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下令建立阿房宫,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那么秦始皇这是为谁建立的呢?阿房宫到底又是谁烧的呢?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他们的后宫佳丽就算不是流芳百世,可至少也有那么一两个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可有位皇帝却是个例外,那就是秦始皇,我们几乎在古代典籍中找寻不到有关他个人情感的故事。
是没有吗?应该不是的。因为汉朝的后宫制度其实是继承了秦朝,所以秦始皇应该是有一位皇后的,那她是谁呢?众说纷纭,不过流传最广的当属阿房女。
那他们二人是如何结识的呢?这阿房女又是何许人也呢?和阿房宫又有啥关系呢?别着急,慢慢往下看。
话说当年大秦帝国攻打岭南百越部落时,由于山高路远,地势崎岖,花了整整三年时间都没能拿下。后来随着时间慢慢的消耗,天气越来越热,秦国军队中发生了大面积的瘟疫,一时间阵脚大乱。
按理说此时正是百越大军反击的好时机,可他们却犹豫了,为啥?因为此时如果趁机攻打秦军的话,确实有很大可能战胜他们,可这样一来的话又很有可能使自己也染上瘟疫,所以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就在百越大军纠结之际,有人提出了一个点子,找来一名当地的采药女混入秦军刺探军情,顺便治好控制瘟疫,等瘟疫稳定了,秦军处于恢复期间再一举发动进攻。那这名采药女是谁呢?没错,就是阿房女。
阿房女奉命装着一大车的草药来到了秦军营地,帮他们搞定了瘟疫,秦始皇大喜,想要当面感谢她。可没曾想两人刚一见面秦始皇就惊呆了,因为这名女子和自己小时候相识的一个小女孩是如此的相像。这又是咋回事儿呢?原来秦始皇幼年曾在赵国邯郸当过质子,在此期间总是被人欺负,打得遍体鳞伤,正是阿房女为其疗伤,而两人也因此互生情愫。只是后来秦始皇返回了秦国,两人再也没见过面,不曾想今天竟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度相逢。
后来经过阿房女的游说,百越之地和秦国达成了和平统一,秦始皇让赵佗当了南越的第一任国王,而岭南地区也正式列入了大秦版图。与此同时,秦始皇对阿房女表达了爱意,许诺等自己当上了皇帝,一定封其为皇后,可惜的是最后事与愿违。
原来当时秦朝的大权牢牢地掌握在另外一个人手上,他就是吕不韦,即便当时年轻的嬴政已经升级为了秦王,可依旧没有实权,所以想要给阿房女名分的愿望自然也就没法实现。直到后来秦始皇最终一统六国,手握大权,阿房女却早已去世。
所以嬴政为了纪念自己心爱的女子,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建立了阿房宫。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述的阿房宫盛况,如此气势恢宏的建筑,秦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了前殿,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继续修建。据记载,建成后的阿房宫应有殿堂700多座,宫中万千珍宝,美女如云,简直无与伦比。
这座有着“天下第一宫”盛誉的阿房宫,几千年来引起无数人的丰富联想,但是它并没有留下它的真容,人们在惋惜感叹之余,更是把愤慨之情投向了那个火烧阿房宫的西楚霸王项羽,然而,大多数人所不知的是,项羽火烧阿房宫却是个流传千年的大冤案!阿房宫是秦朝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修建的宫殿,这些全都转化为百姓的赋税徭役,百姓苦不堪言。秦始皇及秦二世对百姓的压榨终于把他们逼到了揭竿起义的地步。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军冲进咸阳,接下来便有了千古流传的“火烧阿房宫”。杜牧这样写道:“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诗词中说道,项羽进城后,四处屠杀抢掠,杀了投降的秦王子婴,卷走了秦宫里的珍宝美女,烧毁了秦朝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民间对于“火烧阿房宫”则是有更多种版本:有人说,项羽攻进咸阳城后,自己的爱妾虞姬曾被秦军俘虏,他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放火烧了阿房宫;也有人说,项羽是因为痛恨秦统治者修建阿房宫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便烧了阿房宫为百姓出一口恶气。
然而近年来,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的探寻,终于为项羽平反了这个冤案。阿房宫坐落在距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约15千米的地方,至今保留了约60万平方米的遗址。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通过考察,考古队提出,规划修建的阿房宫分为两大建筑群:一是阿房宫前殿建筑群,二是“上天台”建筑群,其遭受了巨大破坏。事实上,阿房宫在秦代并没有完全建成,至多只修建了前殿,是个半成品。
根据对现在残存的建筑进行研究,专家发现阿房宫并没有烧毁的痕迹,在其遗址范围内只发现了少量的几块红烧土。如果阿房宫真的毁于大火,那么应该存在大量的红烧土,此外还应有大量草木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更为凑巧的是,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里却发现大量的红烧土,因此他们推断,项羽放火烧的应该是咸阳宫,而并非是阿房宫!
阿房宫实则是随着岁月变迁,自然而亡。秦朝覆灭,修了一半的宫殿被荒废,到了汉代,阿房宫原址被改为“阿城”,是汉皇室上林苑的修建范围,汉代以后,多被用来驻军,宋代以后,便被夷为平地,改作农田。“天下第一宫”的真实命运让人唏嘘,而项羽的行事作风则是他被误解的主要原因,火烧阿房宫刚好符合了项羽的性格特点,可能是因为这样,西楚霸王才被人们误会了几千年。