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叫温庭筠,字飞卿,开创的词派叫花间派。看他的那些词作,那是何等温软旖旎。所有这些,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他是如何倜傥潇洒、玉树临风。可实际上他是个大大的丑八怪,在他的多个外号中,最有名的就是“温钟馗”。连鬼见了钟馗都要被吓跑,仅从这个绰号就知道他起码属于严重影响市容那个类型的。乃至有传闻说,这哥们儿就是因为尊容太吓人,所以才混得不得意的。
温庭筠擅长的另一套业务是荒唐胡闹,且使得自己憋屈了一辈子还死性不改,这应了民间那句“丑人多作怪”的老话。不过,没有人会否认,这家伙确实是个大大的才子。
领助学金,全用来寻花问柳
温庭筠和歌楼妓馆的关系之瓷实,几乎是他的一大成就,除了宋朝的柳永,很少有人能达到他这样的专业高度。喜欢拈花惹草仿佛是温庭筠与生俱来的天性,基本上是基因决定的遗传品质,因此简直不好意思轻易断言他是行为放荡。
和所有大才子一样,温庭筠少年时就名声在外。他到江淮一带游历,当地的一位官员姚勖很看重温庭筠的才华,给了他不少钱,也算是鼓励后辈发奋科举上进的意思。不承想温庭筠年纪轻轻就不学好,钱一到手,全都拿来花在三陪小姐身上了。姚勖知道了气得不轻,拿板子打了温庭筠一顿后把他赶走了,给的钱就只好算喂狗了。
以后这家伙一直进士考试落榜,以至于他的姐姐固执地认为,这皆因为姚勖当年打了他。考试落第和多年前屁股上挨一顿揍之间的必然联系,按照通常逻辑是不容易被演绎出来的。温庭筠的姐姐居然能够把这两件事情扯在一块,固然是因为心疼弟弟,不过思路也着实够天马行空。有这样的宝贝弟弟,才会有那样的邪门姐姐,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姚勖后来去拜访这位好姐姐的老公,好姐姐问佣人,来的是什么人?佣人照实回答。温庭筠的姐姐一听火冒三丈,马上冲到客厅,一把拽住姚勖衣袖连哭带闹。姚勖没想到那么一笔拐弯抹角的陈年旧账会飞到自己的头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时就傻眼了。
温庭筠的姐姐这才说,我弟弟年轻风流,叫两回三陪也是人之常情,至于被你暴揍一顿吗?现在闹得他一直没有混上个官职,全是你的错!越说哭得越伤心,旁人好一通劝,她才算放了姚勖的衣服。姚勖被这飞来横祸吓蒙了,回去回过味来后越想越添堵,就此气出一场病来,直至把老命给气没了。
看来,这家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一场考试,连帮八考生答卷
可能个人生活作风是不那么严谨,不过温庭筠的才气真不是闹着玩的。
温庭筠刚到首都长安的时候,社会各界人士对他都极其推崇。温庭筠也不是浪得虚名,他不但文思敏捷得吓人,音乐方面也是大拿,号称只要是有弦的就能弹,只要是有孔的就能吹。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温庭筠从来不打草稿,两只手笼在袖子里靠着桌子,一会儿就万事大吉了。
这么大能耐却屡屡中不了进士,就是因为温庭筠考试作弊上了瘾,死活管不住自己。温庭筠作弊不是为了自己,那点题目对他来说跟玩儿一样,他自愿无偿帮助其他考生答卷,完全是大公无私型的。
每次进士考试,温庭筠三下五除二就把题目做完,然后顺便把周围考生的卷子全都给答了。而且通常帮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由此“救数人”的外号不胫而走。这种行为得到了广大考生的热烈拥护和爱戴,但主考官肯定不欢迎具有这样奉献精神的人,所以温庭筠文章作得虽好,但要拿有效成绩可就难了。
温庭筠考试作弊的名头实在太响,沈侍郎主考的时候,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座位,就像小学老师“优待”特别淘气的学生一样,让他坐在自己眼皮底下答卷。这样温庭筠就不能帮别人捣鬼,既维护了考场纪律,而且温庭筠的进士也能到手了,本来也是好意。
然而温庭筠却因为不能作弊,觉得非常不爽,到了晚上很不高兴地交卷走人了。事后主考官一问,温庭筠洋洋得意地吹嘘,虽然被严密监视,不能亲自代替别人答卷,但还是口授了八个考生的文章。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近乎作弊狂了,主考官只能再次剥夺他的进士资格。
醉酒夜游,被虞侯一顿暴打
温庭筠在长安和裴诚、令狐滈等人臭味相投,一起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但因为他确实本事不小,温庭筠也得以出入宰相令狐綯的门庭,令狐綯也很把他当回事。
当时皇帝老子喜欢《菩萨蛮》的曲调,令狐綯为了拍马屁,投其所好把温庭筠最新原创的《菩萨蛮》词假充自己的作品送给皇帝,并且一再叮嘱温庭筠不要说出去。以温庭筠的轻浮油滑劲,他哪里管得住自己的嘴?令狐綯前脚刚嘱咐完,温庭筠后脚就到处宣传给皇帝的《菩萨蛮》是自己的最新词作,恨不能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弄得令狐綯很是下不来台。
一次,令狐綯问温庭筠“玉条脱”的出处,温庭筠告诉他出自《南华经》,然后又忍不住老气横秋地挤对令狐綯:《南华经》也不是什么生僻的书,丞相公务之余,没事也该多看看古书。私下里温庭筠还编派令狐綯是“中书省内坐将军”,意思是令狐綯虽然在中书省做宰相,学问却不过是武将的水平,气得令狐綯七窍生烟。
令狐綯待温庭筠不薄,温庭筠也不是不想弄个一官半职威风威风,要不就不会没事老参加进士考试玩了。所以从哪方面讲,温庭筠这么耍弄令狐綯都说不过去。后来温庭筠自己混得不好,却抱怨是因为令狐綯不够哥们儿,不照应兄弟。要是温庭筠这么张狂,令狐綯还提拔他,堂堂宰相不就太犯贱了吗?
后来温庭筠混得不如意,就又去江苏一带闲逛。到了那里还是那副臭德行,快60岁的老头子了,还和一帮不良少年一起喝酒狎妓。一天晚上,温庭筠又喝高了,犯了宵禁的法令,不巧正遇到巡夜的虞侯。估摸温庭筠又是老子天下第一的那个劲头,犯了错误还比谁都横,结果他被揍得满地找牙。
恰好此时令狐綯被平调到江苏负责军政,温庭筠就不长记性地跑到令狐綯那儿去哭诉。令狐綯还是够讲交情的,抓了那个虞侯准备收拾一顿给温庭筠出气。虞侯一肚子不服气,把温庭筠当晚的丑态全抖了出来。令狐綯一听没错,这哥们儿就这熊样,不能怪人家严格执法,只能把虞侯放了了事。古人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温庭筠好赖是个士人,大概自己也觉得这事有点丢人,还特意跑到长安各处找高官请求伸冤。温庭筠本来名声就不好,这下更臭了。
没啥见识,错把皇帝当小官
就凭这么个脾气,不论搁在哪朝哪代,温庭筠想往上爬都是痴人说梦。何况他还用他一贯的温氏派头,直接把皇帝老子给得罪了。
据说皇帝曾一时兴起微服私访,在客栈遇到了温庭筠。可怜温庭筠一辈子官职低微,压根没机会见到皇帝爷爷,所以不认识。不认识就算了,谁知他还神气活现、居高临下地摆老资格说,你是司马、长史那类小官吧?皇帝说不是。他还接着问,那是参军、主簿那个档次的吧?把九五之尊当作不入流的混饭吃的小干部,实在太没眼力了,还给了皇帝一个傲慢轻狂的印象,这相当于给自己的仕途判了一个死刑。
65岁的时候,温庭筠弄了一个国子助教干,由此得到了他人生当中最后一次得罪人的机会——温某人是从来不浪费这种大好时机的。
第二年,温庭筠多年媳妇熬成婆,当了一回主考官。这次换了位置,温庭筠就改了玩法,考试结束,他别出心裁地把自己认为出色的30多篇文章给张榜贴了出来。偏偏这些文章不少都是讽刺官场仕途的,这下把宰相惹火了。这位宰相就没有令狐綯那么好相处了,他直接把温庭筠贬到了河南。好在温庭筠这次干的还不算是坏事,考生们为他大鸣不平,多少算是一个安慰。临卷铺盖从京城滚蛋的时候,考生们齐齐来送温庭筠上路,争相赋诗为他送行。这大约也是温庭筠平生最得人缘的一次吧。
离开长安不到一个月,这位奇才就在郁闷中死去了。
温庭筠虽轻佻放荡,但在他活跃的时期,他的诗词曾给人强烈的冲击。在他身后,他的浅吟低唱深远地影响了历代才子名家。他所创作的那些动人的作品,足以使人忘记他的那些放荡不羁,对他的荒唐狂悖不过莞尔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