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称帝后,对之前帮助他的诸多开国功臣都开始下手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极少数的开国功臣得到了善终,那么大明开国功臣中沐英为什么能善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沐英是朱元璋的老乡,比朱元璋小了十六岁,与朱元璋一样,是穷苦人家出生,父亲死的早,与母亲相依为命。
后来,农民起义爆发,沐英跟着母亲逃难,不久母亲病死了,沐英成了孤儿,他继续跟着难民潮来到了凤阳县。
恰好这时,朱元璋回到了家乡凤阳县募兵,发现了路边讨饭的沐英,朱元璋曾经也讨过饭,也曾受过无尽的羞辱和磨难,他似乎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怜悯之心顿生,于是就把沐英带回了家。
当时朱元璋膝下无子,回到家之后,就与商量想要收沐英为义子,马氏一看沐英,聪明伶俐,而且又十分乖巧,当即同意了。
沐英其实并不姓沐,至什么是个谜,曾经朱元璋问过沐英姓啥,沐英机智地回答:“我是您的儿子,深沐您的养育之恩。我应该姓沐吧!”朱元璋哈哈大笑,从此更加喜欢沐英了。
此后,朱元璋不仅教沐英读书识字,还教他行军打仗。沐英天生悟性极高,而且处事果断,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了一员年轻有为的将领。
此后的几年在明朝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中都有沐英的身影,虽然担任的都是副职,但是可以看出这是朱元璋在栽培、磨砺他。洪武十四年,沐英跟随傅友德进攻云南。此后他就一直忙于平定云南各地的叛乱,在平叛过程中沐英一边打仗一边建设云南。他提出的很多建议都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看到养子如此努力的为自己打天下治理江山,老朱高兴地不得了。于是他就下令让沐英和他的子孙后代都镇守云南,这在众多的开国功臣中是很少见的。
能够做到如此成就,与朱元璋的培养以及自我的个人成就、品行都是密不可分的。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他备受打击,二个月后便因悲伤过度而病逝,年仅48岁。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黔宁王,配享太庙,子孙世袭罔替。
西平侯历经二世三代,后在沐英之子沐春死后,异母弟沐晟继爵位,沐晟在明成祖朱棣时助力攻破安南,被擢升为黔国公,历经十世十三代。
沐王府一脉,共传承十六世,家门贵盛,即中山犹嗛焉(邵廷采语)。而沐氏一门多有君子之辈,声望高企,在云南也是甚得民心。
但是王朝更替,世家兴亡本也是历史周期律下的正常现象。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外又有皇太极的大清虎视环伺,最终1644年,明朝灭亡。
而多尔衮则在吴三桂投诚之后,迅速入主中原。而朱氏王室后嗣则相继建立起南明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邵武政权、永历政权,早已是腐朽至极又有投靠满清的三顺王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为马前卒,洪承畴为引,南明的滇黔防线也迅速被攻破,永历帝朱由榔被迫逃亡缅甸。而作为明朝世代功勋的沐家最后一代黔国公沐天波一同前往。但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在永历帝进入缅甸之后,军力尽失,人心不振,而原来作为大明藩属国的缅甸,如今也成了势大的一方。
一场设计好的缅甸版的“鸿门宴”——咒水之难,沐天波等42名明朝臣属全部被杀。而后,朱由榔的随从也尽皆被杀。随后被缅王送给清军。次年,心急的吴三桂便将永历帝弑杀。沐氏一族享300余年,即便“流离异域,不屈以死,亦能够见危授命之义”令人钦佩。
沐英墓于1959年进行正式考古调查,墓为南北向,分为甬道(已重修)、前室、中室和后室四个部分。前室长8.24米,宽3.14米。高3.1米。中室东西长11.8米,南北宽3.58米,高3.95米。后室包括主墓室(中墓室)、左墓室和右墓室三个,其中主墓室规格稍大,长5.5米,宽3.5米,高3.9米,有壁龛一处,左右通道两处。左右墓室各有壁龛两处。前室曾有沐英及其妻的墓志,其中沐英墓志已丢失,只寻得沐英续房妻耿氏的墓室。中室安置有石桌、兵器架等随葬品。主墓室为沐英葬室,左墓室为原配妻冯氏葬室,右墓室为续房耿氏葬室。
从墓门外泥土中寻得的耿氏墓室提供了一些《明史》没有详细记载的信息。该墓志由工部尚书杨荣撰,襄城伯李隆篆盖,沐家小儿子兼成祖驸马的沐昕亲自书写。志文辨读如下:
“宣德辛亥十一月壬朔黔宁昭靖王夫人卒,讣闻,上为之感悼。亲制交遣中官谕祭,命有司为治坟茔,恩至厚矣。其子,征南将军太傅黔国公晟命帝驸马都尉昕将以明年八月十六日奉葬,……夫人姓耿氏,世居凤阳,……安享禄养,寿八十有七。王先夫人一子曰春,袭侯爵而卒。夫人子男四人,曰晟,嗣封积勋进爵黔国公,加封太傅,……曰昂,……曰昶,早卒。曰昕,驸马都尉,尚常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