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说到执掌大权的女性,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武则天还有慈禧,然而在东汉时期也有一位不输于她们的女皇,此人16岁嫁给皇帝,25岁便成为皇太后,比慈禧有权,挽救汉朝江山。
此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汉邓太后!邓太后名叫邓绥,出身名门南阳新野邓氏家族。邓绥的祖父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她的父亲是邓禹的第六子邓训。
邓绥五岁的时候,祖母非常喜爱她,亲自为她剪发,夫人年高眼睛不好,误伤邓绥后额,邓绥忍痛不言,左右看到就问她缘由,邓绥说:“不是不痛,是祖母怜爱我为我断发,不忍让老人伤心。”
史书中的一段简单描述投射出一位孩童的早慧和善良。
邓绥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当兄长们读书的时候,她就在旁提出一些哥哥们答不出来的问题,她的志趣在研究诗书典籍,而不是女红家务,她的母亲为此常常批评她,讽刺她想当女博士,邓绥听从母亲的话,白天做女红,晚上诵读经典,家人因她博学,叫她“诸生”,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商量。
永元八年,邓绥入宫为贵人,时年十六。邓贵人身长玉立,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邓贵人不仅倾国倾城,还很有内涵,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虽宫人隶役,皆加恩,帝深嘉爱焉。
有一次,邓贵人生病,汉和帝特别关照,可以让邓贵人的母亲兄弟入宫视药,不限日数,这是无上的荣耀,但邓贵人却坚决推辞,她认为宫禁至重,外人久在内宫,会引来众人对皇帝和她的非议,上下交损,诚不愿也,汉和帝对邓贵人非常敬重,认为她不同于常人,人皆以入宫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
每有宴会,诸贵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以获得皇帝的青睐,只有邓贵人独着素装,淡雅脱俗,其衣如果与阴后同色,马上更换,汉和帝深叹邓贵人劳心曲体:“修德之劳,乃如是乎!”
汉和帝逐渐疏远了阴后,每次召见邓贵人,邓贵人都以疾辞谢,邓贵人因为身体不好,无法为汉和帝生育皇子,很为帝业无继而忧虑,经常为皇帝推荐美貌女子。
102年,汉和帝废掉阴皇后,改立邓绥为皇后。
可是好久不长,公元105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病死,刚刚出生百余天的皇子继承皇位。当时东汉王朝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此时又是“主少国疑”之际,千斤重担全部压倒邓绥的肩上,此时她不过25岁。然而她毅然担起了延续东汉江山社稷的重任,正式临朝称制。
邓太后临朝称制长达十六年的时间,当时“皇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入侵,盗贼内起”,在此期间她做了很多事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邓太后以身作则,崇尚节俭。邓太后从自己做起,削减宫中的支出,还下诏约束自己的宗族,即使自己的亲属犯罪,也要严惩不贷。
其次,邓太后积极救灾,整顿吏治。她多次减免灾区的徭役、赋税,与此同时还推行“假民公田”、“赋民公田”等措施。此外邓太后还积极整顿地方吏治,表彰廉洁奉公的官员,严惩那些贪官污吏。第三,邓太后多次派兵平定边患,巩固汉朝的统治。在这个过程中,邓太后重用了自己的家人,也为邓氏的衰败埋下祸根。
121年2月,邓绥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享年四十一岁。后世对邓太后的评价很高,说她“兴灭国,继绝世”,“
一百十八年,政归母后,幸窦邓之贤,内外扶持,无大变故。”然而邓太后在称制期间,重用自己的兄弟,引起了小皇帝的不满。邓太后死后,她的家族走向衰落。
怎么评价邓绥
在邓绥的治理下,东汉国家经济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下仍能获得复苏,社会渐渐安定。邓绥执政期间,外戚宦官均不能为祸,她日夜操劳,躬自处置,增收节支,减轻赋税,救济灾民,终使岁还穰丰,百姓安居乐业。她采纳西域都护任留班超之子班勇的进谏,通西域、抗匈奴,安定并州、凉州,使西线多年无战事。她听从虞诩等人良策,以赦免战俘、安抚和谈的办法转守为攻,使羌人暴动得以平息。
刘毅:“伏惟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踪虞妃,比迹任、姒。孝悌慈仁,允恭节约,杜绝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正位内朝,流化四海。及元兴、延平之际,国无储副,仰观乾象,参之人誉,援立陛下为天下主,永安汉室,绥静四海。又遭水潦,东州饥荒。垂恩元元,冠盖交路,菲薄衣食,躬率群下,损膳解骖,以赡黎苗。恻隐之恩,犹视赤子。克已引愆,显扬仄陋。崇晏晏之政,敷在宽之教。兴灭国,继绝世,录功臣,复宗室。追还徙人,蠲除禁锢。政非惠和,不图于心,制非旧典,不访于朝。弘德洋溢,充塞宇宙;洪泽丰沛,漫衍八方。华夏乐化,戎狄混并。丕功著于大汉,硕惠加于生人。巍巍之业,可闻而不可及;荡荡之勋,可诵而不可名。”
范晔《后汉书》:“邓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术谢前政之良,身阙明辟之义,至使嗣主侧目,敛衽于虚器,直生怀懑,悬书于象魏。借之仪者,殆其惑哉!然而建光之后,王柄有归,遂乃名贤戮辱,便孽党进,衰斁之来,兹焉有征。故知持权引谤,所幸者非己;焦心恤患,自强者唯国。是以班母一说,阖门辞事;爱侄微愆,髡剔谢罪。将杜根逢诛,未值其诚乎!但蹊田之牛,夺之已甚。”
《东观汉记》:“邓太后性不好淫祀。”
谢采伯:“后汉止三宗九帝,皆幼冲。一百十八年,政归母后,幸窦邓之贤,内外扶持,无大变故。”
李廷机:“邓太后摄政,朝野颇安宁。”
蔡东藩:“邓后以贤德见称,迹其行谊,殆亦得半失半,瑜不掩瑕。和帝崩后,应援立嗣以长之大经,谘询群臣,然后定议,奈何遽以生经百日之婴儿,骤使嗣位?谓非贪立幼主,希揽政权,其谁信之?及幼主已殇,又徒与亲兄定策,迎立清河王子祜,一朝元首,乃出自兄妹二人之私意,试问国家建置三公,果何为乎?且临朝未几,即封兄弟四人为侯,违反祖制,专顾私亲,而其他之煦煦为仁,转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