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之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的战斗,这次作战的双方是魏国的将领曹休和东吴地区的孙权。为什么石亭之战意义非凡,为什么却鲜少被人提起?
石亭之战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当中兵不厌诈、苦肉计、骄兵之计、诱敌深入等计谋得到充分发挥。石亭之战过程算不上曲折动人但绝对称得上离奇,离奇在于将领双方的强烈反差。
首先,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曹魏不仅和蜀汉在雍凉地区展开了激烈地较量,还和东吴就江淮地区展开激烈的争夺。对于东吴来说,江淮地区是自己的重要防线,所以,孙权和东吴就多次率军攻打江淮重镇——合肥。而对于曹魏来说,也希望在江淮地区歼灭东吴的主力,以此趁势攻入到东吴的疆域内。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对于魏国大司马曹休来说,长期镇守曹魏东线,主要负责和东吴展开较量。
面对东吴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的诈降之计,曹魏大司马曹休中计。在石亭之战中,曹休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向皖城进发接应周鲂。魏明帝又命司马懿向江陵方向、贾逵向东关方向,三路大军同时进发。由此,在石亭之战中,曹魏投入的兵力超过了10万,可谓声势浩大。面对曹魏的10万大军,孙权非常重视,亲自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曹休于石亭(今安徽舒城境)。对于东吴来说,在石亭之战中的兵力也在10万左右。在此基础上,这场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兵力之和达到了20万左右。
由此,相对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汉中之战等三国战争史中的大战,石亭之战在兵力规模上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在夷陵之战中,蜀汉和东吴的兵力各在5万人左右。在石亭之战中,东吴大将陆逊亲自统率中路大军,命朱桓、全琮分别为左、右翼,三路并进,冲击曹休埋伏的部队。面对东吴大军的突然出击,曹休率领的吴军猝不及防,所以损失惨重。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石亭之战中,东吴斩杀、俘获了1万多的魏军,并缴获牛马驴骡车辆上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石亭之战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这一战对于曹魏政权来说也是影响深远,因为曹休吃了败仗回去后不久便因病去世了。而曹休去世,也意味着曹氏宗亲的力量减弱。司马懿和满宠等外姓大臣开始称成为曹魏的中梁砥柱。这也为司马氏代曹埋下了伏笔。诸葛亮见到曹魏大败也开始规划北伐。三国的格局开始了新的篇章。可见这石亭之战对于三国来说是很重要的。
石亭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对后世起了良好的借鉴作用。石亭之战影响在当时是巨大的,曹魏作为三国中的强国,中了孙权的诈降诱敌之计,使曹休深入吴军腹地,孤军作战,最后大败而回,被吴军俘虏歼敌一万余人。石亭之战失败之后进入了双方的军事战略的僵持阶段,也为孙权次年称帝打好了名望基础。
石亭之战影响了当时的天下形式,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互相攻伐,相互牵制,是一个战略平衡的阶段,既不会有一个国家太过强盛,也不会有一国太弱而被消灭。三国之间的微妙平衡会在其中一国失利的情况下被打破。石亭之战影响最直接的体现是魏国战败后与吴国僵持了二十四年的战略平衡,直到东兴之战才得以打破。石亭之战大胜的第二年,孙权名声达到了顶点,于是自立为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形成。蜀国诸葛亮趁着魏军战败之际,会师北上,但是遇到陈仓太守郝昭的强烈抵抗,最后迫不得已无功而返。
石亭之战影响了天下三分的大势,魏国和蜀国的同时失利使三国之间的平衡关系得以再次维持。在战火纷起的三国时期,僵持阶段使各国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农业经济得到发展。这一次僵持时期是三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平衡时期。这同样是间接受到石亭之战影响,并且为后世军事敲响了一次警钟。
最后,在石亭之战中,曹魏出动了大量的精锐力量,没想到却以失败而收场。除了损失1万多精兵,曹魏大将曹休也因为石亭之战的失败,而在这一年病逝。众所周知,曹休是一直是负责曹魏东线的最高武将。所以,在石亭之战后,曹魏很长时间都没有大规模进攻东吴了。而对于东吴来说,陆逊因为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的接连获胜,奠定了自己东吴武将中的地位。而在石亭之战的一年后,也即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以此和曹魏、蜀汉的皇帝平起平坐。此外,在得知石亭之战曹休战败的消息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立即出动大军北伐中原。众所周知,石亭之战的影响和意义不亚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可惜很少有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