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朱元璋的转变:暴虐到臣子写诗不合意也要被杀

当朱元璋还不是皇帝时,他是一个众望所归的明主。

我们知道,元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从起事的时间而论,朱元璋造反起义时间是比较晚的。待他单独领兵时,不少“前辈”已经成了气候。但到头来,为什么无根无基的朱元璋得了天下呢?

主要是因为得人心。

首先,他抓住了穷人心。朱元璋懂得穷人心。因为他早年就是穷人,知道中国百姓的期望,中国百姓期望什么?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盼清官盼明君。所以朱元璋就高举儒家仁义大旗,常常自比尧舜,宣扬要建立一个具有儒家传统秩序的、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而且,在战斗的过程中,他还想特别注意收买军人,不杀俘虏,善待降将,俨然“仁义之师”。

另外,朱元璋还抓住知识分子的心。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中,农民起义军要想成事,没有读书人的出谋划策是不行的。在打天下时,朱元璋和读书人的关系非常好,经常在一起围炉夜话,对于朱升这样的大贤,他不惜放下身段,三顾茅庐,从而得到“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良策,助他成功夺取天下。这些受到高度尊重的知识分子,把朱元璋当作知己仁君。

最后,他还抓住了汉民族人心,蒙元帝国,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将全国人分四等,南方汉族人被列为末等人歧视。而朱元璋北伐时打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这个口号大家听起来可能感到耳熟,没错,辛亥革命时同盟会孙中山提出类似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朱元璋口号比来孙中山还早600年,当然,他没有辛亥革命后来那两句,他没有孙中山那么高的境界,他的后两句是“立纪陈纲,救济斯民”,但仅仅这些也够了,朱元璋由此而成为带领汉民族反抗蒙古贵族统治的英雄。

常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就这样,朱元璋靠得人心得了天下。然而。成为洪武大帝后,那个海纳百川的仁君不见了,一个反复无常的暴君出现了。

朱元璋的这种变化,说来说去,还与他的身世有很大关系。朱元璋早年赤贫,到了饭都吃不上地步,被迫到寺为僧吃百家饭,饱尝世间冷暖人情他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后,人生巨变,令他心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前他一穷二白,没什么可担心的,所以广杰豪杰,兄弟相待,之后,得意和忧郁一起涌上心头,担心文臣们会鄙视他出身贫贱,武将们会篡夺他的皇位。从心里学角度讲,此时朱元璋,已经患上了严重精神疾病,用今天话说,就是焦虑症,具体表现就是疑神疑鬼、喜怒无常。

朱元璋的疑心病令人发指,在他统治时期,很多大臣拍马屁拍到马蹄,稀里糊涂送了命。比如浙江有一个学人,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写了一个贺表来吹捧他,其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语,朱元璋竟认为“光天之下”是讽刺自己是没头发的和尚,“作则”是挖苦自己做贼,下令将徐一夔处死。

翰林编修高启作诗:“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朱元璋说,骂谁是小狗呢?斩。

御史张尚礼作诗:“梦中正得君王宠,却被黄鹂叫一声!”

朱元璋说,说谁不是好鸟啊,杀。

兖州知府卢熊把“兖”错写成“衮”。

朱元璋说,这是让谁滚呢?砍了!

反复无常的朱元璋无疑是个“非理性”强人,长期陪伴在这样“非理性”领导身边,那帮属下会出现怎样心理状态呢?

关于“非理性”,当代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组实验,拿来一群白鼠分入两笼,对一个笼子里的白鼠有规律地“电击”,另一笼无规律“电击”,结果遭到无规律电击的那群老鼠很快就疯了,这说明什么呢?非理性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疯。那些强人帝王非理性到了极点时刻,不是自己发疯,就是把属下逼疯。

想必洪武时代的官员们在朱元璋手下也是备受煎熬,多次体验到了被不规则电击的小白鼠心情。政治环境恶劣,领导神经过敏,太不好伺候。在这种情况下,官员想不“非正常死亡”,只有两种做法,或者主动远离权力中心,或者抱团取暖、结成利益共同体……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