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大清张廷玉,身为一品大员却被连降三级,为何最终的结局落得“晚节不保”?究竟是谁把他推下了神坛?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大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清张廷玉,身为一品大员却被连降三级,为何最终的结局落得“晚节不保”?究竟是谁把他推下了神坛? 

清朝历史上,雍正皇帝一向以冷面皇帝著称。他在与众兄弟的夺权大战中胜出,表面不记仇,给大家一个个升官封赏,却在后期逐一把兄弟势力铲除,甚至连当时协助他登基的功臣也没有放过。历史上对于雍正的记录多是苛刻、睿智、知人善用。在除掉大臣上的选择,令不少人疑惑,同是功臣,为什么年羹尧和隆科多要除,而张廷玉却被重用呢?

先来说年羹尧。关于他的死,有人说是因为雍正惧怕他功高盖主,因此借助完他的力量,坐稳了皇位就开始卸磨杀驴。也有人说,是因为他恃宠而骄,暴力横行,因为做出了“血洗江夏镇”这样的暴行,才招致杀身之祸。这两个可能都存在,作为清朝的肱骨重臣,手握重兵掌管边疆大事,如果他安分守己,雍正是不会杀掉自己的奴才,自剪羽翼的。

与年羹尧相比,隆科多的作死方式就稍显文雅。他自负曾在雍正继位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且自己又是皇帝的舅舅,在朝中地位甚高因此私下结党弄权。虽然雍正多次放过,但是他仍旧不改,终于被皇帝抄家圈禁,最终死在了禁所中。

与这二人相比,张廷玉有两大优势,都让雍正非常满意。

第一、不结党营私。对皇帝来说,对忌讳的就是有人觊觎自己的皇权。虽说臣子都是服务于皇帝,但是分给他们的权利大了后,有人就得陇望蜀想拥有更大的利益。这样的发展,总有一天会威胁到皇帝的权势,也是因此,皇帝才不念亲戚之情也要圈禁隆科多。

而张廷玉就机敏的多,他不在乎谁做皇帝,不去花心思站队。他在朝中多年,从为康熙做事的时候就非常谨慎,从不与朝中大臣有过多的接触,就是为了避嫌。这样的洁身自爱,也令疑心甚重的雍正非常放心,因此在他继位后张廷玉就受到了提拔。

第二、能力强。雍正用人很看重学识能力,而且也有自己的偏见。他不喜欢用科举出身的考生,认为他们善于隐藏心思,而且互相包庇,容易结成党羽难以管控。在这点上张廷玉的一次经历,更加让雍正放心。张廷玉26岁这年想参加会试,但因为父亲是那一届的总裁官为了避嫌,就没有让他参加。多年后他才有机会考中进士,见到张家家教甚严,雍正也很宽慰,而且张廷玉本人的能力和业务水平也确实出众。

雍正刚继位的时候,去各部门考察想提拔一些有能力的大臣。也是在这时张廷玉被选中,由于他对皇帝的提问对答如流,而且沉稳严谨,逻辑清晰于是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在雍正四年时,还成了户部尚书,以后长期陪伴在雍正身边,成了皇帝最贴心最看重的秘书。

能得到雍正这个领导的器重,一定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功夫。由于皇帝处理事务时非常仔细认真,经常彻夜批阅奏折,因此每天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办公。而身为皇帝秘书的张廷玉,也是经常被皇帝留宿在宫中加班,这个年迈的老臣也是毫无怨言。

雍正上位的时候,对张廷玉更是大肆提拔,张廷玉的仕途更是走得一帆风顺。可是雍正因为太过于心情工作了,所以说年纪不大的时候就因为太过于劳累积压成疾,驾崩了。在雍正去世之前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张廷玉给贬谪了,随便给他安了一个罪名,直接就给降了三级。

古代的时候,虽然说交通不怎么发达,但是他们的消息传得还是非常的快的,张廷玉还没等到回家呢,消息就已经传到家中了,他的老婆孩子已经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张廷玉回去之后就像一个没事人一样,他的老婆就问他,非常有信心的跟他的老婆说,是雍正皇帝的阴谋,现在雍正已经快不行了,接下来上位的就是乾隆了,雍正这是为给自己的儿子铺路呢。他的老婆孩子们听到了他的解释,自然也变得非常的高兴。

果然等到乾隆上位的时候,立刻就让张廷玉官复原职而且委以重任,张廷玉自然就会对他感恩戴德,这样的话也就会对他更加的忠心了。其实雍正的这些伎俩,张廷玉自己心里也知道,但是为人臣子他当然也会明白,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就在他处于权势巅峰之时,乾隆的翻脸,却让他身败名裂。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乾隆六年十二月,有御史向乾隆提出,张廷玉家族中在朝廷为官众多,这同他们升迁过快有关,而之所以造成他们火速升迁,则是因为对张廷玉本人的照顾。因此,台谏官认为必须遏制此风。

此时,乾隆已经坐稳了位置,张廷玉在朝中势力之盛,他也有所察觉,但一直没有机会解决,这次,御史的抨击,正给他提供了极好的借口。于是,乾隆慨然应允,并宣布暂停张廷玉一系官员的升转。

此时,张廷玉刚为自己主动交出一部分权力而松了口气,没料想乾隆会乘胜追击,加大对自己权力的削弱力度。张家数代人在朝廷苦心经营的关系网,已经出现了破洞。如果不加制止,只会越破越大。

张还在为如何应对犯愁时,乾隆却先说话了,在皇帝给他下的诏旨中,乾隆称赞他的忠诚,并将御史对他的弹劾强行解释为是“因为他没有在朝廷作威作福,所以御史才敢攻击他”。张廷玉得到这番“亲切的慰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眼看着新皇帝正在逐步削弱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张廷玉自忖年事已高,跟皇帝这样耗下去无益,不如自己明哲保身,急流勇退,还可保全家人在朝廷的地位。因此,乾隆十年,鄂尔泰死后,张廷玉也忙向乾隆提出辞呈,要求离开中枢,返乡养老。乾隆还装着有些不舍,接连挽留,张主意已定,终于在四年后得以暂时退出朝廷政争。

张虽然远离了权力的中心,但有一件事,却是他一直放心不下的,那就是自己能否配享太庙。虽然有雍正的承诺在,可是官场之中,难免人走茶凉,万一乾隆忘了或反悔怎么办?那自己的脸岂不丢大了?

张廷玉越想越不放心,他决定冒险向乾隆寻求一个自己能配享太庙的保证。面对这位年过七十老人的乞求,乾隆心里虽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同意了。

这下,张廷玉可是放心了,但他接下来所做的事,却让他追悔莫及,因为得到皇帝的承诺后,照理说他应该和乾隆谢恩。谢恩这种事,当然要本人去才有诚意。但张千算万算,还是在这件事上懈怠了。他自认为大事已成,只需由儿子出马谢恩即可,没准还能借这个机会,让乾隆认识一下自己的孩子,万一将来还能加以提拔......

事与愿违,张廷玉的儿子去谢恩后,被乾隆一顿臭骂,这原因自然不难解释。哦,得到我的承诺后就不当一回事了?有始无终,这简直是从内向外,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啊!

正当乾隆决定拟旨将张廷玉好好挖苦一番时,张廷玉却火速赶来了。乾隆有些吃惊,紧接着,他突然想到,自己发火的时候,张廷玉的门生协办大学士汪由敦就在场,汪还为张求情。看来,张会做出这番举动,一定是汪提前把消息捅给了张家人。

这下,乾隆更是火冒三丈,他本来就为张对自己不恭敬的态度颇有不满,汪泄密的事情,正说明了张在朝廷中党羽众多,即使其离职,也不见会有消退之势。皇帝的喜怒哀乐,让这些朝臣看的一清二楚,对于一个专制君主来说,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一个更大规模的“倒张”计划,开始在乾隆心中酝酿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乾隆去五台山巡视,出门前因为张廷玉未向自己下跪,而恼火万分,丝毫不顾及张的年龄以及自己之前对张的优容。乾隆当场斥责张的行为,面对众人,张羞臊极了。

这还不算完,张曾给乾隆的侄子永璜当过老师,永璜早逝,祭礼刚结束,他就请乾隆返回京城,结果又遭乾隆责骂。此时,张廷玉已入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配享太庙”的身后事,成为了他唯一的希望。

乾隆对此也是了然于心的,为了彻底折磨跨张廷玉,他自己假装公正,将张配享太庙的事情交给九卿去讨论。朝臣们闭着眼睛都能猜出乾隆的心思,自然不肯触这个晦气,于是纷纷请求罢张廷玉配享太庙。

九卿的决定,成为了压垮张廷玉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后来还有人告发他的亲属与反清复明有关联,但也比不上这件事。朝臣亲眼目睹乾隆对待张廷玉之手段,唯恐避之不及,纷纷远离张家,张廷玉郁郁而终。通过折磨张廷玉,乾隆成功的强化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日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大,乾隆又宣布允许张配享太庙。可是,这一决定除了给他带来仁德的吹捧之词外,似不会再让张家辉煌了。

伴君如伴虎,张曾试图超越这个潜规则的束缚,但最终仍未如愿,而是在乾隆的连环打击下,坠入命运的深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