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古代封建王朝中,出现过许多著名的顶级世家,今天小编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谢家族,然而它最后竟然因这个原因灭亡!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首《乌衣巷》中,刘禹锡表达出了自己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而其中所提及的"旧时王谢",即是我们今天要来聊的主角——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琅琊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位居晋代四大豪门“王谢桓庾”之首,是中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琅琊王氏开基于两汉时期的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鼎盛于东晋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南朝后期走向衰落。其著名人物包括西晋时期的王戎、王衍,东晋时期的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等等。
王戎、王衍、王敦、王导,都是堂兄弟。魏末晋初的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虽有盛名,为人却很小气,后来任西晋司徒,他的堂弟王衍,是西晋末期的司徒、太尉兼尚书令,又兼领太傅,王衍是著名的清谈家,以清谈误国著称,他率领的最后一支西晋军队十几万人,被羯族石勒部队围歼,王衍等官员被俘,石勒召见他,他还狡辩,推脱亡国的责任,石勒对王衍的狡辩很气愤,乘夜派兵将王衍等西晋官员活埋。
另两个堂弟王敦、王导,则有为得多,他们及时南渡,辅佐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氏兄弟权势很大,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王敦任大将军、江州牧,封汉安侯,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自收贡赋,对东晋皇权造成极大威胁。晋元帝司马睿重用刘隗、刁协与之抗衡,王敦以诛杀奸臣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诛除异己,拜为丞相,进爵武昌郡公。他又移镇姑孰,自领扬州牧。并再次起兵攻建康,不久病逝于军中。时年五十九岁,王敦死后叛乱被晋明帝平定。
再说王导,他与王敦不同,他早年就与琅玡王司马睿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康,又为司马睿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与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王敦之乱”时,王导拒绝王敦欲废晋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晋元帝末期,王导又受晋元帝遗诏辅立晋明帝,其后进位太保。晋明帝驾崩后,王导与外戚庾亮等共同辅政。庾亮不听王导等人的劝谏,执意征历阳太守苏峻入京,致使其举兵反叛。“苏峻之乱”平定后,王导驳斥众人企图迁都的想法,稳定了局势。此后王导联合太尉郗鉴继续执政。王导虽与重臣陶侃、庾亮矛盾重重,但基本上还都能做到相安无事,大局得到了稳定。晋成帝在位期间,王导去世,年六十四,追谥“文献”,葬礼规格同霍光、司马孚相等,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王导善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进而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
王导的子侄辈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王羲之历任东晋的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与两个大家熟知的成语有关,一个是“入木三分”,一个是“东床快婿”。
晋元帝要到建康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此为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导执政期间,同样出身豪门的太尉郗鉴想要为女儿择婿,听说司空王导家子侄甚多,多青年才俊,于是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导。王导说:“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导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青年人袒腹仰卧,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此人就是十六岁的王羲之,“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王导的另一个子侄辈王彪之,任东晋的尚书令、护军将军,他和谢安联手,有力地阻击了桓温企图篡位的野心。
琅琊王氏是东晋四大家族之首,同时,还有另一家王氏家族,即太原王氏,虽不如琅琊王氏有名,不属于四大家族,但也有一些作为,太原王氏的王述之、王坦之父子,其中,王述之任尚书令,而王坦之成人后,任北中郎将,也与谢氏一起抗衡桓温。琅琊王氏虽然与太原王氏关系不大,不过,在上古时期,他们还是同出一源的,他们都是秦将王离的后裔。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是东周灵王的儿子,亦即太子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任司徒,因为是周王之孙,时人称为“王家”,子孙遂以“王”为氏。宗敬居住于洛阳,其后代有一支迁到秦国,秦国名将王翦是太子晋的十八世孙,王翦与其子王贲、孙王离,是为秦国王家将的三代名将,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功勋之臣。秦末,王离与项羽交战,阵亡,此后,为逃活命,王离的长子王元逃到琅琊郡,次子王威逃到太原郡,其后代分别形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
西汉昭宣时期,王元四世孙,博士、谏议大夫王吉,居住于临沂县,成为于史可考的琅琊王氏的始祖。琅琊王氏于南梁时期“侯景之乱”中衰落。
至于太原王氏,除了王述之、王坦之等一部分人以外,太原王氏的相当一部分留在北方,没有南迁,从北魏到隋唐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北方汉人的五姓七族高门。不过,这些北方大族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曾遭到带有民族歧视性质的毁灭性打击,后来才慢慢恢复。
相比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是要逊色不少的。然而即使不如琅琊王氏,谢氏作为晋代四大名门第二席,也是其他豪门甚至皇室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陈郡谢氏的源头,是曹魏时的典农中郎将谢缵和他的儿子谢衡。典农中郎将虽然不是什么朝廷命官,却也如同太守,掌握着实权。且谢缵本人在当世有着极高的声誉,为谢家后人入仕提供了便利。
自谢缵起,之后谢家的五代人,有史可考的二十五人中,就有二十一人入朝为官。第四代谢安一代,及第五代,铸造了陈郡谢氏最辉煌的岁月。在决定东晋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战中,正是谢安指挥,谢石、谢玄和谢琰率军,才指挥八万晋军大败二十万前秦军队的。而这次大胜,让谢家人一门四将,一跃成为当时可与司马共天下的顶尖豪门。
陈郡谢氏的显赫,在其所结姻亲中也可体现。魏晋时期,门第观念盛行,世家大族相互通婚,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豪门间,相对封闭的联姻圈。而谢家一崛起,就挤进了中山刘氏、河东裴氏、琅琊王氏的圈子。其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陈郡谢氏还有一个其他豪门难以比拟的特色,即——文化成就出众。山水诗代表谢灵运、一代才女谢道韫、"竟陵八友"之一的谢脁、画家谢赫……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文人骚客,皆出自谢家。甚至在佛教和玄学研究上,谢家也是独领一代风骚。
正是由于谢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因而诸如南朝刘宋皇室,皇帝在登基时,都希望谢家人能来主持典礼。在这些皇室看来,亲近陈郡谢氏就是他们融入真正上流社会的一种方式。
"王谢",早已成为显赫的世家大族的代名词。然而乌衣巷的繁华已去,只留下了王谢两家一段又一段令人艳羡的美谈,容后人向往。然而再兴盛的世家都有灭亡的一天,他们也不例外。
王谢家族到梁代时,连写字吟诗的表面文章都做不出来了,只会守着庞大的资产日出而食,日入而息。他们争强的地方,就是比拼着把衣服熏得香喷喷,面膜做得嫩艳艳。脸上抹粉,唇上涂红,除了没有武功,外形上跟东方不败已经无限接近了。
但他们悠然自在的幸福时光并没能延续永久。一个来自荒蛮之乡的鸟丝,成了这两大家族狗屎运的终结者,他就是胡人侯景。
侯景是鲜卑化羯人,史书记载他身矮无须、上长下短、宽额高颧、色暗声哑,足生肉瘤行走不稳,反正集各种猥琐于一身。
按最开始梁朝的官方宣传,侯景是弃暗投明,从敌对国北齐倒戈而来的义军首领。比开国太祖更有理由牛叉的是,侯景同志为了G命事业牺牲了全部的亲人。现场惨绝人寰:儿被阉妻被奸,阉后奸后再被放入一口大锅内,煮成肉羹分而食之。
梁武帝本打算树他为标本,沿着“万恶齐帝把人变成鬼,梁政府把鬼变成人”的戏路来搞舆论统战,但这个苦大仇深的喜儿提出一个请求:要武帝做主,给他娶一个媳妇。
武帝欣然同意,问他有无目标。他说:我在北方听说王谢两家是名门望族,娶这两家的姑娘是倍有面子的事。武帝你英明神武,就作媒从这两家给我说房媳妇吧。
武帝听了愁眉紧锁:这胡儿杂种,怎么哪把壶不开提那把壶?
这要放到后世的洪朝,有无所不能的政府做主,把事升到政治高度,组织上派人一做思想工作,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这是一千多年前的腐朽封建社会,政府的强势还没有达到让豪门俯首贴耳的地步,
于是武帝老老实实地回复侯景:王谢门弟太高,你一个胡人高攀不起。还是照照镜子,放下身段,打朱张这些小户人家的主意吧。
侯景是个心胸狭窄,天性凉薄之人,听了这答复,跟宋丹丹相隔千年,产生了共鸣:太伤自尊了!扮演白云的宋丹丹生气后只能无奈地说一声:走了!。可侯景却相反,带兵造反杀奔建康,对武帝和冒犯了他尊严的王谢家族怒吼一声:我来也!
以王谢家族为柱石的梁朝,外表炫烂华丽,内里却败叶腐絮,无知者无畏的侯景匹夫一怒,大梁王朝轰然倒塌。
有个家喻户晓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思是富丽堂皇的王谢庄园,被一帮大字不识的泥腿子们打土豪分田地,连栖身之所也被过了户。
侯景攻破建康后,王谢子弟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这些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的高门世子,面对凶神恶煞般的胡人束手无策。有收拾细软骑马乘车逃命的,可不是落马摔死,就是受不了车子的剧烈颠簸一命呜乎。
有了前车之鉴,两大家族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个共识:与其心惊胆战地在逃亡途中受尽苦楚还难逃一死,不如心平气和舒舒服服坐在沙发上等贼兵上门脖子上挨一刀死的惬意。
于是这两大家族在政治舞台上,最后一次展示了大家风范:史书的描述是“莫不衣罗绮,怀金玉,交相枕藉,听命待终”。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些辉煌了百年的世家子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象大无畏的G命烈士一样,他们穿上高贵的名牌服装,打扮得楚楚动人,把存着天文数字的银行卡贴身装好,坚毅的眼神互相鼓励着,井然有序地排好队,等着侯景这个足生肉瘤的跛子来砍头。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