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战乱四起,在这个战乱的年代中天下豪杰也是争先恐后的跳出来,这个时代中的英雄豪杰是同时出现最多的,这些人物有的是老谋深算的谋士有的是拥有一身武艺的武将。这些人物都有着自己的阵营,并且与其他阵营的人物勾心斗角步步为营,最终在乱世中赢得一方水土。
《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很多故事和精彩的场面哪怕到了今日也依旧可以令人心潮澎湃。都说“乱世出英雄”的确如此,三国时期产生了一大批英雄好汉们,这些好汉中以刘备、曹操、诸葛亮为例。而说起曹操,首先想起的都是他政治家、军事家的一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文学家的一面。
曹操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也是其中颇具豪迈英雄气概的一位人物。曹操是很有着壮志抱负的,而这样的壮志在曹操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便是曹操带有雄心壮志以及老了之后无可奈何的心情。
曹操身上所具有的文人气概也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充实。但是其实我们都知道曹操也是一位十分爱才的人,说到这就不由得令人好奇,为什么当时曹操早年就瞧不上诸葛亮呢?为何就这样放任他去辅佐自己的对手刘备呢?如果当时三顾茅庐的不是刘备而是诸葛亮天下的形势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历史上曹操没有跟诸葛亮见过面,也没有跟诸葛亮正面交锋过,所以根本就不了解诸葛亮,当然就不会做出任何的评价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不是多次和曹操交锋,还大败曹操吗?怎么会没有交锋过呢?
实际情况还真是这样,诸葛亮真的没有同曹操交锋过,大部分人只是不小心被三国演义误导了而已。首先,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出山的第一仗——博望坡之战,在演义里被描述为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军。其实在历史上这一仗跟诸葛亮根本没有关系,因为博望坡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建安七年,也就是公元202年,而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三顾茅庐的时间是公元207年冬到208年春,也就是说博望坡之战时,诸葛亮还在种地,没出山呢。
其次,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赤壁之战,其实也跟诸葛亮的关系不大,可以说基本没啥关系,全都是东吴周瑜的功劳。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而这一年刘备才刚刚请到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刘备集团根本就立足未稳。直到赤壁之战结束,曹操也只是听说了有诸葛亮这号人物,至于厉不厉害,无从所知。
再次,曹操赤壁之败后,公元212年,刘备率军谋取益州,而整个过程基本都是庞统和法正等一般谋士在出谋划策,诸葛亮则在镇守荆州。后来庞统战死,刘备才调了诸葛亮去帮忙,所以诸葛亮也没有搞出多大的动静,让曹操知道。
最后,汉中之战,这一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217年到219年,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大战。这一仗诸葛亮依然没有和曹操正面交锋,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记载,汉中之战时诸葛亮留守成都,专门为刘备提供钱粮兵马,做刘备的坚强后盾,所以曹操从没和诸葛亮交手过。
关于他们三人之间的故事我们最为熟悉的便是当时刘备三顾茅庐才请了诸葛亮出山。因为当时的诸葛亮其实本不想出山,当时的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介草民只想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并不打算闻达于诸侯的,但是在刘备的再三要求之下诸葛亮才最终出山。
而当时的曹操的确是一位十分爱惜人才的人,只要有人来投奔他不管他当时在做什么都会出来迎接,可以说是爱才如命。甚至当时对于关羽曹操也是十分赏识,即便关羽不愿意和他一伙他也没有杀掉关羽。但是曹操爱才以外还有一个性格特征那就是十分的多疑。
虽然面对前来投奔的人曹操是敞开怀抱欢迎他们,但是他也会制造一些事情对他们进行一些考验看是否是衷心投靠。而曹操没有前去招募诸葛亮的最为关键的原因便是诸葛亮太聪明了,曹操没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诸葛亮成为自己的心腹,甚至还害怕诸葛亮会对自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并且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当时曹操的身边已经有了许多有名的谋士,郭嘉、程昱、贾栩、荀彧、荀攸五大谋士都很厉害,特别是郭嘉等许多人都认为他们的才华是不输诸葛亮的。既然如此曹操也就不必大费周章去招募一个自己不太放心的军师了。而其实,这也是曹操的聪明之处,虽然自己爱惜才人,但又生性多疑,所以“疑人不用”恰好平衡了他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