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古代科举制度是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而苏东坡就曾经参加过,本来凭借他的文采,可以成科举第一的,最后却成了第二,这是为何呢?
说起苏轼苏东坡,我们并不陌生,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是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我们非常熟悉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他的代表作。
其实,北宋科举考试已经很公平了。不仅试卷首要弥封,糊上举子的名字,而且答卷也是由誊录院的书吏抄成副本,考官评卷时只看副本,无法辨认考生字体。但依然无法避免各种误会和无奈。
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的科举考试就发生这样一场。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当时年事已高,名声很响,他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而点检试卷官就是诗坛宿将梅尧臣。
这一年,欧阳修的学生曾巩也参加进士考试,苏轼父子也在这一年考试。欧阳修对曾巩的才华欣赏有加,悉心指导和提携。这年考试的策论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文章的题目出自《尚书·大禹谟》孔安国的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
这对于苏轼来说是小菜一碟,苏轼以忠厚立论,扣紧题目布局谋篇,引经据典,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说理透辟严谨,文辞简练平实,结构紧密完整。反正才华横溢的文章。
所以,当时副主考官梅尧臣在阅读此卷时,清新洒脱的文风,酣畅淋漓的论辩,当场就说好,马上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而欧阳修看后,也认为此文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大为赞赏,所以他评定为第一。
正当欧阳修下手的时候,突然一想,这么好的文章,应该是自己的弟子曾巩写的,为了避嫌,难免让大家风言风语,谣言四起,所以他忍痛割爱,将此文评为第二。其实,欧阳修也是一片好意,他严于律己之风可窥一斑。当评定完名次,拆开弥封后,欧阳修却大跌眼镜,没料到此文不是他的得意弟子曾巩写的,而是苏轼写的。
所以说苏轼本来是第一名,但结果失去第一名状元,所以说,苏轼很冤枉,但没办法,他能找谁去?
苏轼没办法找回来,但下面这个人就很不服气,找回来了。
清朝末年,河南汶上城南岗子村有一个叫韩岩读书人。他从小就很聪明,读书就十分刻苦,没用几年,就能写一手好文章,人见人夸。
这年,三年一次科考来临了,韩岩报名考秀才。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岩一看考试题目,觉得不难,提笔就写。不大一会功夫,他就交了卷,第一个走出考场,感觉一定能高中。
主考官一看韩岩的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文如行云流水,读来朗朗上口,不禁拍案叫绝。但读到最后,却因一句话读不通,考官就给他了他三等秀才。原来古时候写文章从来不加标点,造成了考官误读。揭榜之后,韩岩一看自己才中了一个三等秀才,觉得很不公平,但又无法改变,只能坦然接受了。
揭榜之后,主考官如释重负,次日就动身离开兖州,返回京城复命。得中的秀才们齐聚兖州城门口,摆酒为恩师送行。主考官见状,深受感动,对秀才们说:“众位才子,咱们师生一场,临别之时,我出个对句,你们来对。”说罢,吟道:
今朝离别金口坝;
众秀才听后,顿时一愣,觉得太突然,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这时,只见送行队伍中有人高声对道:
他日相逢白玉阶
主考官听后,当即愣住了,问道:“是何人作答?”
只听有人回答:“三等秀才韩岩!”
主考官一听,又吃了一惊。心想:我只是信口说个十分平淡的上句,而他对得不仅工整,而且隐含了雄心壮志。如此有才之人,为何才中了个三等秀才?难道我评卷有误?想到这,他对众秀才说:“诸位,老夫临时有事,决定留下来处理,暂且不走了。”
主考官回去后,马上调出韩岩的答卷,逐字逐句阅读,最后发现是自己断句有误,遂将韩岩改成了一等秀才。
人们知道此事后,十分佩服主考官知错能改的态度。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道光年间。
道光年间安徽有个王秀才,生性耿直,从十几岁就参加科举考试,直到年近古稀还尚无功名。反观那些胸无点墨的人平日从不用心读书,却凭借银钱关系屡屡中榜,让他非常郁闷难耐。
这年七十岁的王秀才又来进京参加考试,主考官看着面前白发苍苍的老人,出了上联:“上勾是老,下勾是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主考官这上联可谓把王秀才的一生科考经历都写了进去。王秀才一听,想到自己一辈子的科举考试的心酸历程,出了下联:“二人为天,一人为大,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这副下联将王秀才心里的愤懑表现得淋漓尽致,主考官一听,觉得确实是有才之士,当场将王秀才录取了。
王秀才此后科举之路一片顺畅,最后考取了帮皇族宗室子弟教书的职务。有次他在书房外听到两位世子在对对联,一位说道:“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另一位一听正纳闷儿呢,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谜底,于是对出下联:“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银星。”王秀才这时不禁惊叹学生们的才华和机智,于是对走进来对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灯芯和秤杆对不对?”
两个孩子听了纷纷点头,不好意思地笑起来。王秀才接着说道:“你们都是很有才华的可造之材,心里能装着学问,互相切磋比试是件好事,但是万万不可骄傲自大啊。”两位世子被老师看出了心思,红着脸答应继续虚心努力,最后都成了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