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一百五十年的乱局:两晋十五帝皇帝列表及简介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大一统朝代之一。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晋”,总历时156年。西晋(265年-316年)为武帝司马炎所创立,定都洛阳,历4帝;东晋(317年-420年)为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历11帝。

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280年灭孙吴而统一天下,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156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一、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265-290年在位25年。

司马炎于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建都洛阳。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开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天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290年武帝病逝。

武帝执政前期能厉行节俭,虚心纳谏,用人唯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后期则热衷于安逸享乐,以致荒淫无度,君臣赛富。“前明而后暗”是对武帝最公正的评价。

【焚裘示俭】武帝泰始年间(在位初期),太医司马程据献上一件用野鸡头上的毛织成的毛衣,武帝命令把这件衣服在殿前烧掉,并宣示全国,从今以后不许再贡献用特殊技法制作的奇装异服。

【粉黛万人】政治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使得西晋的皇族和贵族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于是纵情享受,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武帝领先作了荒淫奢纵的表率,《晋书·胡贵嫔传》载:武帝“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以中国史上开国皇帝而论,实未有如是荒怠纵欲者;以致小人当权,奢侈浪费,风气日渐败坏。

【竞相赛富】公卿贵族也跟着竞富争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饭用一万钱,还“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异,一天膳费二万钱。为维持这种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紧聚敛,因此贪污纳贿,习以为常,当时有人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可见为害之大。

【立嗣之争】在立嗣上大臣们发生争执。太子司马衷智力低下、昏庸无能,武帝之弟齐王司马攸仁孝慧敏。司马骏、卫瓘、和峤等主张废衷立攸,但遭杨皇后和贾充、荀勖等人反对。最终武帝仍然不能舍子立弟,遣返司马攸回其封国,齐王忧病而死。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洛阳纸贵】武帝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文辞优美。他所作的《三都赋》,描写三国都城,内容雄浑闳博,完成后轰动京城。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晋书·文苑·左思传》记载:“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历代评说】《晋书》: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

苏辙:武帝“吴亡之后,荒于女色,蔽于庸子,疏贤臣,近小人,去武备,崇藩国,所以兆亡国之祸者,不可胜数,此则灭吴之所从致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

二、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 武帝司马炎次子,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至306年在位17年。在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八王之乱,西晋走向灭亡。

司马衷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来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惠帝去世,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特殊纪录】基本上说,惠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愚笨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先后经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等重大事件,使得他在中国历史上非自愿地创造了以下纪录:

1、最多皇储:

最多皇太弟(2个),司马颖、司马炽。

最多皇太孙(2个),司马臧、司马尚。

2、被自己的长辈尊为太上皇(司马伦为惠帝的叔祖父)。

3、其第二任皇后羊献容曾任2个不同政权君主的皇后,除晋惠帝外,后来又为前赵皇帝刘曜的皇后。

4、当国18年,用了9个年号。除了时间最长的元康年号(9年),另外9年用了8个年号,更换年号的频率和武则天相当,使用过的年号数量则居武则天之后,是中国众多皇帝的第二位。

【作弊解题】司马衷智商低下,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有一次,司马炎特意出题考他,并三天内交卷。司马衷不懂作答,他妻子贾南风立刻请来几位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此儿思维还算清楚,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白痴名言】官私蛤蟆:一次,惠帝游上林苑,听到蛤蟆叫,问身旁的随从:“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随从就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何不食肉粥:有一年,有大臣向惠帝报告老百姓无食物吃(天下荒饥,百姓饿死),他反问:“何不食肉糜?”大臣听了,哭笑不得。由此可见司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涂。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从291年开始到306年,共持续16年。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

【五胡乱华】西晋时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由于诸胡入侵中华带有种族灭绝行为,故这些政权都不被正统所承认。“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

三、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武帝司马炎第25子,惠帝司马衷异母弟,西晋第三位皇帝,307年-311年在位4年。惠帝在位期间,司马炽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渐严重。311年6月,匈奴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313年1月,怀帝在正月的朝会上被刘聪命令为斟酒的仆人,有晋朝旧臣号哭,令刘聪反感,不久用毒酒毒杀之,年30岁。

四、愍帝司马邺(300年-318年),武帝司马炎之孙,惠帝司马衷和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313年-317年在位4年。愍帝即位时,西晋已经没有可以作战的战力。316年8月前赵刘曜发兵攻打长安,愍帝在食粮断绝的情况下于同年12月投降前赵,《晋书》记载:“帝乘羊车,肉袒衔壁,舆榇出降。”西晋灭亡。愍帝投降前赵后,刘聪对他百般羞辱,让他做狩猎队伍的前导以及宴会洗杯子的杂役,于317年2月7日被刘聪杀害。

【衣冠南渡】怀帝、愍帝时期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君主制政权,并最终酿成永嘉之祸,中央朝廷受到威胁。建武年间,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西晋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

“衣冠”,晋时士族峨冠博带。随晋室南迁的尽是巨家大户、官宦士绅,故有“衣冠南渡”之谓。又有说法云“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

五、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司马懿的曾孙,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5年。愍帝投降前赵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318年即帝位,为元帝。但是元帝本身为一个被扶持者,并无权力,大权掌握在王导与王敦之手。晋元帝听从刁协与刘隗的言论并有意削弱琅邪王氏权力,导致王敦于322年反叛,攻入建康,并且杀害重臣。但是王敦无力消灭东晋,最后采取与晋元帝和睦的策略。元帝在王敦之乱中因忧郁过度而过世。

【五马渡江】指的是西晋灭亡时,五位晋朝宗王渡过长江,最后于建康建立东晋王朝之事。五马:琅琊王司马睿(即晋元帝),西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祐,彭城王司马纮。《晋书帝纪第六》曰: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历代评说】魏收:“司马睿之窜江表,窃魁帅之名,无君长之实,局天脊地,畏首畏尾,对之李雄,各一方小盗,其孙皓之不若矣。”

虞世南:“元帝自居藩邸,少有令闻,及建策南渡,兴亡继绝,委任宏茂,抚绥新旧,故能嗣晋配天,良有以也。然仁恕为怀,刚毅情少,是以王敦纵暴,几危社稷,蹙国舒祸,其周平之匹乎?”

宋高宗赵构:“若元帝,仅能保区区之江左,略无规取中原之心。”

六、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元帝司马睿长子,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在位不足3年。司马绍即位后大赦天下,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稳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325年10月,司马绍病死,年27岁。

【日与长安】司马绍年幼时,元帝闲坐,将他放置在膝前,正遇长安使者来,就问司马绍:“你说日与长安哪个远?”司马绍回答说:“长安近,不曾听说过人从日边来,因此就可以知道了。”晋元帝觉得奇异。第二天,群臣宴会时又问他这个问题,绍答:“日近。”元帝脸色一变说:“怎么和昨天说的不同呢?”司马绍回答说:“抬头就望见日,但却望不见长安。”由此元帝更觉得他是个奇童。

【遗鞭脱身】明帝知王敦有反意,骑马微服去察看王敦在于湖的营地,但被兵士们发现,五名骑兵追捕过来。明帝逃走时,将坐骑排出的粪便用水浸湿以降温,又拿出七宝鞭交给路旁卖食物的婆婆,并要她出示给追来的骑兵。明帝走后不久,追兵就来到,并询问婆婆,婆婆取出七宝鞭,并称那人已经走得很远。骑兵们只顾著传玩七宝鞭,而且见马粪已冷,以为追不及了,于是没有再追,明帝亦因此成功逃脱。

【晋祚不长】明帝曾问王导晋室得天下的事。王导告诉他司马懿当日发动高平陵之变诛除曹爽,树立蒋济等与自己同心的大臣;又说道曹髦被司马昭亲信贾充所命的成济弑杀一事。明帝听后脸趴在床上,说:“若真的像你所说,晋室国祚又怎能够长远!”

【历代评价】唐·房玄龄等《晋书》:帝聪明有机断,尤精物理。于时兵凶岁饥,死疫过半,虚弊既甚,事极艰虞。属王敦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帝骑驱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昆。改授荆、湘等四州,以分上流之势,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虽享国日浅,而规模弘远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明帝不夭,中原其复矣乎!天假五胡以乱中夏,气数之穷也,帝乃早世!王敦之横,元帝惴惴而崩,帝以幼冲当多难,举动伟然出人意表,可不谓神武哉?

七、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东晋第三位皇帝,明帝长子。成帝于325年-342年在位18年,由于年幼,由母亲皇太后庾文君辅政;庾太后死后由司徒王导与中书令庾亮辅政。成帝在位期间,平定苏峻之乱;颁布诏书,禁止士族、官吏将私占山川大泽;又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339年曾经令庾亮北伐,但是败于石虎。342年成帝驾崩,得年22岁,其同母弟司马岳继位。

【玄学】魏晋时代运用道家的老庄思想揉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向秀、何晏、王弼、阮籍、嵇康、郭象等。

【王羲之书法】王羲之(303年—361年),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在书法艺术史上取得的成就影响巨大,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已无真迹传世,著名的《兰亭序》等帖,皆为后人临摹。唐太宗时,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时只有160余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王羲之摹本仅有20件,多为唐摹。

八、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东晋第四位皇帝。明帝次子,母庾文君,是成帝的同母弟。342年成帝去世后,由于权臣庾冰与庾翼力主之故,康帝才得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但不久便于建元二年344年病逝,年二十三岁。他的书法造诣很深,代表作《陆女帖》,被收进宋代《淳化阁帖》。

九、穆帝司马聃(dān,343年-361年),东晋第五位皇帝,穆帝是康帝之子。穆帝即位时年仅1岁,由母亲褚太后掌政。穆帝在位期间由于北伐版图有所扩大。361年穆帝过世,年十八岁。穆帝无嗣,由成帝长子琅邪王司马丕继位。

【葛洪】(284年-363年)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抱朴子》为其主要著作。

十、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东晋第六位皇帝。他是成帝司马衍的长子,康帝司马岳的侄子,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哀帝本应继成帝之位,但是由于大臣庾冰的意见而无法即位。361年,司马丕在穆帝死后即位,但是大将桓温当国,哀帝形同傀儡。哀帝即位不久就迷上了长生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榖、服丹药。结果哀帝服药后药性大发而不能听政,由褚太后再次临朝。365年哀帝便因药物中毒而死。

【桓温北伐】是哀帝时期将领桓温分别于354年、356年及369年发动北伐北方十六国的战役。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其余两次皆被击退,成效不大。

十一、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东晋第七位皇帝,成帝之子、哀帝的弟弟。司马奕即位之时,桓温擅权,且有意自立为帝。但司马奕本身并无过失可言,桓温便指司马奕阳痿不能人道,指皇子们为司马奕男宠所生;于371年废司马奕为东海王,之后再贬为海西县公。司马奕遭此挫折,便枉塞聪明以苟且偷生,桓温也因此对他不再防范。司马奕于45岁时过世,他是晋朝唯一在位期间被废黜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阳痿”的皇帝。

十二、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元帝司马睿幼子,东晋第八位皇帝。历仕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先封琅玡王,后徙封会稽王,历任散骑常侍、右将军、抚军将军等职。自永和元年(345年)开始一直以会稽王辅政,掌握朝廷的决策权,但其时权臣桓温的势力亦一直增强。于太和六年十一月被桓温拥立为帝,次年七月病逝。在位期间只有250日,期间朝政完全在桓温控制之下。

十三、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东晋第九位皇帝,在位时间是372年至396年。他是简文帝的第三子,安帝和恭帝的父亲。

孝武帝继位时才11岁。一开始由太后摄政。14岁时(376年)亲政。383年前秦进攻晋,企图灭晋,在淝水之战中晋军大胜。孝武帝即位时期由于税赋改革与谢安当国,被称为东晋末年的复兴。但是谢安死后司马道子当国,以及晋孝武帝嗜酒成性,《晋书》说“醒日既少”,优柔寡断,导致东晋政局再度陷入混乱。

孝武帝由于对他当时宠信的张贵人开玩笑,说要废弃她,导致当晚张贵人一怒之下杀了他,时年36岁。

【淝水之战】太元八年(383年)八月,前秦皇帝苻坚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大举南侵。谢安临危受命,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领八万兵马,分三路迎击前秦军。苻坚自认为能速战速决,并派已是前秦度支尚书的晋降将朱序前去劝降谢石,朱序却私下提示谢石宜先发制人。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以五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秦军折损十名大将及五万主力。十二月,双方决战于淝水,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秦军阵脚大乱,象山崩了一样丢盔弃甲的大溃逃。随后晋军全力出击,大败秦军。谢玄、谢琰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至此,谢安率八万晋军大败前秦百万大军,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些著名的历史典故和成语,如“投鞭断流”、“风声鹤唳”、“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等,一直脍炙人口。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居宰相之位,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他初与权臣周旋时,从不卑躬屈膝,不违背自己的准则却能拒权臣而扶社稷;等他自己当政的时候,又处处以大局为重,不结党营私,不仅调和了东晋内部矛盾,还于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并北伐夺回了大片领土;而到他北伐胜利、正是功成名就之时,还能激流勇退,不恋权位;因此被后世人视为良相的代表,“高洁”的典范。

【与谢安相关的成语】东山再起、围棋赌墅、新会蒲葵、雅人深致、一往奔诣、老翁可念、屋下架屋、一往情深、前倨后恭、小儿破贼。

【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一开始权力几乎只属于陈郡谢氏家族,后数度易主,并成为南朝军队主力。

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镇广陵,从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中选拔骁勇士建立了一支军队,名北府兵。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北府军从此一战,史上留名。后来谢玄被解除了北府军的领导权,司马恬、王恭先后代之,北府军军阀化。404年,原北府军参军刘裕率余部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并杀之。此后,北府军成为刘裕的军事支柱。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宋,北府军成为其皇家军队的主力。

【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世说新语》记载: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十四、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

安帝继位时,东晋皇帝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权力落在大臣手中。安帝愚笨,连话都不太会说,据《晋书》记载他连冬夏都区别不了。安帝初期朝政由会稽王司马道子主持,403年1月,桓玄杀司马道子,成为东晋的主宰者。同年12月,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贬安帝为平固王。404年3月,刘裕举兵大败桓玄军队,桓玄被杀,安帝恢复帝位。但好景不长,6月26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安帝被俘。次年3月安帝才再脱叛军之手。桓玄的叛变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419年1月安帝被刘裕弑杀。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东晋时代的画家。官至大司马参军、散骑常侍。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线条连绵流畅,如“春蚕吐丝”。顾恺之画迹甚多,传世作品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等。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自号五柳先生,曾任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深刻影响了唐代诗歌的创作。

十五、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东晋最后一位皇帝,他是孝武帝司马曜的次子、安帝司马德宗之弟。419年刘裕杀害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便立司马德文为帝,以符合图谶所言。

420年7月,刘裕入朝,傅亮暗示司马德文禅让帝位给刘裕,并将禅让诏书的草稿上呈,要他抄写。司马德文欣然接受,并说:“桓玄篡位那时,晋室经已失去天下了,又因刘公延长了国祚,至今已将近二十年了;今日心甘情愿让位。”两天后,司马德文退居琅邪王府,百官向晋帝告别,晋亡矣。

又三日,刘裕正式登位,并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正朔、车驾、衣服等都依晋朝规格,正如昔日晋篡魏的先例,并命刘遵派兵守卫。

同年9月,刘裕派人遣士兵翻墙进入司马德文府内,逼其服食毒药。但司马德文不肯,说:“佛教所称,自杀的人都不能轮回再生为人。”士兵于是用被褥将其闷死,享年36岁。

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是为宋武帝,建国宋,史称南朝宋,东晋至此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此时北方仍处于五胡十六国时代,直至440年北魏统一后方形成南北朝对峙格局。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