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中国船的历史,早在宋代就出现了轮船

在现代的海域河流上有许多种类的轮船,可是你知道么,早在宋代就出现了轮船,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史上船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萌芽期(春秋战国)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也不是一开始就领先的。当时中国人的活动区域,主要还是在中原地区,船也基本在江河里跑,航海的时候少之又少。所以中国舰船的体魄,比起同时期的欧洲船来,却是袖珍的多。同时期的欧洲船已经有三十多米阵仗时,中国最大的“大翼”船,也不过二十多米。

第二阶段:爆发期(秦汉至唐朝)

以美国学者杜普伊的说法,中国舰船超越欧洲,确切说是在汉朝时。

汉朝的船比欧洲船强在哪里?首先就是领先一筹的技术,汉朝船有了橹和舵,同样大的船只,灵活性远远好于欧洲船。另外汉朝的楼船也有了多层结构,三十多米长的船体上盖有巨型高楼。汉朝时的帆船,也有了多层帆技术,驱动力远远好于欧洲船只。

而到了唐朝时,中国舰船的航海能力也变得更强大。甚至由于中国船造的太大,阿拉伯国家的港口太小,以至于好些中国船开不进波斯湾的港口。轮船技术也在唐朝取得突破,唐朝王爷李皋开发的“车船”,以巨型轮子踏板作为动力,能够在江河里疾驰,是为全世界最早的轮船。

当然,一直发展到唐朝时,中国船也还有一个大问题,坚固程度不足。虽然能沿着海岸线行驶到阿拉伯地区,但是跨海航行到日本地区时,就经常难扛风浪。而这个重大问题,也是一直到宋朝时才解决!

第三阶段:巅峰期(宋朝至明初)

宋朝造船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出现了“龙骨”结构。从此以后要造好一艘船,首先就要“定龙骨”,即搭好整个船体的骨架。船只的牢固程度大大提升。而诸如横隔舱等船体技术也更加成熟。宋代时的中国船,乘风破浪也就变得更容易。宋朝时的中国外贸,也就更加四通八达。甚至在今天北非地区的出土文物中,都常见宋代时的瓷器。

而代表着中国造船登峰造极成就的,却还属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最为巨大的宝船,长度可以达到近百米,承载上千人。郑和宝船除了装备有更扛风力的硬帆外,船的底部更有深入水下的尾橹,好比现代船只的螺旋桨,可以高速驱动中劈波斩浪。这支强大的舰队,就以这领先世界的技术,先后七次纵横西洋。

而也正是这个时期出现了,轮船。

在中国古代,轮船也称做车船。关于车船的最早的明确记载,出现在唐朝。在《旧唐书・李皋传》中,记载“挟二轮蹈之,掀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李皋设计制造的一种新型战舰,它装有两个轮桨,每侧一个,士兵用脚踩踏,带动轮桨转动,使船前进。它的速度眼挂船帆一样快。

至于更早的记载,有《南齐书・祖冲之传》中所记载的,祖冲之建造的“千里船”,可以日行一百多里。有人认为这应该是车船,但是史书没有明确记述,它究竟采用哪一种推进工具,已经无法知道。

历史上关于车船的故事,最著名的是岳飞和杨么的水战。

在《说岳全传》第二十八到三十回中,描写了岳飞眼太湖起义军杨虎所进行的战斗。杨虎有四队兵船:

“第二队名为‘弩楼船’,也有五十号。头尾俱有水车,四围用竹笆遮护,军士踏动如飞。船面上竖立楼,弩楼上俱用生牛皮做成挡牌,军士在上放箭。弩楼下军士亦用挡牌护体,各执长刀砍人。所以官兵不能取胜”。

岳飞为了破这队“楼船”,派部将王贵“带领几十号小船,去打捞水草,堆贮船中,躲在两旁。待他那第二队‘楼船’来时,把草船使(驶)出来,将水草推下水去,塞住他的车轮”。等到岳军和杨虎水军交战的时候,“……一声鼓响,第二队‘弩楼船’拥将上来,万弩齐发。岳元帅又将红旗一招,照旧睡倒竹城。王贵将草船放出,一齐将水草推下湖去。那‘楼船’上水车,却被水草塞住车轮,再也踏不动,那船好似钉住一般,转折不来。王贵豁喇一声,率领众军跳上‘楼船’,……”于是岳军战胜了杨虎的水军。

这些虽然是历史小说里的描写,却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历史事实进行改编的。历史小说里的太湖杨虎就是洞庭湖地区农民起的义首领杨么,“弩楼船”是车船,它的实际战斗力比描写的还要强得多。

岳飞眼杨么的水战发生在1135年(宋绍兴五年)。在《宋史·岳飞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杨么起义军:

“负固不服,方浮舟湖中以轮激水,其行如飞旁置撞竿,官舟迎之辄碎。飞伐君山木为巨筏,塞诸港汉,又以腐木乱草,浮上流而下,择水浅处遣善骂者挑之,且行且骂,贼怒来追,则草木积,舟轮得不行,飞亟造兵激之”

意思就是在眼南宋官军对抗的时候,有种“以轮激水”的船只,它航行如飞,船旁设有撞竿,官军的船只迎上去就被撞竿击碎。岳飞派人到君山伐木做成巨筏,用来堵塞港口。他又派人找来腐烂的木头和乱草,从上流漂浮而下。然后选择水浅的地方,派善骂的人去挑战,在水上边行驶边骂,激怒起义军,使他们来追击。因为腐木乱草壅积,起义军船上的轮桨被阻塞不能行动,岳飞立即派兵出击。

从这段记载看,杨么的车船是很厉害的,它不但能够“以轮激水,其行如飞”,而且还设有撞竿,可以击碎官军的船只。所谓撞竿,又叫拍竿。杨么义军用这种战船屡败南宋官军,最后才因叛徒出卖,被岳飞所破。岳飞在抗金战斗中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但是镇压杨么起义军是他对腐败的南宋朝廷的愚忠,反映了他的历史局限性。

车船在唐朝虽然已经出现,但是获得实际应用和发展却在南宋。

在岳飞跟杨么水战以前,1132年王彦恢就建造了一种小型的车船——“飞虎战舰”,船旁设有四轮,每轮有八叶桨片。以后,南宋水军的木工高宣对车船作了改进,建造了有八个轮桨的“八车船”。在南宋水军眼杨么义军的战斗中,有两艘车船连同高宣一起被杨么义军俘获。高宣又在义军中对车船作了改进,他在两个月里替义军建造大小车船十多种。其中有一种二十四轮车船,它的上层建筑分成三层,高达十丈以上,可以载一千名士兵。这样,大大增强了义军的作战能力。

岳飞跟杨么水战以后,宋军按照俘获的车船式样又进行了扩建和改造,使车船战舰成为南宋水军的重要装备。当时车船的轮数,有四轮、六轮、八轮、二十轮、二十四轮、三十二轮等许多种。1179年,在江西还出现了一种称做“马船”的新型车船,船上暗装女墙、轮桨,可以拆卸。它平时作为渡船使用,运送军马,战时可以改装成战船,用来作战。

1838年,陈镗建造了多达九十轮的车船,受到了宋孝宗赵昚的奖赏。有的车船还在船尾装了一个大桨轮,以便增加航速。中型车船可以载士兵两三百人。大型车船一般长二三十丈,吃水一丈左右,可以载六七百名士兵。最大的车船能载一千多人,长三十六丈,宽四丈一尺、高七丈二尺五寸。

由于车船的桨轮都用木板盖住,外面看不见,踏轮的士兵又在舱里操作,不容易受到敌人的伤害,同时上层建筑中设置有弓弩、抛石机、撞竿、灰弹、毒水等武器,所以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在南宋跟金朝的战斗中,屡次战胜金兵。

1161年十一月初,四十万金兵在国主海陵王完颜亮亲自率领下抵达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岸),企图强渡长江,攻打南宋。于是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采石之战”。

当时,南宋的政权面临覆亡的危险,腐败的统治者已作了逃跑的准备。面对四十万金兵,驻守采石的宋军只有一万八千人,而且原来的主将已经离任调走,新任命的主将还没有到职,宋军无人统帅,军心涣散。前去监督主将交接的虞允文不避危难,挺身而出,代替主帅,以“危及社稷,我将安避”的壮志,组织宋军抗金。

在这关系到国家存亡,而又敌众我寡的形势下,虞允文发挥杰出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打败金兵,保住了南宋政权。

在战斗中,宋军的车船发挥了强大的威力。十一月初八日,完颜亮指挥几百艘战船强渡长江,为首的七十艘战船已经抵达南岸,受到岸上宋军的拼死抵抗。这时候,虞允文派遣车船猛冲中流的金兵战船,由于金兵战船底阔如箱,行动不便,而且不熟悉江中航道,大多动弹不了,所以被宋军车船撞沉的达一半以上。经过终日激战,宋军取得了采石第一战的胜利。

第二天又打退了金兵的反扑,终于保住了采石,逼使金兵退回扬州。虞允文估计金兵将会进攻京口(今江苏镇江),继续南侵,他又率领一万六干人援助京口。他命令土兵踏车船在大江中来回巡逻,船行回转如飞,金兵见了惊骇不已,始终无法渡过长江。不久,金兵内部发生叛乱,完颜亮被杀身亡,南渡计划宣告失败,南宋政权因此能够苟延残喘。

不过盛极而衰,到了清朝可以说跌入了谷底。没有海权意识的清王朝,越发的闭关锁国,沿海水师的船只,也是越造越小。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水师,基本上没有任何大船,连海盗的走私鸦片船都抓不住。放弃了中国传统造船工艺的清王朝,挨打的时刻,当然也就不远。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