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龙江镇柏花村有一座高10米、占地600平方米的墓冢,碑刻“汉荡寇将军张嶷之墓”。这个张嶷,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史称后五虎上将之一。在正史《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有浓墨重彩的描述。
《三国志·蜀书》为张嶷立传: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人。20岁即为县衙功曹。刘备定蜀之际,山寇进攻县衙,张嶷冒着刀光剑影,背负县令家眷逃出重围,于是名声初显,后召为益州从事。
张嶷足智多谋,善于心战,屡建奇功。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北伐,广汉、绵竹张慕等时常抢盗军资,劫掠官民,都尉张嶷奉命前去讨伐。张嶷以和亲为由,设宴款待,张慕不知有诈。酒酣耳热之时,张薿伏兵突出,斩杀张慕等50余人。张嶷剿灭了山贼,因功升为牙门将。后张嶷又率部追讨汶山叛乱的羌人,大获全胜,封关内侯。
蜀汉在王平、马忠等第二代战将纷纷去世后,随姜维苦撑时局的主要是张嶷等将领。南中之地(今四川西南部),自诸葛亮死后多次发生叛乱。张嶷任越西太守后,恩威并施,既讨伐叛贼,又协助少数民族耕种、畜牧、经营盐铁,发展经济,南中得以稳定繁荣。后主刘禅加封张嶷为抚戎将军。张嶷驻守南中达十五年,他奉旨离开南中时,当地百姓挥泪道别,乡民跟随张嶷朝贡者竟达百余人,朝廷加封张嶷为荡寇将军。
张嶷一生跟随诸葛亮和姜维南征百战,立下了许多战功。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姜维决意北伐,张嶷患严重风湿,须依靠拐杖站立。张嶷本可借病婉拒,但为了实现诸葛亮的北伐宏愿,张嶷仍忍病痛率部随军北伐。张嶷在北伐中英勇善战,在与魏将徐质的交战中,因寡不敌众,战死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张嶷沙场殒身,灵柩运回汉中,安葬在褒城驿,今汉中市龙江镇。越西群众听到张嶷的死讯后,无不悲泣,并为之立庙四季祭祀。
小说《三国演义》里,张嶷出场于第八十七回,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孟获,张嶷随军征讨,曾与孟获之妻祝融夫人单挑,被祝融夫人用飞刀击伤。在随诸葛亮北伐的战斗中,还曾被魏将王双流星锤打伤。可谓受伤无数,战功卓著。诸葛亮生前比较器重张薿,委以重任。五丈原临终前叮咛姜维,王平、马岱、廖化、张翼、张嶷忠贞勇猛,且多年带兵打仗,经验丰富,是可以依靠的武将。张嶷曾跟随姜维征伐曹魏,后因为掩护姜维撤退,战死沙场,姜维对张嶷之死非常感伤,上表刘禅,请求自贬。
西晋史学家陈寿评价张嶷说:“嶷慷慨豪烈,士人咸多贵之。”“张嶷识断明果。”《益州耆旧传》载:“张嶷仪貌辞令,不能骇人,而其策略足以入算,果烈足以立威。为臣有忠诚之节,处类有亮直之风,而动必顾典,后主深崇之。虽古之英士,何以远逾哉!”
千百年过去了,张嶷的史迹早已鲜为人知,然而其墓冢尚在,仍在见证那段叱咤风云的三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