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傅恒是乾隆帝的小舅子 一生南征北战 战功赫赫 却英年早逝 历史上的傅恒到底有多厉害?

富察·傅恒是清朝外名将,不同于一般的外戚,与那些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相比,傅恒不仅心怀国家,放弃安稳舒适的生活,还锻炼了一身能文能武的本领。在外领兵作战,为乾隆分忧解难,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生为乾隆皇帝开疆拓土做出了重大贡献。

乾隆五年,18岁的傅恒担任蓝翎侍卫一职。蓝翎侍卫级别虽然不高,只有正六品,却是许多清朝宗室八旗追逐的职位。因为侍卫跟皇帝离得近,朝廷中许多大臣都是从侍卫踏入中枢。作为富察氏皇后的亲弟弟,傅恒跟皇族关系本就特殊。他的先祖是开国功臣,父辈身居庙堂高位,傅恒属于少数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

而且,乾隆对他十分关照。乾隆继位后,一心想做出成绩,可朝堂上大多是雍正朝的老臣。起初双方还算配合默契,时间一长,乾隆发现,这些大臣不仅保守,而且拉帮结派,搞结党营私的事情。

汉人大臣簇拥在张廷玉身边,满人大臣聚集在鄂尔泰麾下,互相攻击,搅得政风浑浊,对乾隆推行新政形成阻碍。所以,乾隆一面有意打压旧臣,一面提拔新人。乾隆曾言:“当大学士鄂尔泰在时,朕培养陶成一讷亲;讷亲在时,朕培养陶成一经略大学士傅恒。皆几经教导,几经历练。“

傅恒成为乾隆重点培养,准备用来顶替中枢职位的人选。从侍卫到一品,傅恒只用了七年,而且历练范围极广,从中枢、地方,再到皇家事务,内外兼修,可见乾隆对傅恒的期许。当然,乾隆不会只因为跟傅恒关系特殊,就将他提拔到这么高的位置。事实上傅恒自身能力确实够强。

乾隆十二年,四川大金川土司叛乱,乾隆先后让张广泗和讷亲任统帅到平叛。两人不仅没能平息叛乱,让谎报军情,引来隆大怒,将讷亲和张广泗处死,让傅恒到前线任统帅平叛。

在傅恒出兵前,乾隆确实给了很多特殊照顾。当然,也是乾隆希望能尽快平定土司叛乱,所以他从其他省份还增调三万五千名士兵,国库拨出400万两军需,还从京城调去大量精锐火炮。傅恒果然不负众望,只用了三个月,就平息了这场已经爆发了两年多都无法平息的战役。

如果只是这么看的话,很容易认为傅恒是靠朝廷支持,才打赢这场战役。毕竟在此之前,清军已经打了两年多,土司军队方面也疲惫不堪。

但是,在傅恒领兵奔赴前线时,经过一处险地,傅恒没有选择骑马,而是跟将士一起步行七十多里。这件事虽然不大,却可以看出傅恒愿意跟士卒同甘共苦的作风,在当时的大臣中,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也更容易凝聚军心。在处理军务时,傅恒常常忙得彻夜未眠。

而且,在平息叛乱时,乾隆在北京可算是望穿秋水。傅恒到前线后,乾隆就说过:”经略大学士起身后,军机处所办事件,多不能惬意。“这个依赖,来自于傅恒的办事能力,确实能让乾隆满意。

在筹划事务上,傅恒从军国大事到乾隆出行路线,朝中各种典礼仪式,都有负责。这不仅考验精力、耐心,更要求对很多底下的具体事务和官员,有很深的了解才能做到。傅恒平时非常注意考察各级官员的能力品行,他到一些地方时,会找人详谈。

傅恒待人谦逊,这对他考察官吏时,比较有利。过于严厉的人,很难让人放松,也不易展现出自己更真实的一面。乾隆朝很多官员都在举荐下,得到乾隆重用,如阿桂、岳钟琪、孙士毅、阿尔泰等人。乾隆对傅恒的依赖,以至于每天乾隆吃过晚饭后,还要单独召见傅恒见面,商谈国家大事。

对于乾隆皇帝来说,有才干只是一回事,是否忠心更重要。乾隆性格喜怒无常,昔日功臣,今天罪人,张廷玉、讷亲都很好的例子。傅恒能在朝中屹立二十多年不倒,这层本事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在平定准噶尔战役中,乾隆一度得不到朝中大臣支持,因为当年雍正攻打准噶尔时,打了败仗。朝堂上,只有傅恒等少数人愿意支持乾隆。战事爆发后,傅恒积极筹划布局,在后方协同乾隆,最终平定准噶尔。

后来乾隆决定对缅甸用兵时,也是傅恒领兵前往。当时清朝缅甸已经折损了大批将士,三任云贵总督因此牺牲。傅恒领兵后,虽然前期打得比较顺利,但很快军队因为染上恶疾,很多人都卧病不起。傅恒更是因此染上腹泻的恶疾,卧病不起。

缅甸方面也不愿继续跟清朝交战,便主动投降,让乾隆有一个台阶下,不至于驳了面子。傅恒强忍疾病,在缅甸等到缅甸国王正式投降,才回到北京。不过,从缅甸回来后不久,傅恒就去世了。傅恒去世后,乾隆曾留下一首诗:“平生忠勇家生继,汝子吾儿定教培。”

傅恒到底有多厉害?

强大的家世,超级“关系户”,造就傅恒的高起点

在古代封建社会,尤其是和平年代,仅凭本事太容易遇见天花板,有关系才能平步青云,傅恒就是一位超级“关系户”。傅恒的曾祖父哈什屯,是清朝的开国功臣,曾担任朝廷的内大臣;祖父米思翰,曾担任户部尚书,是皇帝近臣;父亲李荣保,是察哈尔总管;《雍正王朝》中,那位上书房“三巨头”之一的马齐,是傅恒的伯父。

尤其重要的是,傅恒的姐姐富察氏是乾隆的皇后,他也就成了乾隆的小舅子。如此之强的家世背景,只要不是个人能力太差,想不发达都难。

在乾隆的后宫之中,富察皇后又是最受宠爱的一位。有次乾隆生病,富察皇后在三个多月时间里常伴左右,悉心照料。她是后宫之首也是乾隆的贤内助,孝顺太后又善待嫔妃,赢得一致好评。乾隆曾高度评价富察皇后:“朕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

乾隆宠爱富察皇后,自然也会爱屋及乌地让小舅子沾光。傅恒在官场的晋升速度之快,如同坐了直升机。乾隆五年还是蓝翎侍卫,两年后就成了内务府总管;过了一年,又成为户部右侍郎。这么一路高升,到了乾隆十四年,傅恒就位极人臣,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一等忠勇公。

乾隆朝,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时间最长的就是傅恒。从乾隆十四年,到三十五年傅恒去世,前后二十一年,不管是鄂尔泰、阿桂还是和珅,担任首席军机大臣的时间都不及傅恒。

清朝没有宰相,雍正设军机处后,朝廷的权力由内阁过渡到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实际上约等于宰相。但首席军机大臣并不一定是宠臣,比如,鄂尔泰曾为首席军机大臣,但他是乾隆的眼中钉。

傅恒既是首席也是宠臣,是整个清代为数不多的,集太师、太傅、太保于一身的臣子。紫光阁陈列功臣图像,傅恒位居榜首;两次晋封一等公者,在乾隆朝,唯傅恒一人。

低调的作风,让其成为“常春藤”,始终屹立不倒

在历史上,许多臣子都跳不出一个规律,大红过后就是大悲之时,前有年羹尧,后有和珅,但傅恒偏偏就能避免,这与他的为人处世有很大关系。傅恒与其他身居高位就得意忘形的臣子不同,他没有因自己的关系和位置而趾高气扬,反而低调行事、为人谦和,有两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其一,傅恒有一次得到乾隆赏赐的四团龙补服,乾隆明确允许他穿,但他担心树大招风,只在庆典时穿着,平时将四团龙补服供奉在家。其二,军机大臣接到皇帝旨意后,会退出来独自起草谕旨,轮到傅恒时,他总是与军机处的其他小官员一同草拟,然后呈送乾隆。这种小心谨慎的特点,让其避免许多过失。

傅恒为人谦善,从不仗势欺人,也不会独断专行。对待长辈十分礼让,对后辈谆谆善诱。因此,朝中大臣对其十分敬重。如果说傅恒平步青云得益于姐夫乾隆,那他长保高位,主要是因为他人品好,不向年羹尧那样居功自傲,更没有摆出皇帝小舅子的威风。

能力出众的将领,颇有战功

1748年,金川战时吃紧,傅恒临危受命,暂管川陕总督,领兵出征大金川。出征时,乾隆高规格为其壮行。傅恒日夜兼程,克服重重困难,马不停蹄地赶往前线。到了金川军营,傅恒很快出击,派副将马良柱,沉重打击依附大金川的小金川。

他根据地形地势,在总结之前清军失利的基础上,向乾隆提出自己的用兵主张:各路大军继续正面进攻,牵制敌军主力,然后另外派一支奇兵,从小道出击,直捣敌军大本营。这是正确的用兵之策,但乾隆考虑到金川并非大敌,清军已经劳师动众两年,损兵折将,国库也已快撑不住了,因此,乾隆下令,命其班师回朝。

这时候的傅恒已经在布置自己的战略战术,而且攻下好几个据点。乾隆一边派人给傅恒加官晋爵,一边催促他回朝。傅恒认为,没有胜利,敌人只会更嚣张,自己也很没面子,表示不能撤兵。

就在傅恒进军时,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坚持不住了,想主动投降。傅恒坚持要莎罗奔等人自缚到军营请降,实际上是想趁机将其逮捕。乾隆坚决反对这个计策,还命傅恒结束战争。傅恒不得已,只有接受莎罗奔投降。

这场金川战役,也是乾隆“十大武功”的首功,对于立功的小舅子,乾隆之前已经封了他公爵,没有更高的爵位可赏,只能此外赏赐亲军二名、豹尾枪二杆。在傅恒回京后,乾隆命皇长子率大臣迎接。不久,乾隆又将傅恒摆在与额亦都、佟国维一样的高度,为他建立宗祠,祭祀其先祖。

乾隆十九年,准噶尔部发生内讧。乾隆趁机出兵,企图彻底解决困扰清朝数十年的准噶尔问题。当时,满朝文武皆反对,坚决力挺乾隆的只有傅恒一人。后来,清军攻克伊犁,俘获准噶尔首领达瓦齐,平息战乱。乾隆回想出兵时傅恒的眼光与支持,甚为感激,再次授傅恒为一等忠勇公。

出征缅甸遇阻,不幸染病

在清军对缅作战多次失利,统兵主帅也纷纷丧命的情形下,傅恒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清军水路并进,开始时进展顺利,很快打败对方水军。但进攻老官屯时,清军遭受重大损失。傅恒调集主力猛攻,各种战术都用上,就是不能拿下。

加上官兵因水土不服,连傅恒也染上重病,清军基本已经失去战斗力。敌方也撑不住了,有意和谈,乾隆也决意撤兵,正好借坡下驴地同意和谈。傅恒在接到对方的投降信物后,宣布撤兵。

1770年,傅恒班师回朝,带病觐见正在天津巡游的乾隆。两个月后,傅恒病情恶化,乾隆多次亲自探望。但皇帝的关怀还是没能为傅恒续命,当面七月,傅恒驾鹤西去。

秋媚说:傅恒与乾隆,一开始就超越君了平常的臣关系,更像是合伙人。为了大清,傅恒真的很拼,拼到油尽灯枯,以至于乾隆在其灵前赋诗:“鞠躬尽瘁诚已矣,临第鸟悲有是哉”。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