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揭秘:清朝大贪官李侍尧为何能够死里逃生?

有史家举要清朝三大贪官要案,一是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折监冒赈案,二是云贵总督李侍尧贪纵营私案,三是嘉庆帝立诛和珅案。这三个大贪案均发生在乾隆朝,王亶望后来被乾隆下令杀头,和珅被新皇上嘉庆所杀,而李侍尧案发后却诡异地死里逃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民国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李侍尧传》等史料记载了事件原委。

李侍尧,八旗勋旧大臣之后,其父李元亮官至户部尚书。乾隆初年,李侍尧以荫生授印务章京。乾隆十四年,乾隆帝初见李侍尧,即夸其“天下奇才”,立擢副都统。此后,李侍尧又历任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广州将军等职。乾隆二十一年后,李侍尧历任两广总督、户部尚书、湖广总督、工部尚书等高官,乾隆四十二年,李侍尧调任云贵总督,官至从二品。此人精明干练,颇有才略。《清史稿》评价他:“短小精敏,过目成篇。见属僚,数语即辩其才否。拥几高望,语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阴事,若亲见,从皆悚惧。”这是说他很会驾驭属潦,对他们的长短处尤其是“阴事”了解的清清楚楚,故属下都怕他。我想,这就为李侍尧之立功和贪贿埋下了伏笔。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原云南粮储道海宁在乾隆帝召其面询时,不断地夸奖李侍尧颇能办事,而私下又议论李侍尧在滇的婪赃劣迹。乾隆帝闻讯传谕将海宁交军机大臣严讯,严审之下,海宁供出了李侍尧的婪赃情形。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立刻下谕派尚书和珅、侍郎喀宁阿前往贵州查办事件。同天,乾隆帝又命户部尚书英廉查封李侍尧在京家产。和珅、喀宁阿等抵昆明府后密提李侍尧家人,严讯之下家人供出了李侍尧承受官员馈送的详情。接着,和珅等又审李侍尧,李侍尧对家人所供各情供认不讳。于是,乾隆帝命和珅将李侍尧解京质审,并将送银各员亦一并革职严审定拟。

据史料,李侍尧婪赃罪行罄竹难书,但不同今日之判决有个总计数额,且选用同年五月初七日大学士公卿核议的李侍尧罪状书,计有:营私罔利,任意贪婪,李将上贡的珍珠卖与同知、知县等人索要银子二三千两,又复将珍珠收回;一皋司馈送李金如意三柄,李接着将金如意售卖给皋司得银五千两;一通判管理乐马厂,李逼勒他送银八千两。另据史料,李侍尧任所被查抄的资财,其金银、珠宝、洋货等共九百零一项。各类珍珠共二千颗,宝石及宝石料共一百四十多块,各类金器共重五千四百六十三两九钱一分,朝珠六十余盘,自鸣钟等洋货四十四项,玉器共一千余件。另有各类名人手卷、画轴、墨迹等共二百余个。同时,其家人倚主之势勒索诈骗的房产、资财等亦是不计其数。

按清律,李侍尧罪行严重。乾隆帝就痛斥说:“李侍尧由将军用至总督,历任各省前后二十余年。因其才具尚优,办事明干,在督抚中最为出色,遂用为大学士。李侍尧具有天良,自应感激朕恩,奉公洁己,以图报效……乃负恩婪索盈千累万,甚至向属员变卖珠子,赃私狼藉。如此不堪,实朕梦想所不到,不特朕用人颜面攸关,即各省督抚闻之谅无不惭愧痛恨矣。”这一年四月初三日,“李侍尧专案组”的和珅、喀宁阿等奏请皇帝,拟将“李侍尧除挟势求索罪至满流,办理案件将承审官具呈供词任意删改,以致轻重失实,各轻罪不议外,按侵盗钱粮一千两以上例拟斩监侯”。和珅他们的意见说,即使不论李侍尧别的罪行,就是按侵盗钱粮一千两以上的罪行,就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五月初七日,大学士九卿核议奏拟从重改拟斩决,也就是说他们不同意和珅等“专案组”的意见,提出“将李侍尧即行正法”。

然而,李侍尧案经大学士九卿核议具奏后,乾隆却没有批依议,也没有对此提出不同意见驳回重拟,而是于同日发上谕一道,一方面要求各督抚以李侍尧案为戒,一方面要求他们对此案发表各自意见,“毋得游移两可”。乾隆这一招极为老辣。当时,大多数督抚认为大学士九卿从重改拟斩立决的定案“洵属平允”“只有这样更足以惩一儆百,为诸臣之炯戒”,一致赞成将李侍尧从重请旨即行正法。两广总督富勒浑和江南河道总督陈辉祖的意见却被乾隆认为“自异其说”、“游移其辞”,有不同程度的欺君嫌疑而交部察议。惟有安徽巡抚闵鹗元直抒己见,极力主张留李侍尧一条活路。其实,闵鹗元猜准了乾隆帝不想杀李侍尧的心思,他认为李侍尧“勤劳久著”的这一点与乾隆帝想到了一起。因为李侍尧得以免死,可以使得乾隆在众臣僚面前洗去李侍尧进奉见长加恩从宽的嫌疑。

透过扑朔迷离的李侍尧案烟雾,我们可以发觉一个关键词——进贡。李侍尧为官二十多年,是以进贡见长而备受众人瞩目的。乾隆帝也不得不承认,李侍尧和山东巡抚国泰贡品在同僚中最优。进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传统。贡品成为天子与诸侯间政治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臣工取悦于皇帝的主要手段之一。进贡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朝贡,二是地方向朝廷进献的常贡,三是个人向皇帝的进贡。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向皇帝进贡的,具有进贡资格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乾隆时期,有资格向皇帝进贡的人主要有六类,其中地方大吏包括总督、巡抚、将军、提督等。

作为具有进贡资格的地方大吏,李侍尧从乾隆十八年任热河副都统起至乾隆四十五年,进贡次数有档可查的达一百二十多次,有学者统计,李侍尧一年之中进贡次数最多达九次。按例,督抚进贡只有年节三贡,但李侍尧进贡的次数和名目远远超出,其名目有迎銮贡、木兰贡、谢恩贡、传办贡、贺捷贡等。据考证,在今天故宫博物馆钦安殿御座前,立有一对錾胎珐琅太平有象香薰驮于象背之上,其通高174厘米,长102厘米,錾工极精,珐琅鲜艳如初,是广州錾胎珐琅的代表作之一。此对香薰就是李侍尧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的进贡物品之一,至今还立于殿上熠熠生辉。

进献贡品需要大投入,李侍尧在置办贡品时不但费心,更要花银的。譬如,李侍尧进贡龙袍要在苏州订做,龙袍、龙褂共九套,计银四百五十两。李侍尧仅在苏州置办古玩、玉器、龙袍等物,就用银二万三千多两。再如,李侍尧任两广总督时,在广东以紫檀木、花梨木、红木为基本材料加工制作宫廷家具进贡,这批家具从订制到完工花了二年多时间,工银花费自然不菲。如此频繁进贡,投入巨大,银从何来?

按例,办贡资用应从官员养廉俸银中支付,除织造、盐官、关差每年有专门银两用来办贡外,所有臣工置办商品均由自己出资。但是,云贵总督岁给养廉也不过二万两左右,这二万两银也仅仅是李侍尧万寿供中一盘朝珠的价格。李侍尧自然不会自己掏腰包的,来源就是“众人头上刮”喽,他仅仅被查实勒索下属的银两就达三万多两。李侍尧上任云贵总督后,对云南钱局铸钱之事特别关心,常常亲自过问钱局的事情,并当众以钱局应有出息为由责难皋司汪圻。汪圻知道其中原委,立备三柄金如意送给李侍尧。但李侍尧并非满足,传话让汪圻每年必须奉上例银五千两。临安府、署东川府知府看见别的官员都送银给李侍尧办贡,知道李侍尧“素性傲戾,不讲情理,若不从便有祸患”,也连忙筹措银子交给道员庄肇奎送李侍尧。结果,庄肇奎发现银子尚未凑齐,离李侍尧交待的数额还差二千两,为避免惹麻烦,他不动声色地自己拿了二千两银补足了一万六千两,准时如数地将银子交给李侍尧家人带赴苏州办贡。这样,李侍尧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从他每年进呈贡品的单子中可以看出,其所呈上的贡品,颇受乾隆帝的喜欢,被驳回的数量极少,无怪乎乾隆帝夸他为“贡优奇才”。

由此可以看出,精明的乾隆帝不想杀李侍尧,原因是多方面的。看中李侍尧的才干是一个方面,李侍尧婪赃大多与办贡有关也是一个方面。据有史家分析,乾隆让和珅来办理李侍尧案,似乎要借此扼制督抚以进贡为名而肥己的贪婪劣迹,一方面可以为皇帝纳贡正名,另一方面可以制止督抚贪婪日盛的势头。所以,乾隆在上谕中教训各督抚“须痛自梦省,毋谓查办不及幸逃法网,辄自以为得计。总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触目警心,天良具在,人人以李侍尧为炯戒,则李侍尧之事未必非各督抚之福也。”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初三日,乾隆帝依闵鹗元的意见下谕,留下了李侍尧一条性命。《清史稿》记载说:“屡以贪黩坐法,上终怜其才,为之曲赦。”第二年年初,乾隆帝派李侍尧任陕甘总督镇压回民起义。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同年五月又任命李侍尧查办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折监冒赈案。李侍尧感恩不尽,效力自然不在话下。然而,乾隆这一赦免之举,更推动了地方大吏以进贡为借口的侵贪之风。虽然皇帝屡颁谕旨停止进贡,但臣工们的进贡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公事废弛,贿赂公行,官官相护,进贡成了各级官吏“升迁倚仕”的法宝,与进贡相伴的官吏侵贪对清代吏治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