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秦朝章邯领兵之后屡战屡胜,那么和这个悍将后来因何而死?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继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秦二世慌了,甚至派出了一个没有打过仗的人,领军作战。这个人便是章邯,他破邓说、败伍徐、斩蔡赐、降宋留,为秦朝立下赫赫战功,那么这个英雄最后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公元前209年的一场瓢泼大雨,浇出了一场亘古未有的乱世大革命。来自河南的两个胆大包天的农民,假装狐狸喊出了“大楚兴,陈胜王”六个大逆不道的字眼,给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画上了催命符。张楚政权的建立,推动了全国范围反秦斗争的高潮,在农民们围绕着陈胜聚集起来时,六国贵族也蠢蠢欲动,刘邦、项羽、英布、彭越等人纷纷揭竿而起,革命之火烧遍了大秦全境。大秦危矣!

赵高环顾朝堂,大将蒙恬、蒙毅已死,昔年攻灭六国的老将王翦已死,其子王贲心怀怨愤不可用,谁还能打仗?谁还愿意迎敌?

这时,有一人站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说:“要不,臣去试试?”赵高皱起了眉头。此人乃是少府章邯,少府么,是个文官,专门管皇室私财和生活事物的,当初始皇帝看中他,让他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二世胡亥好游猎,他便管着宫廷里的衣食起居。这样的人,怎么能打仗?怎么会打仗?赵高驳斥:“章少府,你会骑马么?会射弩么?知道怎么排兵布阵么?”胡亥看着满朝文武低头不语,早急了眼,立刻便夺过话头:“你去!朕派你为大将,赶紧去!”章邯领命,说:“贼人已到眼前,兵众势强,如今调发临近郡县军队已来不及,骊山有为始皇帝修陵的众多刑徒,请赦免他们让他们出击。”胡亥立刻大赦天下,命章邯领70万刑徒迎击陈胜军队。

章邯是个读书人,不懂打仗,也并不是一个奇才天纵般的将领,或许是天不亡秦,竟让他糊里糊涂地逢战必捷,直到遇到了项羽,吃了人生的第一次败仗,而在韩信手上更是看见了自己生命的尽头。

刘邦四月从霸上起行前往封地,拜韩信为大将军之后,八月就按照计划出兵,回头进攻关中的雍王章邯,过去的诸位将领悉数跟随,只留萧何在后方负责收巴蜀两地的租赋,接济前线的军粮。

他不能等,在偏远的边境,时间一长,贪图安逸的会懈怠,人心涣散的会逃亡,更何况这时,刘邦已经五十岁出头,时不我待,要么主动出击,要么坐以待毙。汉军火速地袭击了陈仓,大破章邯军。在古代的地名里,凡是叫“仓”的,一般都是大型的粮仓、军事要地,比如“陈仓”、“敖仓”、“太仓”。所以这一仗显得至关重要,夺取敌军粮仓,既解决了汉军东出的补给难题,又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对手的战斗持久力。在后世,这一仗还被演义成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但是并不能确定这个是指韩信拜将后所献的出兵关中的大战略,还是具体攻打陈仓的小计谋。

夺取陈仓无疑极大地鼓舞了汉军士气,以及刘邦和韩信的信心,接下来汉军又追击章邯到好畤,再一次将其击败,逼使他率领残兵退保废丘。见章邯已无还手之力,刘邦也就放心地兵分几路,四处攻城略地。与章邯坚守不屈不一样,另外两个瓜分秦地的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就有些不堪了,几乎不战而降,当年他们在章邯麾下时,似乎也是如此轻易地就决定了投降项羽,投敌投得仿佛成了一种惯性。

公元前205年,韩信用计水淹城池,章邯兵败自刎。史书对这位骁将之死,记载得极为草率,毕竟这个时候,刘邦韩信才是“正面人物”。曾经,他以一人之力扛江山之欲倒,可惜没有人会歌颂他曾经怎样扶大秦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只会记得,他投降了。正是因为他的投降,20万秦军没有战死沙场,却被冤杀于黄土坑中。

章邯一降,秦朝多代帝王呕心沥血建立的浩浩基业顷刻就倒,亡国之时无将军,竟使区区一文人成悍将。或许正如历史学家所说:“天意已嫉秦久矣。”所以特地派赵高乱朝堂,让项羽乱天下,“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谁谓冥冥中无主宰乎?”

而这三人中,唯有章邯身上,独有一种悲剧的气质。从他起初临危受命,支撑秦朝大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踏上一条坎坷崎岖的命途。命运的转折是从他和项羽达成协议开始的,之前他是秦楚战争当之无愧的主角,是战无不胜的名将,但此时,他已经沦为楚汉相争巨大幕布下一个无关紧要的背影。他的战斗力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史书里再也没有任何他挥斥方遒的细节,只是寥寥数字记载他的失败、他的退走。很难想象这么一个沉闷落魄的败将,是当年叱咤风云、令诸侯闻之胆寒的秦朝统帅。在整个秦末大混战中,章邯只输给了两个人,一个项羽,一个韩信,这二人都是流芳千古的悲剧英雄,那么英雄的手下败将,便始终不能拥有正名了。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