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布衣皇帝朱元璋并不像表面那样粗武拙于心计 他是有历史文化修养的布衣皇帝

历史上要说布衣皇帝只有两位,一位是明朝的朱元璋,另一位便是汉朝时期的刘邦,两人相比起来朱元璋还是略逊一筹,毕竟刘邦未得势之前还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亭长。

秦、汉时在农村“大率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是直属都尉的专职维持治安的机关,也是行旅止宿所在。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正因为朱元璋是布衣皇帝,坊间甚至读史不求甚解的文化人,多以为他是位长于粗武而拙于心计的草莽英雄,对他有很多误读。

有人说,朱元璋出身寒微,没有文化,思想简单,是个老粗皇帝。其实,这个断语不完全正确。虽然,朱元璋没有经过系统的正规的教育,但他不是一个老粗人物,而是一个颇有思想文化的皇帝。

朱元璋生于1328年9月,祖籍是江苏沛县,父亲老实本分,做了一辈子佃客,全家人土里刨食,勉强度日,为生活所迫,数次迁徙。朱元璋小时候跟蒙馆老师上过二年学,由于贪玩,农忙时又得下地干活,没有好好念过一天书,全凭记性好,认得几百字,但也写不得书信文契。辍学后,一直替地主看牛放羊,后因饥饿与伙伴擅自宰杀了地主的一头牛烤肉吃,被地主毒打,赶回家去。公元1344年,淮河流域遭受严重的旱灾和瘟疫,饥民四处逃荒,常常靠吃草根树皮度日,不到半个月的光景,朱元璋的父亲、大哥和母亲就在饥饿和病魔的双重折磨下相继死去,生前食不果腹,无钱抓药就医,死后亦无衣衾、棺木,就连巴掌大的坟地还是好心的邻居施舍的。后来当了皇上的朱元璋一想到这些还不无伤感地说:“朕昔寒微,生者为衣食之苦,死者急无阴宅之难。吁,艰哉!”十七岁的朱元璋虽然长得身材高大,浑身是力,但那年头无人雇工,找不到饭吃,而亲朋故旧走死逃亡,实在是投奔无门。万般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得进皇觉寺当和尚,干一些粗活杂活,换口饭吃,可由于灾情大,靠收租米生存的皇觉寺也收不到租米,因为生活无着,当行童才满五十天的朱元璋被迫装着和尚的样子,风餐露宿,四处化缘游食于江淮之间。三年后,朱元璋又回到皇觉寺,贫穷如初,依然只能干活无法诵经。朱元璋二十五岁时参加红军,戎马倥偬,无暇读书,直到在南京称王后,才可能有一些时间学习文化。可见,朱元璋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正规的教育,自学的机会和条件也极其有限。

但从渡江到称帝,他一有功夫就和幕府中的宋濂、刘基、范常、陶安、叶仪、杨宪等儒生列坐赋诗,讲经叙史,讨论问题;又爱好读史,《汉书》、《宋史》都是他常读的书,还跟大学问家宋濂读《春秋左传》,跟被朱元璋称为“蜀秀才”的陈南宾读《洪范九畴》,也常读道家经典《道德经》,称《道德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远在龙凤十一年六月,朱元璋便任命儒士滕毅、杨训文为起居注,命编集古无道之君如夏桀、商纣、秦始皇、隋炀帝所作之事以进,曰:“吾观此者,正欲知其丧乱之由,以为鉴诫耳。”他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吸取古人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行事的根据。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那么,再好的书也将失去其魅力和价值。朱元璋善于独立思考,富于批判精神。吴元年十一月与侍臣讨论:“汉高祖以追逐狡兔比武臣,发踪指示比文臣,臂谕虽切,语意毕竟太偏。我以为建基立业,犹如盖大房子,翦伐削,要用武臣,薻绘粉饰,就非文臣不可。用文而不用武,譬如连墙壁都未砌好,如何粉刷?用武而不用文,正如只有空间架,粗粗糙糙,不加粉饰彩画,很不像样。偏了都不对。治天下要文武相资,才不会坏事。”读《宋史》到宋太宗改封椿库为内藏库,批评宋太宗:“作皇帝的以四海为家,用全国的财富,供全国之用。何必分公私?太宗算是宋朝的贤君,还这样小家子气,看不开!至如汉灵帝的西园,唐德宗的琼林大盈库,括人民的钱作私人的蓄积,更不值得责备了。”他常与大臣论持身保业之道,说:“安生于危,危生于安,安而不虑则能致危,危而克虑则能致安。”与群臣论守成之道,说:“人常虑危乃不蹈危,常虑患乃不患。车行于峻坂而仆于平地也,慎于难而忽于易也。保天下亦如御车,虽治平何可不慎?”还说:“忧患之来,尝始于宴安者。明者能烛于未形,昧者犹蔽于已著,事未形犹可图也,患已著则无及也。”朱元璋的警世恒言,充满哲思,深可及髓,告诫当权者不要以为取得天下,或有了一些政绩,就可以懈怠、可以放纵、可以随心所欲,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防范潜在危机,剔除自身瑕疵,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行权履职。

朱元璋“初下徽州时,朱升请提字,元璋亲写‘梅花初月楼’牌匾,与陶安论学术,亲制‘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门贴给他。”做了皇帝后,更喜欢舞文弄墨,毛骐、陶安、安然死,亲写祭文。朱元璋喜欢研究音韵,手头常用元末《阴氏韵府》,以旧韵出江左,命乐韶凤参考中原音韵订定,名为《洪武正韵》。在读《蔡氏书传》时,发现所说象纬运行和朱子书传不同,特意命宿儒订正。朱元璋在位期间先后御制了许多振扬佛教的论文和诗谒,《明太祖文集》收文章46篇,收入《护法集》的诗文有36篇。他赋诗作词无数,注疏晦奥艰深的《道德经》二卷,著有《御注洪范》和《集注金刚经》一卷,俨然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欣赏与批评文学作品,常有独到见解。

朱元璋天资聪颖而又善思好学。“到大明帝国建立起来以后,浸润于各类学者文人中的朱元璋,已经可以相当娴熟自如地引经据典,探讨历朝历代治乱、得失之道,而且到后来,他已能写对仗工整的骈体文,撰写一些诗词辞赋也算得上中规中矩有模有样。”在朱元璋的《御制文集》中收集了他作的各类诗词一百多首,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如“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腿,恐踏山河社稷穿。”“马渡溪头苜蓿香,片云片雨过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再如《神龙赞》:“天性自诚,龙种果灵。稳渊不妄,有命必腾。均调四时,常奏帝庭。宛然云生,赫赫雷霆。昆虫被泽,禾黍乐萌。功著天地,上下相应。驱岩洞蛟,云车于冥。致扬而息,使浊而清。威则塞宇,潜则无形。神龙治水,环宇清宁。”连朱元璋都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惊讶:“我本野人,未曾从师指授,然读书成文,释然自顺,岂非天乎?”

有这样一个故事,体现了朱元璋不俗的思想文化修养。他曾给他手下的人算过一笔帐: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这个帐,算得颇有哲理,充满智慧。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古往今来被严惩的贪官,都有一个最大的教训,就在于守不住“一口井”,这些贪得无厌之徒,总嫌“井水”不满,于是利用职权,不择手段地谋取不义之财,于是,当他们的“井水”满得溢了出来的时候,便把自己给毁了,不仅“溢流”出来的金银财宝自己享受不到,就连不满的“一口井”也丧失了。

朱元璋的文史修养可能不及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但前者活学活用历史文化资源的睿智远胜于后者。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之后,如何正确认识中华帝系与元朝的相互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大汉民族与蒙古民族的关系,关乎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朱元璋以文化祭祀为切入点,在南京创建了历代帝王庙,集中入祀三皇五帝和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和元世祖忽必烈,并规定每年春秋举行国家祭典。不计历史前嫌,超越狭隘的民族情绪,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文化视角,认可元朝为中华正统,让忽必烈同享祭祀,对于缓解汉蒙矛盾,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融合与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朱元璋虽非青灯黄卷、皓首穷经的夫子,终生与黄卷赤轴、左图右史、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相伴,但他的思想文化修养和政治韬略是不可小觑的。

在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中,朱元璋是出类拔萃的,尽管他在治国理政中的失误和问题一直为后人诟病,但毕竟功大于过。文化的涵养使具有丰富而独特生命体验,且勤于政事、孜孜不怠的朱元璋更有智慧,于治世中体现出文化品格,在诸多方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如坚持和平发展和民族平等,善待农民,加强法制,大兴礼教,反腐倡廉,保护工商业等等。这是朱元璋建立旷世基业、成功巩固政权和一姓相承276年的重要原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