖以成名的铁鞭冲向西夏人的坚阵,杀死了大批的西夏人,因为连续激战,拿铁鞭的手掌都开裂了,鲜血直流,也战马也先后因为中箭更换了3次,王珪仍然奋勇击杀,锐不可当,不幸还是发生了,一支利箭射中了王珪的眼部,王珪身负重伤被士兵抬回了营帐,当晚也殉国了。后军的武英也在苦苦作战,宋夏双方又激战了8小时,宋军补给不足,弓箭都用完了,李元昊见宋军顽强又继续增兵施加压力,宋军东边的步兵阵被攻破,督粮官耿傅亲自督战,战斗在一线,大将朱观,都监武英见大势已去劝耿傅赶快逃跑,可耿傅却装作没听见,继续战斗,武英急了说道“君文吏,无军责,奈何与英俱死”可是耿傅却更加向前,终于战死,武英拼命杀敌也身负重伤,无法再指挥战斗,很快宋军被击溃了,武英和赶来增援的赵津壮烈殉国,朱观连忙带领残兵退向一段废弃的城堡,用强弩射击,将近夜晚这时宋军兵马钤辖王仲宝带领援兵赶到,救出了朱观。

后记:至此好水川战役结束,宋军阵亡近万人,更有一批优秀的军官战死,实乃帝国的惨重损失,但是西夏也损失惨重史载“然诸将力战,至死不肯退,夏兵虽胜,杀伤亦相当。故攻刘璠堡不克,还屯天都山,令游骑剽掠仪、秦二州属户”。韩琦因为战败被降职,战后帝国西北各堡寨交通断绝,局势风声鹤唳李元昊写信给范仲淹,威吓宋朝,范仲淹不为所动的把信烧了,打击了西夏的嚣张气焰,西北百姓传颂“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宋帝国西北军开始在范仲淹领导下反击,一批有才干的将领提拔重用,种世衡,王凯,张岊,周美,景泰这些善于用兵的将才脱颖而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危难时刻更有一位干练的中年儒生投笔从戎,放弃了诗书琴画,拿起刀剑来到西北出任麟延路兵马钤辖他就是仁宗年间西北军最出色的将领之一张亢,在他的努力下通过琉璃寨,柏子寨,兔毛川一系列战役,终于李元昊“未得寸土”,各州府交通也恢复了,似乎情况在好转,但是厄运再次降临了,被视作宋军的希望之星葛怀敏战殁了,葛怀敏是名将葛霸的儿子,被仁宗寄予厚望,在召见时甚至赐予了公认的帝国名将“曹玮”穿过的铠甲,其中之意显而易见是希望他能成为曹南院那样的边陲勋将,可是范仲淹却冷冷得说此人“不知兵”,后来富良江战役的指挥郭逵(郭遵的兄弟)也认为此人不可大用,但仁宗不听,终于耻辱的失败万人被俘和战死,范仲淹,种世衡紧急出援,西夏人才退却,经过反复的苦战李元昊一无所获,而和辽国关系日益恶化,终于宋夏达成和议,李元昊削去帝号,李元昊又和辽国作战,获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李元昊残暴,好战的政策,荒淫无耻的生活,导致了内部矛盾恶化终于在一场内讧中被砍去鼻子,羞辱的死去得到了其应有的下场。

定川寨之战:

1042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

西夏于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获胜后,气势愈盛,频频攻掠宋西北边地,迫宋完全采取守势。天授礼法延祚五年,西夏中书令张元向景宗元昊建策,乘宋军精骑集中边地,关中空虚,深入攻宋腹地,东阻潼关(今属陕西),隔绝两川(约今四川中部),占据长安(今西安)。

闰九月,元昊采纳张元建策,于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东)集左右厢兵10万,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一路出刘璠堡(今固原西北),一路出彭阳城(今固原东南),包围镇戎军(今固原),企图诱宋军出击,聚而歼之。

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闻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兵自渭州(今甘肃平凉)至瓦亭寨(今宁夏隆德东北)截击。初九,葛怀敏会本寨都监许思纯、环庆都监刘贺等部,违命北进,夜屯五谷口(瓦亭寨北)。王沿遣使持书戒其勿深入,可背城为营,示弱诱敌,设伏奇袭,攻其不备。葛怀敏不从,会知镇戎军曹英、泾原路都监赵珣,西路都巡检李良臣,孟渊等部,集兵数万,继续北进。进抵安边寨(约今固原开城镇南),补给粮秣未毕,葛怀敏即离军至开远堡(今开城镇)北宿营。

二十日,葛怀敏率诸军由镇戎军西南继续北进。走马承受赵政以为距夏军已近,不可轻进。葛怀敏乃止,晚趋养马城(约今固原西北)。继而,曹英及泾原都监李知和、王保、王文、镇戎军都监李岳等亦至。诸将闻元昊移军新壕(今固原西北古长城壕)外,议于次日黎明前往袭击。赵珣以为夏军远来,利于速战速决,建议依马栏城布栅,扼其归路,固守镇戎,以保障己方粮道,待其兵疲而击。葛怀敏不听,命诸将分四路趋定川寨。

二十一日,沿边都巡检使刘湛、向进行至赵福新堡(约今固原西北),遭夏军截击,败退向家峡。元昊乘势挥军越新壕,向宋中军进逼。葛怀敏、赵珣、曹英、李知和、王文等入守定川寨。近午,夏军毁新壕板桥,断宋军粮道和归路,又截断定川寨水源,饥渴宋军。葛怀敏列阵出击。夏军集兵分别进攻各军,先败河西贺军,再击寨东葛怀敏军,因阵坚攻不动,转击寨东北曹英军。时狂风自东北起,宋军部伍相失,营阵大乱,士卒争相入寨。赵珣率刀斧手与勇士据门桥奋战,夏军稍退。是夕,葛怀敏与诸将商议,突围走镇戎军。赵珣力主出其不意,前往笼竿城(今隆德北),诸将不从。

二十二日黎明,以曹英、赵珣为先锋,刘贺、许思纯为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殿后,结阵东走。葛怀敏策马行至长城,壕桥已断,归路被阻,诸军遂乱。西夏军乘机从两侧夹击,大败宋军。葛怀敏与部将曹英、李知和、赵珣、王保、王文、刘贺等16人被杀,丧师9400余人。走马承受王昭明、赵政等退保定川寨。西夏军乘胜长驱南下,直抵渭州,在纵横六七百里地区,焚民舍、毁城寨。后闻宋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范仲淹等率兵来援,大掠而还。

此战,元昊首先占据有利地形,诱宋军出战;尔后断其粮道和归路,集兵围攻,一战而胜。宋将葛怀敏不谙兵法,轻敌冒进,又屡拒部将正确建议,招致大败。

收复河.岷之战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再次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的作战。

熙宁五年,王韶率军大举进攻吐蕃,占据熙(今甘肃临洮)、岷、洮(今甘肃临潭)等州地。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克河州,熙河地区羌族首领木征逃走。旋诸羌集兵数千反击香子城(今甘肃和政),掠宋军辎重,侍禁田琼率700兵救援,进抵牛精谷,遭羌部袭击,兵败被杀。王韶急遣先锋将苗授等自河州回击,大败羌部兵。继苗授与钤辖奚起合兵再攻牛精谷诸部,再次获胜,还守香子城。二十四日,王韶又遣知德顺军景思立打开通道,尽夺羌部所掠辎重。王韶引军回击,木征复入河州,致使宋军首尾不能相顾。王韶先筑香子城,控扼要地,复遣军渡洮河(在今甘肃山东碌曲、岷县地区),攻克康乐城(今属甘肃),自率军破珂诺城(后改名定羌城,今甘肃广河)。四月下旬,王韶还熙州,遣军平南山之地(今甘肃临夏东)、建康乐城、刘家川堡(今甘肃广河东)与结河堡(今甘肃临洮西北),打通饷道,随而率军破踏白城(今甘肃临夏西北),转兵香子城。六月,宋诏知德顺军景思立以2000兵进筑河州。王韶率军往视,羌部兵伏南山,欲待宋军渡洮河,断其归路,集兵保天险摩宗城(俗称铁城子,今甘肃岷县东)。王韶探知,命部将王君万取捷径袭取摩宗。八月中旬,由露骨山(今临夏西南)入洮州境,因道险隘狭,下马步行。木征留部将结彪守河州,自率锐卒尾随宋军之后。王韶分兵两道,一道由部将率领进围河州,一道自率击木征。宋军连战皆胜,木征败走,结彪以城降。王韶平定河州,再克宕州(今甘肃宕昌),打通洮河路。九月十八日,宋军入岷州,该地羌族首领瞎吴叱、木令征等降。旋王韶分兵破青龙族于绰罗川(今青海东部与甘肃交界处),迭(今甘肃迭部)、洮州羌族首领钦令征、郭厮敦相继以城降。巴毡角亦以其族附宋。

点评:此役,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

灵州之战:

北宋元丰四年(西夏大安七年,1081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宋发30万大军,五路出师,大举进攻西夏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等地区的作战。

元丰三年春,夏惠宗秉常下令,废止蕃仪,复行汉礼,遭到梁太后、国相梁乙埋等人的反对。四年三月,秉常采纳汉族将领李清的建议,欲将黄河南之地归宋,划疆而治,再次遭到梁乙埋等人的反对。寻梁乙埋发动政变,杀李清,囚秉常。诸酋领拥兵自重,国内大乱。五月,西夏统军禹藏花麻因与梁乙埋固有嫌隙,致书宋熙河路经略司,请宋发兵攻夏,自率全族内应。六月,环庆经略使俞充、鄙延经略副使种谔相继上书神宗,建议乘西夏内乱,大举攻夏。神宗纳俞充等人建议,决计发兵,下诏诸路备战,拟以宦臣、熙河路经略安抚使李宪为帅。知枢密院孙固以为“举兵场,解祸难”(《长编》313卷),以宦臣为帅,难以统制,请慎重出兵,神宗不允。七月,宋廷调集30万大军于边地,命签书经略司事王中正率军6万、民夫6万出麟州(今陕西神木北)西进;鄜延经略安抚副使种谔率鄜延和畿内兵9.3万出绥德(今属陕西)北上;环庆路经略使高遵裕率蕃、汉步骑8.7万、民夫9.5万出环州(今甘肃环县);泾原副都部署刘昌祚率兵5万出泾原路,受高遵裕节制,与环庆路军合势北进;李宪率熙河、秦凤兵出熙河(今甘肃临洮)东进。另诏吐蕃首领董毡引兵3万侧击凉州(今甘肃武威),牵制西夏右厢军。诸军分道并进,拟以泾原、环庆兵会师灵州,待克城后,直捣兴州(今宁夏银川);鄜延和河东军会师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合攻怀州(今宁夏银川东南),进逼兴州,企图一举灭夏。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